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肽类肠内营养对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韩霞 孔令爱 +1 位作者 郑璇 郑萍 《中国医药》 2017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观察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对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经体外循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岁)22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与对... 目的观察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对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经体外循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岁)22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与对照组(112例)。所有患儿皆通过鼻胃管喂养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市售奶粉,按说明配置成配方奶(70kcal/100m1);观察组采用短肽类配方奶,按说明配置成营养液(67kcal/100m1)。对比研究2组患儿术后平均每日热卡量、手术前后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和血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平均每日热卡量明显高于对照组[(66±8)kcal/(kg·d)比(57±7)kcal/(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第11天WAZ高于对照组(-1.33±1.45比-1.8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2.6%(46/108)比50.0%(56/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1天,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39±5)g/L比(32±4)g/L、(108±13)mg/L比(88±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短期使用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可以明显改善体外循环后营养不良状态,提高血清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儿 新生 短肽 肠道营养 营养评价
下载PDF
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2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祁明 郑萍 +1 位作者 袁辉 周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2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8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心内赘生物...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2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8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心内赘生物清除术。常见并发症为低心排18例(7.9%),肾功能不全10例(4.4%),残余分流14例(6.1%),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2.6%)。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0.9%;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住院(26.4±8.5)d;其中145例术后随访3年,4例因IE复发再次住院治疗,3例因出现残余分流加重及赘生物,再次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Ⅰ~Ⅱ级,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明显改善,无IE复发。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IE者应抗感染的同时积极手术治疗,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方式及选择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控下不同麻醉方式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纤维支气管镜中的应用
3
作者 韩霞 郑璇 沈炘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 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控下比较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咪达唑仑作为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中的麻醉用药差异,评价丙泊酚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00例,年龄... 目的 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控下比较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咪达唑仑作为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操作中的麻醉用药差异,评价丙泊酚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00例,年龄1个月至3岁,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用丙泊酚(试验组)和芬太尼+咪达唑仑(对照组)镇静、麻醉,在维持相同BIS值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患儿用药情况、起效及苏醒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和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呛咳、喉头水肿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需要加推药物的次数明显减少,生命体征的波动值变化小,SPO2波动值(6.25±1.81)%比(10.83±3.01)%,HR波动值(10.28±3.43)次/min比(20.13±6.98)次/min,MBP波动值(14.70±3.92)mm Hg比(30.62±8.4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剧烈呛咳病例数少,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13.3±3.8)min比(20.6±5.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试验组喉头水肿、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丙泊酚用药不需要麻醉医师操作,使用起来更方便.结论 丙泊酚安全剂量下作为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中的麻醉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单一用药使用方便,可作为常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 婴幼儿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12例分析
4
作者 龙恺 宋来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6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急性肺出血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1460天,平均373士477天,体重2.9~15.0kg,平均6.73士3.63kg。患者均在静脉全身麻醉下... 目的:探讨引起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急性肺出血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1460天,平均373士477天,体重2.9~15.0kg,平均6.73士3.63kg。患者均在静脉全身麻醉下经胸骨正中入路行根治手术;发生急性肺出血后,应用左心减压、高频振荡通气(HFO)、气雾吸入伊洛前列素等作为主要治疗手段,9例存活,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采取合理的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是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出血患儿存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手术后出血婴儿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ICU谵妄患者目标性镇痛镇静联合早期活动护理效果评价
