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7
1
作者 何玉英 《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第12期49-49,51,共2页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真正接触系统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口算是重要内容。基本口算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 低年级 数学教学 口算能力
下载PDF
指导小学生诵读古诗词之我见 被引量:1
2
作者 蓝生荣 《华夏教师》 2015年第4期32-33,共2页
教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方法不够到位,对古诗词的理解不透彻,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篇数离新课标的要求差距较大。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如何"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养成正确朗读习惯,要求学生做到熟读成诵,理解诗意"谈... 教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方法不够到位,对古诗词的理解不透彻,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篇数离新课标的要求差距较大。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如何"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养成正确朗读习惯,要求学生做到熟读成诵,理解诗意"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古诗词 兴趣 习惯 方法
下载PDF
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效益策略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蓝生荣 《黑河教育》 2016年第1期35-36,共2页
预习是课程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中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效益就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在预习题目设计上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在预习过程中要调控好... 预习是课程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中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效益就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在预习题目设计上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在预习过程中要调控好预习的时间,把握好预习的难易度,在预习后的评价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预习效益 预习策略
下载PDF
提高文学类文本鉴赏教学实效的方法探微 被引量:2
4
作者 蓝兴启 《新教师》 2017年第11期24-25,共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 "实施建议" 中提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 理解、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里的 "欣赏和评价" 实际上就涉及一种文艺审美活动——文学鉴赏.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文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 "实施建议" 中提出: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 理解、 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里的 "欣赏和评价" 实际上就涉及一种文艺审美活动——文学鉴赏.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学类文本.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此为抓手, 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使他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得到文学鉴赏的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学 鉴赏 文本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审美活动 语文
下载PDF
“为思维而教”,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养生 《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第16期39-40,共2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适时追问能让学生的思维更积极,多元解读能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辩论活动能促使学生强化辩证思维,拓展阅读能让学生思维更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适时追问能让学生的思维更积极,多元解读能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辩论活动能促使学生强化辩证思维,拓展阅读能让学生思维更广阔。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下载PDF
小学写作教学激趣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蓝元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82-82,84,共2页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从动机、观察、生活、情境、修改和评讲、读写结合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写作中说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做到"我口说我事,我手写我心."
关键词 兴趣 动机 观察 生活 情境 读书破万卷
下载PDF
提高文学类文本鉴赏教学实效的方法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蓝兴启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8年第3期20-22,共3页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学生的文学鉴赏更是离不开想象表演法。教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领略文本的奥妙,获得文学鉴赏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鉴赏教学 语言表达 文学鉴赏
下载PDF
巧设课堂导语 快乐学习语文
8
作者 蓝生荣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3年第10期38-39,共2页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就如同好戏耍演好序幕同样重要。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把学...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就如同好戏耍演好序幕同样重要。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巧妙使用导入语。如何导入新课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导语 快乐学习 语文 特级教师 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学生 注意力
下载PDF
让课外阅读的“软肋”硬起来
9
作者 蓝日雄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3年第10期13-14,共2页
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分内职责,建议课堂阅读和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纵观现在的小学生,爱看书的倒不少;真正会读的却不多,他们阅读时... 全国小语会崔峦理事长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分内职责,建议课堂阅读和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纵观现在的小学生,爱看书的倒不少;真正会读的却不多,他们阅读时往往在语言文字中浮光掠影,只注意紧张有趣的情节。可见,小学生课外阅读还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他们大多在看“味道”,看后常常“得意忘言”,忽略了言语材料的获得,这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一大软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教学观摩活动 “得意忘言” 儿童阅读 小学生 语文教师 教师阅读 课堂阅读
下载PDF
巧用生成,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性
10
作者 蓝兴启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3年第6期46-47,共2页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儿童,它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创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生成许多新的学习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捕...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儿童,它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创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生成许多新的学习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课堂信息,有效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性,进发出生命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灵性 智慧 巧用 课堂教学 学习信息 教学资源 课堂信息
下载PDF
借“疑似”之力 成研读之功——以《各具特色的民居》的主题单元教学为例
11
作者 马炜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5年第1期72-73,共2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有关“中华民风民俗”的略读课文,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师可把口语交际、习作结合起来,以主题单元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主题单元 课程资源 典型 表达
下载PDF
以评价为抓手,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12
作者 蓝兴启 《教师》 2017年第30期56-57,共2页
近年来,农村小学图书室的图书数量增长迅速,但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却并不见长;教师虽在课外阅读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导致课外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痛中之痛”。经过深入调查和仔细分析,笔者发现课外阅读实效低下的原因之... 近年来,农村小学图书室的图书数量增长迅速,但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却并不见长;教师虽在课外阅读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导致课外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痛中之痛”。经过深入调查和仔细分析,笔者发现课外阅读实效低下的原因之一是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为此,笔者申报了“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评价研究”课题,针对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问题进行研究。现就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及成效,谈一谈如何以评价为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量 阅读时间 读书笔记 手抄报 五年级 课内阅读 纸笔测试 阅读面 新课标要求
下载PDF
提高高年级课文预习实效的策略
13
作者 蓝兴启 《福建教育研究》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课文预习,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学生预习的质量如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课文预习,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学生预习的质量如何,将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能轻松、高效。但在农村小学,虽然大部分高年级学生能按老师要求进行课文预习,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文预习的现状,帮助学生提高课文预习的实效,具有很强的现实煮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年级 预习 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 农村小学 课堂学习 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
下载PDF
语文是孩子心灵的指路灯
14
作者 蓝荣波 高宗平 《新课程(教研版)》 2012年第2期20-21,共2页
语文是听、说、凑、写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材编排中,是实行认写分开,... 语文是听、说、凑、写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教材编排中,是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并且要学会其中的100个笔画简单的字。据统计,这400个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中常用识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其中大多体现出教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孩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路灯 心灵 实验教科书 文化知识 语言知识
下载PDF
浅谈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生的自主探究
15
作者 陈清兆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1年第8期55-55,共1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春潮涌动,深入人心,而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春潮涌动,深入人心,而这场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转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它是新课程倡导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性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 多样化 新课程
下载PDF
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四个做法
16
作者 蓝生荣 《福建教育研究》 2017年第6期81-82,共2页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表意方式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势必会忽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正确的教学思维,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做足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功课。文章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表意方式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势必会忽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应当秉承正确的教学思维,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做足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功课。文章结合笔者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选择部分教学案例,从教材运用、兴趣激发、训练巩固以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性探讨
下载PDF
预设与生成共舞智慧与精彩齐飞
17
作者 蓝兴启 《福建教学研究》 2015年第3期30-31,共2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那是理所当然且竭尽全力而为的事情。然而,课堂教学常常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独特想法和情感丰富的孩子,它是一个有着无限变数的充满灵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那是理所当然且竭尽全力而为的事情。然而,课堂教学常常并不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独特想法和情感丰富的孩子,它是一个有着无限变数的充满灵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对于课堂上的有效信息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合理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与想象,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与生成 智慧 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实际教学 有效信息 课前 孩子
原文传递
挖掘文本价值 体悟表达特色——《索溪峪的“野”》文本赏析与教学浅探
18
作者 蓝兴启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3年第4期24-25,共2页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曹敬庄以独特的视角、生动而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描绘了湖南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景致,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野”。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学情,引导学生走进...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曹敬庄以独特的视角、生动而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描绘了湖南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景致,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野”。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本班学生学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尽情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教学 价值 挖掘 六年级 人教版 张家界 感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