-
题名从文化视角看庙会活动的审美取向
- 1
-
-
作者
党亚雄
-
机构
榆林市电大
-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9-32,共4页
-
文摘
庙会活动,作为人们一种意识形态的聚会性活动体,它在不同的地域其表现出来的方式也是多色多样、异彩纷呈的.如若审视一下庙会活动的形式及其表现过程,就不难看出这一活动荷载着的城市“大众文化”或者所参杂的农村“山岳会场”的“乡野文化”的折光.陕北,是一个极富特色的地域.特别处在陕北文化中心地带的榆林,庙会活动的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这种活动又呈日盛势头,而且越演越烈.作为一个从事地方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对其活动历史的溯源有必要追究,目睹日前活动之现状,有责任发问:“何以这样趋之频繁?”若要考查其聚会活动中的各种潜在心态,可以预测发展势态中的盲目性不仅存在,可能还会失去一定的制约(即泛滥).对上述种种活动所表现出的深层文化内涵,我们不能不从审美取向去作认真思考.同时可以对这一社会现象作科学透视,对其民俗活动中所裸露出的风情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较准确地提出一些完善庙会文化的管理机制,做到由点及面逐一加以导向.
-
关键词
文化视角
庙会文化
审美取向
文化意识
文化环境
“大众文化”
意识形态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管理机制
风情文化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 2
-
-
作者
刘涛
-
机构
榆林市电大
-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第4期33-34,共2页
-
文摘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其相关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当的课程改革路径与方法。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
课程改革
-
分类号
I206.2-4
[文学—中国文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远程教育人文环境的构建
- 3
-
-
作者
刘涛
-
机构
榆林市电大
-
出处
《网友世界》
2013年第6期37-38,共2页
-
基金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1年度科研立项课题《远程教育人文环境的构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04-B14)
-
文摘
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还是教育方式在改革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构建人文环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课程文化反映学习主体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和文化理念,让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远程教育机构应该认识自身的职责,努力构建远程教育人文环境。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和运作模式,设法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在课程体系的平台上渗透课程文化;再次,远程教育的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应重视技能培训,同时要建立学习过程的阶段目标,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
关键词
远程教育
人文环境
构建
-
分类号
TU-023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试论移动学习文本资源建设
- 4
-
-
作者
乔少华
-
机构
榆林市电大
-
出处
《网友世界》
2014年第23期75-75,共1页
-
基金
本文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度科研立项课题《移动学习的文本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DJ-B23).
-
文摘
移动学习要以教学内容为本,因而文本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移动学习文本资源开发,应以教学辅助内容为主,文本素材一般要用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存储格式多为Word形式。学习地点的不确定性,手持设备的固有特点,以及互联网技术和资费的现状,都要求文本体现其短时间、小片段、自由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以满足随机学习的要求。
-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文本
资源
-
分类号
TP393.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