5
作者 朱芬 王姣 付会敏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患者采用目标性镇痛镇静联合早期活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心脏外科术后入住ICU且发生谵妄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镇... 目的探讨对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患者采用目标性镇痛镇静联合早期活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心脏外科术后入住ICU且发生谵妄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镇痛和护理,观察组予目标性镇痛镇静联合早期活动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谵妄逆转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目标性镇痛镇静联合早期活动护理用于心脏外科术后ICU谵妄患者,可在减少其镇静药物用量的同时保障其镇痛、镇静效果,加快谵妄逆转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重症监护室 谵妄 目标性镇痛 目标性镇静 早期活动护理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心脏外科术后ICU谵妄患者效果观察
6
作者 喻鸣凤 付会敏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接受心脏外科术后收入ICU并发谵妄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谵妄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接受心脏外科术后收入ICU并发谵妄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记忆谵妄评定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谵妄转归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干预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心脏外科术后ICU谵妄患者,不仅能减轻病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促进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术 重症监护室 谵妄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支架“象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监护体会
7
作者 李俊 高秀丹 《中国临床护理》 2005年第3期192-193,共2页
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累及胸降主动脉的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是术后监护的重点,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支架“象鼻”术 早期并发症 监护
下载PDF
成人重症新冠肺炎NT-proBNP升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院内死亡的影响
8
作者 刘波 刘心甜 +4 位作者 付晓幸 李雪莹 蒋小燕 吴明祥 苏晞 《现代临床医学》 2021年第3期214-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入院首次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的成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NT-proBNP是否为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3月6日在武汉亚心总医院连续收治的105例成... 目的:探讨入院首次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的成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NT-proBNP是否为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3月6日在武汉亚心总医院连续收治的105例成人重症COVID-19确诊病例。将患者分为NT-proBNP升高组(n=54)和NT-proBNP正常组(n=51),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与患者院内死亡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NT-proBNP升高组指脉氧饱和度、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或P<0.01);更多使用抗病毒、激素及无创与有创呼吸机支持(P<0.05或P<0.0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院内死亡的发生率更高(P<0.01)。NTpro BNP升高为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首次NT-proBNP水平升高在成人重症COVID-19患者中比例较高,为成人重症COVID-19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NT-PROBNP 院内死亡 临床特征
下载PDF
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谵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9
作者 耿丽 胡柳 +4 位作者 胡琼 李俊 王伟 夏俊 辛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3期28-31,56,共5页
本文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谵妄的概念、分型、危险因素、评估工具、非药物干预措施等方面,对围手术期谵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谵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谵妄 非药物干预 综述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龙恺 宋来春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急性肺损伤和/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 ARD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先心病术后 ALI/ ARDS 患儿28例,在持续镇静下俯卧位...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急性肺损伤和/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 ARD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先心病术后 ALI/ ARDS 患儿28例,在持续镇静下俯卧位通气,机械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模式,以监测呼出潮气量6-8 ml/ kg 反馈调节控制压力,吸气时间0.6-1.2 s,呼吸频率28-42次/ min,呼气末正压6-16 cmH2 O。监测俯卧位通气前(T0)、俯卧位通气1 h(T1)、俯卧位通气4 h(T2)后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T0、T1、T2的氧合指数分别为176.50±33.39、288.14±42.17、397.46±79.03,与T0比较,T1、T2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 均〈0.05);与 T1比较,T2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 〈0.05)。T0、T1、T2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6.85±6.58)、(42.14±6.32)、(38.85±4.15)mmHg,与 T0比较,T1、T2 PaCO2明显下降(P 均〈0.05);与 T1比较,T2 PaCO2明显下降(P 〈0.05)。而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 ALI/ ARDS 患儿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机械通气 俯卧位 儿童
原文传递
合并体肺侧支的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内外科镶嵌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11
作者 胡琼 杨燕平 李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264-265,共2页
