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附68例报告)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开世 王永宏 +3 位作者 鱼永卫 席生清 朱志敏 贺淑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8例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归纳为:①肺挫伤36例,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伴有斑点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8例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归纳为:①肺挫伤36例,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伴有斑点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大片状密度增高影;磨玻璃样改变;②肺撕裂伤22例,影像学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空洞样团块影;边缘模糊的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其内夹杂密度减低区,囊腔内可见气-液平面;③肺血肿10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影,边缘尚清楚,可有分叶,周围略高于中心。肺外表现:血气胸28例、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15例、单纯性气胸6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诊断和动态观察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最佳方法,典型的肺实质损伤单凭X线平片、CT、外伤史即可诊断,但CT优于X线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实质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38例影像学分析
2
作者 刘开世 陈轶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8例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8例共42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9个,胫骨近侧干骺端12个,股骨近侧干骺端5个,腓骨近侧干骺端4个,胫骨骨干2个... 目的:探讨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8例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8例共42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9个,胫骨近侧干骺端12个,股骨近侧干骺端5个,腓骨近侧干骺端4个,胫骨骨干2个;单发34例,多发4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或骨皮质内,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位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部分病灶凹向髓腔且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21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12个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缩小,6个病灶完全消失,3个病灶经手术治疗。结论:影像检查是发现、诊断和观察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最佳方法,典型的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X线平片、CT即可诊断,但CT优于X线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皮质缺损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高文治 武辽军 +3 位作者 梁文娇 任聪云 贾喆 曹璐燕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检测患者血清Ki...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检测患者血清Ki-67水平与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并根据2013年圣加仑(St.G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专家共识,以乳腺癌组织Ki-67表达水平的20%为界,分为Ki-67≤20%和Ki-67>20%两组。比较不同Ki-67表达水平组患者的增强两期双能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血清Ki-67水平及不同Ki-67表达水平患者的病理特征[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双能量CT增强扫描与Ki-67表达水平相关性。结果Ki-67≤20%表达组患者静脉期的IC、NIC、λ值分别为1.67±0.22、0.28±0.17、2.83±0.33,动脉期分别为0.81±0.12、0.12±0.01、1.55±0.23,Ki-67>20%表达组患者静脉期的IC、NIC、λ值分别为2.57±0.30、0.48±0.15、4.12±1.29,动脉期分别为1.59±0.91、0.29±0.06、2.46±1.23,Ki-67≤20%表达组各值均明显低于Ki-67>20%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数目患者的血清Ki-6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大小、ER、PR、HER2不同水平间的血清Ki-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Ki67≤20%组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HER2与Ki-67>2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能量CT增强扫描双期IC、NIC、λ值与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双能量CT增强扫描有助于评估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血清和免疫组化Ki-67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血清肿瘤增殖抗原 碘图 双能量CT 静脉期 对比剂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丽君 毛卫霞 +6 位作者 任聪云 武辽军 李少臻 郭强强 高文治 姬小莹 贾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评价MSCT低剂量对比剂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对比剂剂量为30ml,触发点在上腔静脉,阈值设置70-80Hu,容积数据传到工作站后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 目的:评价MSCT低剂量对比剂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对比剂剂量为30ml,触发点在上腔静脉,阈值设置70-80Hu,容积数据传到工作站后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处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了检查,低剂量对比剂上腔静脉触发肺动脉连续性好,对肺动脉栓子均可以显示,达到了诊断目的。结论:低剂量对比剂上腔静脉触发薄层重建图像在显示肺小血管分支方面达到了满意效果;并能直观、准确、清晰显示肺动脉各级解剖及栓子部位,是诊断肺栓塞安全、迅速、可靠、无创、副作用少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低剂量对比剂 肺栓塞/诊断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喆 纪文军 +4 位作者 田波 张海斌 刘丽君 任聪云 姬小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行头颅3D-CTA检查,3D-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3D-CTA诊断阴性的...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行头颅3D-CTA检查,3D-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3D-CTA诊断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结果 75例患者中3D-CTA检出63例动脉瘤,后经介入栓塞或手术证实63例动脉瘤患者中61例为动脉瘤,2例为血管扭曲。12例3D-CTA检查阴性,后经DSA检查后1例确诊为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1.7%。结论对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D-CTA诊断准确率高,且可提供许多有用的治疗信息,在基层医院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3D-CTA
下载PDF
多层CTMPR重建技术对腰椎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贾喆 张瑜 +3 位作者 刘丽君 任聪云 姬小莹 张明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5期50-51,6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PR重建技术在腰椎椎弓崩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2例腰椎椎弓崩裂在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对322例347处椎弓崩裂均显示良好。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PR重建技术在腰椎椎弓崩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2例腰椎椎弓崩裂在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对322例347处椎弓崩裂均显示良好。