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
作者 高晓丹 《求知导刊》 2019年第19期118-119,共2页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教师科研融入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创新实践教学、搭建平台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改革。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 “以学生为中心”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创新创业导向下电子信息类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2
作者 高晓丹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第7期30-31,共2页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产业、行业需求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电子信息...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产业、行业需求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基本专业技能+创业意识、设计应用能力+创业技能、工程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四层次逐层递进,并结合能力层次,构建了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践平台、综合实训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的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OBE的高校电子技术课程群改革与建设——新工科背景下的实践探索
3
作者 魏纯 李明 +1 位作者 高晓丹 刘雅娴 《华章》 202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我国提出“新工科”建设战略,旨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实践和国际化人才。本文基于OBE理念,探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电子技术课程群改革与建设。首先分析OBE理念和课程群概念,提出改革原则,然后提出基于OBE的电...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我国提出“新工科”建设战略,旨在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实践和国际化人才。本文基于OBE理念,探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电子技术课程群改革与建设。首先分析OBE理念和课程群概念,提出改革原则,然后提出基于OBE的电子技术课程群建设策略,包括优化课程设置、融入思政元素、竞赛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改进考核模式和建立评价体系等,以促进该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高校电子技术课程群 新工科背景
下载PDF
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解析专科生就业难问题 ——以WD学院理工专科生为例
4
作者 黎四美 陆慧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第S1期191-192,共2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专科生'夹头饼'的尴尬地位越发突出.因其职业技能不精,学历层次不高及个人综合素质不过硬等问题导致专科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高校招生对象中逐渐被边缘化.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探讨缓...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专科生'夹头饼'的尴尬地位越发突出.因其职业技能不精,学历层次不高及个人综合素质不过硬等问题导致专科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高校招生对象中逐渐被边缘化.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探讨缓解这一弱势群体就业难的措施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专科生 就业难 路径
下载PDF
基于Multisim的模拟电子线路课程应用转型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晓丹 魏纯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18期74-74,共1页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鉴于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结合Multisim虚拟仿真平台在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上的优势,根据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采用Multisim仿真平台整合...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鉴于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结合Multisim虚拟仿真平台在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上的优势,根据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采用Multisim仿真平台整合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构建与应用技术型大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子线路 MULTISIM 应用转型 改革
下载PDF
应用技术型大学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制定
6
作者 刘岚 余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3期192-194,共3页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构建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构建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应用技术型大学中建设通信工程特色专业项目为契机,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导向,开展了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制订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 特色专业 通信工程 培养方案
下载PDF
单片机的16×16动态扫描LED点阵模块设计
7
作者 张海勇 秦艳 《福建电脑》 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实现静态字符和滚动字符的显示,本文设计了一个16×16单色点阵显示模块。采用4片8×8单色点阵模块构成16×16点阵模块,并使用Altium Designer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的整体设计。控制系统基于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 为实现静态字符和滚动字符的显示,本文设计了一个16×16单色点阵显示模块。采用4片8×8单色点阵模块构成16×16点阵模块,并使用Altium Designer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的整体设计。控制系统基于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程序在Keil C51环境中编写,芯片选用74HC595和74HC138。该模块设计整体工作量较小,设计过程有益于锻炼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模块 电路设计 显示程序 硬件驱动
下载PDF
试论宜昌市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8
作者 石若薇 熊文斌 +2 位作者 彭凯 肖帅 徐川 《中国市场》 2015年第41期182-182,186,共2页
宜昌市大型水利工程发展起源追溯到1957年第一座农村小水电宜都谢家洞电站,兴起于葛洲坝水电站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利的发展是推动某个地区经济、人文、政治方针发展条件之一,其主要功能还在逐年完善。文章主要阐述宜昌地区水利工程... 宜昌市大型水利工程发展起源追溯到1957年第一座农村小水电宜都谢家洞电站,兴起于葛洲坝水电站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利的发展是推动某个地区经济、人文、政治方针发展条件之一,其主要功能还在逐年完善。文章主要阐述宜昌地区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及兴起特色,以及近年水利行业对于整个宜昌地区造成的重大改变的体现,强调宜昌地区水利行业贯穿宜昌发展脉络的现实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主要功能 发展趋势