报告了38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体肺侧支的内外科镶嵌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术前充分补液,积极纠正酸中毒;术中密切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调整液体进出量;术后积极预防右心力衰竭及低心排出量,防治肺... 报告了38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体肺侧支的内外科镶嵌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术前充分补液,积极纠正酸中毒;术中密切观察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调整液体进出量;术后积极预防右心力衰竭及低心排出量,防治肺动脉高压,合理运用呼吸机治疗肺水肿及灌注肺,加强营养、预防感染,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紫绀型 体肺侧支 镶嵌治疗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静脉-肺动脉体外膜氧合在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竭中的应用
12
作者 徐月 陈瑾 +1 位作者 任仕杰 杨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右心衰竭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甚至需要机械循环辅助。体外膜氧合装置是此类患者的常用选择,但国内暂无静脉-肺动脉插管体外膜氧合技术应用的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例采用静脉-肺动脉插管体外膜...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右心衰竭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甚至需要机械循环辅助。体外膜氧合装置是此类患者的常用选择,但国内暂无静脉-肺动脉插管体外膜氧合技术应用的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例采用静脉-肺动脉插管体外膜氧合技术治疗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竭患者病例资料,总结经验,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右心衰竭 肺动脉插管 患者病例 机械循环辅助 移植物功能 血流动力学 心脏移植术后
原文传递
ICU床边交接班管理方法及其效果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秀丹 夏俊 崔菁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3期51-51,共1页
ICU是急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病人病情复杂,瞬息万变.ICU每个护理班次之间的交接班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ICU的护理质量也... ICU是急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病人病情复杂,瞬息万变.ICU每个护理班次之间的交接班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ICU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因交接班不清造成的护患纠纷,我们实施了科学规范的床边交接班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管理方法 床边 自我保护意识 急危重病人 交接班管理 集中治疗 病人病情 法律意识 护理质量 护患纠纷 准确性 连续性
下载PDF
血清H-FABP联合sTREM-1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洋 黄园琴 +3 位作者 刘晓辉 刘彬 田青 肖红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12例(脓毒症组),根据是否合并心... 目的分析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SIM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12例(脓毒症组),根据是否合并心肌功能障碍分为SIMD亚组84例和非SIMD亚组12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ELISA法检测2组血清H-FABP、sTREM-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MD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FABP、sTREM-1对SIM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清H-FABP、sTREM-1水平明显升高(Z/P=9.259/<0.001,8.458/<0.001)。与非SIMD亚组比较,SIMD亚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H-FABP、sTREM-1水平明显升高(χ^(2)/t/Z/P=4.530/0.033、2.253/0.024、2.368/0.018、6.033/<0.001、6.405/<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nI、BNP、H-FABP、sTREM-1升高为SIMD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180(1.167~4.071)、1.353(1.133~1.617)、1.296(1.175~1.430)、1.978(1.043~3.751)]。ROC曲线显示,血清H-FABP、sTREM-1及二者联合诊断SIM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60、0.849,敏感度分别为0.524、0.941、0.881,特异度分别为0.867、0.476、0.688。二者联合诊断SIMD的效能高于单独检测(Z=3.790、3.528,P均<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H-FABP、sTREM-1水平升高,是SIMD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能提升SIMD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功能障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诊断
下载PDF
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菲 苏晞 +2 位作者 刘成伟 刘心甜 张治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 目的探讨绝经期前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绝经期前女性CHD患者450例,并抽取同期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无CHD的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的差异。随访1年。结果 CHD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早期CHD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CHD家族史(OR:4.669,95%CI:1.982~22.577,P=0.018)和高血压病史(OR:3.665,95%CI:1.153~11.586,P=0.028)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期前的女性CHD患者常同时合并多种危险因素,高血压和早期CHD家族史是绝经期前女性患CHD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提高对绝经期前女性CHD高危人群的警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期 女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安立生坦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洋 张刚成 +1 位作者 卢蓉 余莹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观察安立生坦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E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住院ES患者79例,分为安立生坦组(38例,地高辛+安立生坦治疗)及常规治疗组(41例,地高辛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病例在治... 目的:观察安立生坦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E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4年3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住院ES患者79例,分为安立生坦组(38例,地高辛+安立生坦治疗)及常规治疗组(41例,地高辛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6min步行距离(6MWD)、WHO肺动脉高压心功能分级(WHO FC)等。同时观察安立生坦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平均肺动脉压(mPAP)、全肺阻力(TPR)、肺/体循环流量比(Qp/Qs)]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2周后安立生坦组患者6MWD明显增加,TPR明显下降,Qp/Qs明显升高,WHO FC心功能分级明显好转(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12周后安立生坦组6MWD[(356.8±74.1)m比(393.7±69.2)m]明显增加、BNP水平[(832.5±422.2)ng/L比(646.6±297.1)ng/L]明显降低、WHO FC心功能分级(I/II级,67.5%比86.8%)明显改善(P〈0.05或〈0.01),安立生坦组无死亡病例,不良反应轻微,常规治疗组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口服安立生坦可以显著改善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能力,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senmenger复合征 高血压 肺性 安立生坦
