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声”成“戏”:台湾传媒与“相声剧”的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简贵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8-13,共6页
"相声"被冠以"剧"之名,成为相声剧,明显地演员从相声中的"叙事"身份,转变为代言角色。在这转换过程中,除艺术本身的缘由外,台湾传媒亦对相声剧的生成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藉由传媒之助力,"相声剧&qu... "相声"被冠以"剧"之名,成为相声剧,明显地演员从相声中的"叙事"身份,转变为代言角色。在这转换过程中,除艺术本身的缘由外,台湾传媒亦对相声剧的生成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藉由传媒之助力,"相声剧"之名为大众所接受,进而在学理上得到确定,推动了相声剧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传媒 相声剧 戏剧 生成 关联
下载PDF
日人对台湾戏曲研究的初涉及台湾戏曲课程的初设(1895-1945)
2
作者 简贵灯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日据时期日人对于台湾戏曲研究之贡献,向为学界所忽视,日人在台湾高校开设戏曲课程意义之探讨亦属空白。事实上,日本人不仅初步建构台湾戏曲研究的框架,同时还通过在高等学府开设戏曲课程的方式,将戏曲纳入台湾的现代学术体系当中,对台... 日据时期日人对于台湾戏曲研究之贡献,向为学界所忽视,日人在台湾高校开设戏曲课程意义之探讨亦属空白。事实上,日本人不仅初步建构台湾戏曲研究的框架,同时还通过在高等学府开设戏曲课程的方式,将戏曲纳入台湾的现代学术体系当中,对台湾戏曲研究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台湾戏曲 戏曲课程 戏曲研究
下载PDF
从“曲论”到“剧评”——戏曲批评的一种流变与生成路径
3
作者 简贵灯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在以"曲"为本的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及批评中,隐藏着可喜的潜流,即对戏曲"戏剧性"及"综合性"的关照。当"戏剧性"作为评价标准置换"音乐性"这一评价标准,并对戏曲艺术作出"整体性&q... 在以"曲"为本的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及批评中,隐藏着可喜的潜流,即对戏曲"戏剧性"及"综合性"的关照。当"戏剧性"作为评价标准置换"音乐性"这一评价标准,并对戏曲艺术作出"整体性"审视时,戏曲评论亦由"曲论"嬗变为"剧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论” “剧评” 戏剧性 综合性
下载PDF
相声成戏:台湾地区相声剧研究概述
4
作者 简贵灯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相声剧是传统文化生成现代艺术的典范。籍借戏剧,相声不仅登上台湾剧坛,而且衍变为中国最年轻的剧种相声剧。近年来,对于相声剧的研究虽然逐渐增多,但是与相声剧应有之价值不相匹配。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相声剧研究的方法以及... 相声剧是传统文化生成现代艺术的典范。籍借戏剧,相声不仅登上台湾剧坛,而且衍变为中国最年轻的剧种相声剧。近年来,对于相声剧的研究虽然逐渐增多,但是与相声剧应有之价值不相匹配。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地区相声剧研究的方法以及状况的总体概述,以期对今后研究相声剧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相声剧 相声 研究状况
下载PDF
寻找传统表演的当代性:台湾戏曲“跨界”之思考
5
作者 简贵灯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戏曲的传承需要"推陈",即整理保存经典剧目。然而,要发展则必须"出新",即创造新的因子以契合当代审美需求。"越界"虽然有机械僵硬之嫌,却是"出新"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戏曲是"跨界"... 戏曲的传承需要"推陈",即整理保存经典剧目。然而,要发展则必须"出新",即创造新的因子以契合当代审美需求。"越界"虽然有机械僵硬之嫌,却是"出新"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戏曲是"跨界"融合而来的产物。台湾地区戏曲"越界"的实验,可谓是沿袭戏曲革新之传统,亦是戏曲适应当下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越界 当代性 融合
下载PDF
发现郑正秋:1910-1912 郑正秋的剧评实践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简贵灯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8,共9页
郑正秋通过拒绝外稿的方式,使其主持的剧评专栏事实上成为他的个人专栏,成为职业剧评的滥觞。郑氏虽然很少言及其剧评理念,但他在剧评实践中显露出来的"立公平之言"剧评原则、"社会教育"与"雅俗共赏"并... 郑正秋通过拒绝外稿的方式,使其主持的剧评专栏事实上成为他的个人专栏,成为职业剧评的滥觞。郑氏虽然很少言及其剧评理念,但他在剧评实践中显露出来的"立公平之言"剧评原则、"社会教育"与"雅俗共赏"并重的剧评立场,远超同时代的剧评家。尤其是郑正秋对剧评"一致性"的强调,显露出其建构自身剧评体系的理论自觉,对推动传统剧评的现代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正秋 剧评 职业剧评 剧评观 现代性
原文传递
名票张伯驹先生《红毹纪梦诗注》中的京剧史料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简贵灯 《新世纪剧坛》 2016年第3期56-62,共7页
近年来,票友这一群体已经引起学人的关注,但大多数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票友活动的描述。票友(尤其是名票)作为戏曲界的一个特殊群体,虽非职业演员,但他们对京剧音韵的推敲及演唱艺术的考究达到了专业水准,他们对表演的评析更使得... 近年来,票友这一群体已经引起学人的关注,但大多数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票友活动的描述。票友(尤其是名票)作为戏曲界的一个特殊群体,虽非职业演员,但他们对京剧音韵的推敲及演唱艺术的考究达到了专业水准,他们对表演的评析更使得京剧艺术学理化,他们还直接推动了流派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正是由于京剧票友的存在,对京剧艺术的保存、深化仍至学理化均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艺术 史料价值 张伯驹 票友活动 演唱艺术 传承与传播 研究成果 专业水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