下载PDF
45°倾斜应用的多通道干涉截止滤光片研制
9
作者 高晓丹 刘岚 +1 位作者 姚敏 魏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光纤通信的发展对通信器件中薄膜滤光片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45°倾斜应用的多通道干涉截止滤光片的设计指标,选择Nb2O5和SiO2为高、低折射率材料设计非规整膜系,以减少偏振效应的影响。结合APS1104型镀膜机的特点,分析了设计膜系... 光纤通信的发展对通信器件中薄膜滤光片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45°倾斜应用的多通道干涉截止滤光片的设计指标,选择Nb2O5和SiO2为高、低折射率材料设计非规整膜系,以减少偏振效应的影响。结合APS1104型镀膜机的特点,分析了设计膜系的膜层灵敏度和薄膜生长过程中的模拟监控曲线,判断设计薄膜的可镀制性。然后采取直接光学监控方式,选择合适的镀制工艺成功镀制滤光片。测试结果表明:滤光片在45°倾斜应用条件下,1255~1365 nm、1475~1502 nm双通带最大插入损耗为0.199 dB,1547~1565 nm为反射带,通带隔离度为17.3 dB,满足系统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截止滤光片 偏振效应 膜系 非规整层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和无线通信的微耕机通信系统研究
10
作者 刘雅娴 陈先明 +1 位作者 马冬莉 李一凡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6-220,共5页
介绍了微耕机通信系统总体结构和转向控制结构,基于MSP430F149微处理器、无线射频SYNF115发送模块和SYN480R接收模块,完成了微耕机通信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并结合软件部分实现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和无线通信的微耕机通信系统。试验结果表明... 介绍了微耕机通信系统总体结构和转向控制结构,基于MSP430F149微处理器、无线射频SYNF115发送模块和SYN480R接收模块,完成了微耕机通信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并结合软件部分实现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和无线通信的微耕机通信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无线遥控器可以实现对微耕机前进、停止、左右转向的控制,实际控制距离可以达到1.5km,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耕机 无线通信 MSP430F149 SYNF115 SYN480R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
11
作者 魏纯 李明 魏婉华 《才智》 2018年第4期88-89,共2页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门大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广而深,本文从该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培养定位和目标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革与建设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门大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面广而深,本文从该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培养定位和目标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革与建设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够符合企业未来对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能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提供高级应用型人才储备,当然,这些措施对于高校教学改革以及培养高校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实际应用等能力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应用型人才 实践、创新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基于Python的城市天气数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志凡 邓一哲 +1 位作者 张思源 付裕 《软件》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本文通过爬虫程序获取天气数据,并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和展示。针对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如温度变化趋势和天气情况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ython爬虫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天气数据... 本文通过爬虫程序获取天气数据,并通过数据可视化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和展示。针对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如温度变化趋势和天气情况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ython爬虫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的天气数据分析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爬虫 天气数据 可视化
下载PDF
法布里-珀罗薄膜干涉的光纤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晓丹 彭建坤 吕大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246,共5页
为了研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的微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分析了薄膜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选用Zr O2和Al2O3两种介质薄膜材料,采用TFCalc膜系设计软件设计了薄膜干涉型光纤温度敏感探头的膜系,由南光ZZS1100-8/G箱式真空镀... 为了研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的微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分析了薄膜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选用Zr O2和Al2O3两种介质薄膜材料,采用TFCalc膜系设计软件设计了薄膜干涉型光纤温度敏感探头的膜系,由南光ZZS1100-8/G箱式真空镀膜系统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普通多模光纤端面蒸镀介质薄膜,形成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薄膜干涉,并搭建光纤温度传感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200~600℃范围内,所设计的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测试光谱随温度变化产生一定的波长漂移,且波长漂移的温度特性为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99.7%,灵敏度为8.37×10-6/℃。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的薄膜型光纤温度传感器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紧凑,可批量生产,适合安装位置狭小或对传感器集成化要求较高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温度传感器 薄膜干涉 法布里-珀罗 波长漂移
下载PDF
光通信用光纤端面截止滤光膜的研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晓丹 魏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4-316,共3页
为了满足光通信中对光纤端面镀多层膜的特殊需求,分析了光纤端面镀制截止滤光膜所存在的难点问题,利用TFCalc薄膜设计软件,采用解析法设计了一个初始膜系,再结合梯度优化法对初始膜系进行优化处理,成功设计出具有较好光谱性能的光纤端... 为了满足光通信中对光纤端面镀多层膜的特殊需求,分析了光纤端面镀制截止滤光膜所存在的难点问题,利用TFCalc薄膜设计软件,采用解析法设计了一个初始膜系,再结合梯度优化法对初始膜系进行优化处理,成功设计出具有较好光谱性能的光纤端面截止滤光膜的膜系,并对德国莱宝APS1104型镀膜机进行了内部结构和镀制工艺的改进,最终采用离子源辅助沉积进行低温镀制,获得了性能优良的光纤端面截止滤光膜。结果表明,在光纤端面镀制多层的截止滤光膜,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选择合适的膜系和镀制工艺,依然能获得符合实际要求的滤光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光纤截止滤光膜 优化设计 离子辅助沉积 镀制工艺
