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只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武夷山市政协积极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言献策
1
作者 肖天喜 连荣华 《政协天地》 2006年第8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武夷山市 九曲溪 度假区 生态环境建设 建言 政协 推广使用 国际性 采育场
原文传递
武夷山至恰克图茶叶之路 被引量:2
2
作者 巩志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202-203,共2页
中国是茶叶发源地,华茶推销到世界各国有几百年历史。苏联《新时代》周刊 1983年 38期上报道:“远在三千五百年前,人们就知道茶叶,但它成为一种作物是在公元350年时,茶叶源于中国,是中国向世界各国传播的。”茶叶在晋时已传入蒙古,“敦... 中国是茶叶发源地,华茶推销到世界各国有几百年历史。苏联《新时代》周刊 1983年 38期上报道:“远在三千五百年前,人们就知道茶叶,但它成为一种作物是在公元350年时,茶叶源于中国,是中国向世界各国传播的。”茶叶在晋时已传入蒙古,“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之药有松精密之气,所余茶苏而已”。敦煌在甘肃西部近蒙古。程之邵对宋徽宗论马政曾进言:“戎俗食肉饮酪故茶贵而病于难得。”于是在边陲实行茶马互市。苏联是华茶最大的三大顾客国之一,第一次的茶叶消息传入俄国是在156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贸易 恰克图 武夷山 茶马互市 百年历史 新时代 世界各国 张家口 传入蒙古 苏联
下载PDF
茶圣陆羽曾到武夷山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贤庚 《农业考古》 2002年第4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历史考证 传说故事 陆羽 武夷山
下载PDF
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的考证及其对茶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02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乌龙茶 武夷山 考证 发源地 茶文化
下载PDF
武夷岩茶之特征和品鉴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月明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品鉴方法 乌龙茶 品质特征 品尝方法 冲泡方法
下载PDF
形成武夷岩茶品质特征的相关因子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月明 《福建茶叶》 1997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品质特征 相关因子
下载PDF
武夷岩茶史料点滴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月明 《福建茶叶》 2002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武夷岩茶 茶文化 品质特征 演变
下载PDF
关于武夷岩茶“岩韵”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贤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6-269,共4页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地理标志 标准 感官 质优
下载PDF
朱熹与武夷茶
9
作者 巩志 《农业考古》 1992年第4期174-175,共2页
南宋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一生七十一载,大部份时间生活在建州(府治在建瓯);有五十多年时间住武夷山及武夷山所在的闽北(宋时包括建州、南剑州、邵武军)。朱熹为什么爱上武夷山,明代黄仲... 南宋理学家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一生七十一载,大部份时间生活在建州(府治在建瓯);有五十多年时间住武夷山及武夷山所在的闽北(宋时包括建州、南剑州、邵武军)。朱熹为什么爱上武夷山,明代黄仲昭《九曲擢歌和韵》提出:“五曲峰峦转觉深,千年精舍在云林,古今游客知多少,谁识先生(朱熹)一片心?”朱熹喜爱武夷山山水之乐,他说“吾今营其地,果尽有山中之乐”。因山水之美能吸引朋友与学者,和他一起研究学问,为儒家道统继往开来。清朝李光地《武夷留云书屋记》说:朱子讲学之堂,必水秀山明,跨越四方名胜,非是则不能聚一时之人豪,著千秋之大业也”。武夷山是历史名山,“名山必产灵草(茶)”,武夷山盛产以色泽澄亮、香气馥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朱熹 南宋理学 中庸 朱子 江西 范仲淹 名山 讲学 徽州
下载PDF
关于武夷岩茶“岩韵”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07年第1期36-37,共2页
武夷岩茶是茶界普遍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在2002年8月国家批准确认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感官标准中,“岩韵”是否明显成了品质优次的重要标准之一。但长期以来,如何认定、表述“岩韵”,很不一致,已成了非说不可的... 武夷岩茶是茶界普遍公认的“中国十大名茶”。在2002年8月国家批准确认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感官标准中,“岩韵”是否明显成了品质优次的重要标准之一。但长期以来,如何认定、表述“岩韵”,很不一致,已成了非说不可的问题,就此谈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地理标志 标准 感官 质优 “岩韵”