结论 MSCT的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及横轴位对腰椎椎弓崩裂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能明确诊断腰椎椎弓崩裂,对病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崩裂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前后CT灌注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丽君 纪文军 +4 位作者 任聪云 李少臻 姬小莹 张瑜 贾喆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5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期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CTP改变,为临床上颅骨修补治疗时机的选择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时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期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CTP改变,为临床上颅骨修补治疗时机的选择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时机分为两组,A组(颅骨修补≤1.5月)和B组(颅骨修补>1.5月),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和术后3周行CTP灌注扫描。通过CTP、脑电地形图检查,收集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前后缺损区大脑皮层脑血流量变化的参数值、脑电活动变化情况,对比不同原因发病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前后的脑皮层血流灌注、脑电变化、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情况、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不同原因(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导致的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灌注各不相同;术后,各原因导致颅骨缺损的患侧CBF较术前均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术前患侧大脑皮层区域的CBF均较健侧显著性降低(P<0.05);术后3周,两组患侧大脑皮层区CBF较术前均显著上升(P<0.05);术后两组相比,A组较B组患侧脑组织血流灌注增加更加明显;颅骨修补术前脑电地形图检查无明显变化;修补术前两组Karnofak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Karnofaky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A组并发症4例(1例创口感染,3例硬膜下积液),B组并发症9例(1例创口感染,硬膜下积液8例)。结论与常规颅骨修补相比,超早期颅骨修补对大脑皮层的血流灌注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脑灌注 CTP 手术时机
下载PDF
基于结构磁共振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内嗅皮层改变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卞益同 陈苗苗 +4 位作者 李华 李贤军 葛瑶 商苏杭 杨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5-879,共5页
目的利用结构磁共振(sMRI)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内嗅皮层(EC)变化与后期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6例临床确诊的TBI患者入院后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于6个月后随访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根据患者外伤后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 目的利用结构磁共振(sMRI)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内嗅皮层(EC)变化与后期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6例临床确诊的TBI患者入院后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于6个月后随访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根据患者外伤后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将TBI受试者分为轻度脑外伤组(GCS:13~15分)和中重度脑外伤组(GCS<13分),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TBI手术史及随访MMSE差异,再分别利用视觉评分及Freesurfer软件评估受试者EC形态、表面积、体积及厚度差异,最后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EC参数与MMSE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轻度脑外伤组12例,中重度脑外伤组14例,两组间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糖尿病及TBI手术史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随访MMSE有统计学差异(P<0.05)。视觉评估显示,左侧EC评分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sMRI发现左侧EC体积、厚度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左侧EC厚度与MMSE呈正相关(r=0.430,P<0.05)。结论 TBI后EC萎缩程度与外伤严重程度相关,且能够反映远期患者的认知水平,EC可作为评价TBI后认知障碍的无创、可靠的影像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外伤 内嗅皮层 认知功能 结构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诊断分析(附26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开世 王永宏 +2 位作者 朱志敏 鱼永卫 贺淑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随访观察的26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26例(30个病灶)均有平片资料,其中18例(20个病灶)有CT资料,13例(14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4年,3例经手...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随访观察的26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26例(30个病灶)均有平片资料,其中18例(20个病灶)有CT资料,13例(14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4年,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重点分析X线、CT特点。结果:26例共30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5个,胫骨近侧干骺端9个,股骨近侧干骺端3个,腓骨远侧干骺端2个,胫骨骨干1个;单发22例,多发4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或骨皮质内,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位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部分病灶凹向髓腔且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14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8个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缩小,3个病灶经手术治疗,3个病灶完全消失。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平片、CT即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多层CTMPR重建技术对腰椎椎弓崩裂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贾喆 张明 +3 位作者 张瑜 刘丽君 任聪云 姬小莹 《榆林科技》 2018年第3期28-30,共3页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PR重建技术在腰椎椎弓崩裂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2例腰椎椎弓崩裂在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对322例347处椎弓崩裂均显示良好...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PR重建技术在腰椎椎弓崩裂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22例腰椎椎弓崩裂在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和横轴位图像对322例347处椎弓崩裂均显示良好。结论:MSCT的多平面重建(MPR)矢状位及横轴位对腰椎椎弓崩裂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能明确诊断腰椎椎弓崩裂,对病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重建技术 崩裂 腰椎 显示效果 治疗方案 位图像 平面
原文传递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贾喆 张海斌 +4 位作者 刘丽君 任聪云 姬小莹 纪文军 田波 《榆林科技》 2018年第4期14-17,共4页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行头颅3D-CTA检查,3D-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3D-CTA诊断阴性的患... 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7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行头颅3D-CTA检查,3D-CTA诊断为动脉瘤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3D-CTA诊断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行DSA检查。结果:75例患者中3D-CTA检出63例动脉瘤,后经介入栓塞或手术证实63例动脉瘤患者中61例为动脉瘤,2例为血管扭曲。12例3D-CTA检查阴性,后经DSA检查后1例确诊为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91.7%。结论:对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D-CTA诊断准确率高,且可提供许多有用的治疗信息,在基层医院是首选的病因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方法 动脉瘤 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用 血管造影 临床价值 三维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