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变动的世界,变动的人——专访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副院长柯理博士 |
颖新
柯理
|
《中国电子商务》
|
2006 |
1
|
|
2
|
用新方法与新视角呈现中德生动文化 访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柯理博士 |
九月
无
|
《艺术与设计》
|
2022 |
0 |
|
3
|
混合式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五种假设 |
Rebecca Launer
康文霞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1 |
31
|
|
4
|
贺词 |
柯理
|
《建筑创作》
|
2006 |
0 |
|
5
|
另一种现代性——中国当代水墨画的考察 |
阿克曼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2 |
2
|
|
6
|
同中国当代文学结缘份 |
阿克曼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7 |
1
|
|
7
|
没有人可以为你发声,你需要自己拥有话语权(英文) |
孙晓雪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3 |
1
|
|
8
|
试论印象派音乐与象征派诗歌的美学时空 |
老岛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9
|
跨文化对话下的城市规划 |
柯理
|
《建筑与文化》
|
2016 |
0 |
|
10
|
浅析帕慕克作品中的追寻主题 |
孙晓雪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3 |
0 |
|
11
|
谈谈人艺 |
李健鸣
|
《中国书画》
|
2004 |
0 |
|
12
|
希拉·贝歇:我们所做的,归根到底是讲述历史 |
丁丁
Bernd
Hilla Becher
|
《西南航空》
|
2012 |
0 |
|
13
|
贺词 |
柯理(Clemens
Treter)
|
《建筑创作》
|
2006 |
0 |
|
14
|
在《世界博览》认识全新的“歌德” |
倪之克
|
《世界博览》
|
2010 |
0 |
|
15
|
全球正义如何可能?——M.威廉姆斯、R.弗斯特和赵汀阳三人对话 |
赵汀阳
无
徐慧敏(整理)
|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16
|
后现代:台湾与大陆文学态势 |
张炯
王宁
王逢振
张卫
叶廷芳
安兴本
古继堂
楼肇明
王明贤
王干
张颐武
金慧敏
里以建
汪晖
赵玫
岛子
杨匡汉
盛英
陈晓明
|
《文学自由谈》
CSSCI
|
1992 |
0 |
|
17
|
德国建筑理论转向的现在时态 |
黄巍锋
无
|
《艺术与设计》
|
2021 |
0 |
|
18
|
高校德语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 |
梁敏
穆兰
金莎黛
施伦克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海因里希·伯尔:正义者话语阐释 |
岛子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20
|
先验指号学与第一哲学的范式 |
K.O.阿佩尔
王炳文
|
《世界哲学》
|
198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