下载PDF
解读《中华武夷茶博园》
11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10年第3期66-67,共2页
神农氏、彭祖、武夷君背倚大王、玉女、铁板、狮子、观音、兜鍪诸峰岩,高昂屹立于崇阳溪畔。立雕、群雕、线雕、碑刻、亭台、廊榭、绿树、花草、溪流……错落有致,疏密相宜,明快悠雅。悠扬低坦的古典音乐声袅袅萦绕,游人或三五漫步... 神农氏、彭祖、武夷君背倚大王、玉女、铁板、狮子、观音、兜鍪诸峰岩,高昂屹立于崇阳溪畔。立雕、群雕、线雕、碑刻、亭台、廊榭、绿树、花草、溪流……错落有致,疏密相宜,明快悠雅。悠扬低坦的古典音乐声袅袅萦绕,游人或三五漫步观赏,或结队穿行浏览……这是兴建不久的《中华武夷茶博园》的景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茶 中华 解读 神农氏 音乐声 铁板
下载PDF
梁章钜的武夷茶情
12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11年第3期52-52,共1页
前不久到福州,正在摄制福州“三坊七巷”的外甥女吴咂带我再次游览这方名胜。这次重游,让我特别高兴的是身临了清人梁章钜的故居——黄巷小黄楼。这方占地3000多平米的建筑,不但气势恢宏,而且布局奇特、构件精美、做工精细,足见这... 前不久到福州,正在摄制福州“三坊七巷”的外甥女吴咂带我再次游览这方名胜。这次重游,让我特别高兴的是身临了清人梁章钜的故居——黄巷小黄楼。这方占地3000多平米的建筑,不但气势恢宏,而且布局奇特、构件精美、做工精细,足见这位文化高人的睿智和情操。至今建筑行家们还是赞赏不绝。由此,使我想起这位达官文士对武夷茶的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情 三坊七巷 武夷茶 福州 建筑
下载PDF
武夷摩崖石刻中的岩茶佳话
13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01年第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茶文化 武夷岩茶 摩崖石刻 “茶洞” “晚甘侯” “大红袍”
下载PDF
连横的武夷茶情
14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06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茶情 海峡两岸 国民党 主席
下载PDF
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中的武夷茶
15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08年第3期45-46,共2页
金鼠来临之际,忘年挚友钱时霖君从古都杭州寄来一份沉甸甸的礼物——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译本(以下简称《全书》)。这部早就听说而未目睹的世界茶叶大全著作,我本只希冀得到其复印件,想不到却意外获得原著,怎不令人... 金鼠来临之际,忘年挚友钱时霖君从古都杭州寄来一份沉甸甸的礼物——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译本(以下简称《全书》)。这部早就听说而未目睹的世界茶叶大全著作,我本只希冀得到其复印件,想不到却意外获得原著,怎不令人高兴。我如获至宝,奈不住激动,翻了又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武夷茶 复印件
下载PDF
闽台乌龙茶同根同祖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月明 巩志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20-21,共2页
海峡两岸人民语言相通、血肉相连、习俗相似,品茗嗜好相同,闽台乌龙茶与闽北乌龙茶同根同祖。台湾茶的栽培源于福建,台湾茶叶是嘉庆年间,从福建引进武夷茶苗,因环境与气候适合茶树生长发育,始在亲朋中繁育传播开去,形成台湾名茶。清末... 海峡两岸人民语言相通、血肉相连、习俗相似,品茗嗜好相同,闽台乌龙茶与闽北乌龙茶同根同祖。台湾茶的栽培源于福建,台湾茶叶是嘉庆年间,从福建引进武夷茶苗,因环境与气候适合茶树生长发育,始在亲朋中繁育传播开去,形成台湾名茶。清末连横在其《雅堂文集》对台胞饮茶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三州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以待客。”台湾人崇尚武夷茶,是他们豪华消费品。又说:“武夷之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台湾人 海峡两岸 茶叶 闽台 武夷山 生长发育 茶树 福建省 同根
下载PDF
“工夫茶”与“功夫茶”的区别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贤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功夫茶 工夫茶 武夷山 张天福 乌龙茶 冲泡 辞海
下载PDF
“工夫茶”与“功夫茶”的区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贤庚 《福建茶叶》 2005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功夫茶 工夫茶 武夷山 张天福 辞海 冲泡
下载PDF
乌龙茶与红茶孰先孰后之浅见
19
作者 黄贤庚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9-322,325,共5页
关键词 乌龙茶 红茶 中国茶 武夷山
下载PDF
岩茶旧事
20
作者 黄贤庚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4-280,共7页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手工制作 武夷山 铅山县 优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