下载PDF
光纤到户单纤三向截止滤光片的研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晓丹 葛卫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08-1511,共4页
单纤三向技术是无源光接入网实现音频、视频、数据集成传输的关键技术。用光学薄膜实现无源光网络的波分复用要求部分滤光片的入射角为45°,大角度入射会造成s偏振光和p偏振光分离,为了减少信道间的干扰,要求滤光片在45°入射... 单纤三向技术是无源光接入网实现音频、视频、数据集成传输的关键技术。用光学薄膜实现无源光网络的波分复用要求部分滤光片的入射角为45°,大角度入射会造成s偏振光和p偏振光分离,为了减少信道间的干扰,要求滤光片在45°入射的情况下,同时具有低插入损耗和高通带隔离度,按照常规膜系设计方法及镀制工艺,很难镀制成功。采用解析法和自动优化法综合设计了45°入射单纤三向干涉截止滤光片,分析了膜厚改变2%对设计膜系透过率曲线及参数的影响,采用德国莱宝APS1104型镀膜机,针对所设计的非规整膜系选择合适的镀制工艺进行实际镀制,获得了性能优良的大角度入射单纤三向截止滤光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入射滤光片 单纤三向 优化设计 非规整膜系
下载PDF
基于Kalman滤波的联合收获机籽粒清选损失监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纯 李明 +1 位作者 余良俊 朱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了解决谷物籽粒撞击信号码间串扰问题,实现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中谷物损失量的实时监测,并提高监测的精度,设计了一种新的籽粒清选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Kalman滤波的方法缩短了籽粒撞击板信号的衰减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信号的码间... 为了解决谷物籽粒撞击信号码间串扰问题,实现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中谷物损失量的实时监测,并提高监测的精度,设计了一种新的籽粒清选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Kalman滤波的方法缩短了籽粒撞击板信号的衰减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信号的码间串扰。为了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籽粒清选系统进行了测试,选取了两组饱满程度不同的籽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得到了两组籽粒的撞击电压响应曲线,并分别对比了Kalman滤波和未滤波的信号衰减曲线和籽粒的清选误差。由对比结果可以发现:Kalman滤波能明显地缩短信号的衰减时间,降低了籽粒间码间串扰对系统监测精度的影响及清选误差,大大提高了籽粒损失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为联合收割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码间串扰 籽粒清选 衰减时间 KALMAN滤波
下载PDF
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与定位研究——基于双目视觉和机器学习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纯 李明 龙嘉川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9-242,共4页
分析了双目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视觉标定方法,利用YOLO V2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目标果实的识别,并对目标果实的空间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双目视觉和机器学习的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与定位系统。在多次实际定位实验中,橘... 分析了双目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视觉标定方法,利用YOLO V2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目标果实的识别,并对目标果实的空间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双目视觉和机器学习的采摘机器人果实识别与定位系统。在多次实际定位实验中,橘子的深度定位误差最大值为1.06mm,证实了系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双目视觉 YOLO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识别与定位
下载PDF
精密草莓采摘机器人优化设计——基于光程调节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志刚 王风燕 魏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0,共5页
在机器人草莓采摘过程中,由于草莓果实比较脆弱,加上其体积较小,因此存在较高的破碎率和漏采率,这都与草莓采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有关。为了提高草莓采摘过程的定位精度,在采集机器人定位系统的引入了一种新的光定位结果,并提出了一种用... 在机器人草莓采摘过程中,由于草莓果实比较脆弱,加上其体积较小,因此存在较高的破碎率和漏采率,这都与草莓采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有关。为了提高草莓采摘过程的定位精度,在采集机器人定位系统的引入了一种新的光定位结果,并提出了一种用于真空怀特池光程调节的机构,利用该机构的反馈源信号,实现了对采摘机构的优化设计。为了验证设计的精密草莓采摘机器人的可靠性,设计了机器人的草莓采摘试验,并对其破碎率和漏采率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该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草莓采摘的破碎率和漏拾率,且采摘耗时低、效率高,可以满足草莓采摘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光程调节 怀特池 破碎率 漏摘率
下载PDF
薄膜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偏振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晓丹 刘岚 +1 位作者 姚敏 魏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16,共4页
薄膜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传感特性主要取决于敏感薄膜。当光倾斜入射敏感薄膜时,p-偏振光和s-偏振光分离,会产生偏振效应。通过对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感测原理与偏振效应分析,采用光学薄膜的特征矩阵干涉理论,构建了具有偏振特性的光纤... 薄膜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传感特性主要取决于敏感薄膜。当光倾斜入射敏感薄膜时,p-偏振光和s-偏振光分离,会产生偏振效应。通过对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感测原理与偏振效应分析,采用光学薄膜的特征矩阵干涉理论,构建了具有偏振特性的光纤温度传感器理论模型。模拟了反射光谱在不同温度下的偏振特性,分析了偏振效应对薄膜干涉型光纤传感器温度传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待测量温度而言,反射光谱干涉条纹的波长漂移对偏振效应更加敏感。通过对敏感薄膜反射光谱的波长漂移来进行物理量感测的温度、湿度、折射率等薄膜干涉型光纤传感器,有必要考虑敏感元件偏振效应的影响,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研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薄膜 偏振效应 干涉
下载PDF
基于树莓派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玉鹏 宋维 程超伟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6年第11期28-30,34,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该系统通过使用人脸识别云服务可实时地对人员进行考勤。文中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搭建和实现过程,为相关产品提供了一套很好的解决方案。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模拟测试,其测试结果达到了设计目标。
关键词 树莓派 人脸识别 考勤系统 云服务 PYTH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