下载PDF
丙泊酚在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霞 宋来春 +1 位作者 陈峰 郑璇 《中国医药》 2015年第8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50例,年龄1个月~3岁,应用丙泊酚镇静、麻醉.记录患儿用药剂量、起效及苏醒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心率...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50例,年龄1个月~3岁,应用丙泊酚镇静、麻醉.记录患儿用药剂量、起效及苏醒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呛咳、喉头水肿等),同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即刻、术后第1天的生化指标(肝功能、血脂、乳酸).分析并比较上述指标在纤维支气管镜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 50例患儿检查前、诱导后、过声门、达隆突、检查后心率分别为(139±14)、(131 ±14)、(140±17)、(142±16)、(133±15)次/min;舒张压分别为(61±9)、(57±9)、(59±10)、(62±12)、(62±13) mmHg(1 mmHg =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99.1±1.1)%、(99.2±1.0)%、(98.5±1.2)%、(95.9±7.6)%、(99.2±1.1)%,术中心率、血压、SpO2与检查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儿检查前后肝功能、血脂水平、乳酸等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为安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纤维支气管镜 并发症 婴儿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瓣膜置换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园琴 危宇 李颖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第2期112-113,126,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在瓣膜置换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50例行瓣膜置换患者分为新活素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分别泵入新活素和生理盐水,连续使用72 h,观察用药后15 min、30 min、1 h、2 h、4 h、24 h的... 目的:观察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在瓣膜置换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50例行瓣膜置换患者分为新活素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分别泵入新活素和生理盐水,连续使用72 h,观察用药后15 min、30 min、1 h、2 h、4 h、24 h的桡动脉收缩压(ABG)、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平均压(m PAP)、肺动脉楔压(PCWP)及心输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和肺血管阻力(PVR)。结果:新活素组在用药30 min后,肺动脉平均压与对照组比较,变化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4 h后肺动脉楔压(PCWP)的变化值,新活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心脏指数明显提高(P<0.01),新活素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活素能显著改善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肺动脉血流动力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后 新活素
下载PDF
存在碎片状QRS波导联的数量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江友 苏晞 陈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评估存在碎片状QRS波(fQRS)导联的数量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因STEMI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成功行PPCI治疗的840例ST... 目的评估存在碎片状QRS波(fQRS)导联的数量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因STEMI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成功行PPCI治疗的840例STEMI患者,在PPCI术后48 h内进行的12导联心电图(ECG)分析并记录存在fQRS导联数量,并根据fQRS导联数量分为<3个fQRS导联组(698例)和≥3个fQRS导联组(142例)。Logistic回归分析fQRS导联的数量与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住院期间,75例(8.9%)患者死亡。亚组分析发现,与<3个fQRS导联组比较,≥3个导联组的院内全因死亡率更高(24.7%比5.7%),Q波出现频率较高(71.8%比54.9%),Q波型fQRS的发生率也更高(70.4%比21.8%)(均为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存在fQRS导联的数量是行PPC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15,95%CI:1.205~3.982,P=0.028)。结论12导联ECG上出现fQRS导联的数量是行PPCI的STEMI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片状QRS波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院内死亡率
下载PDF
主动脉术后脑积液引流对脊髓保护作用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园琴 李颖 +2 位作者 肖红艳 危宇 刘彬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816-817,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术后脑脊液引流(CSFD)对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主动脉手术患者34例,按术后是否行CSFD随机分为CSFD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统计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归。结果对照组出现4例神经系统(CNS)并发症:下肢截...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术后脑脊液引流(CSFD)对脊髓的保护作用。方法主动脉手术患者34例,按术后是否行CSFD随机分为CSFD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统计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归。结果对照组出现4例神经系统(CNS)并发症:下肢截瘫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ARDS死亡1例、下肢轻瘫3例。CSFD组出现2例CNS并发症:下肢轻瘫合并脑梗死1例,放弃治疗,另1例下肢轻瘫患者出现血性脑脊液,伴呕吐、头痛,夹闭引流管后好转。结论脑脊液选择性引流对脊髓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以作为常规的主动脉术中脊髓保护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引流 脊髓保护 主动脉术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