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院校实行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兵 高治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6,共4页
从校本研究角度出发,以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管理理论与原则,以管理创新为理念,提出了体育院校实行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实践... 从校本研究角度出发,以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管理理论与原则,以管理创新为理念,提出了体育院校实行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实践证明,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符合体育院校专业办学实际,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与探索,为深化高等学校教学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教学管理 三级教学管理体制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域下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实践启示——基于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学校的质性研究
2
作者 姚潇治 王子怡 +2 位作者 李雅雯 郑湘平 聂应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基于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结合体教融合视域下的新契机、新要求,以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学校为案例,采用单案例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学校的后备人才培养真实场景进行探索式记录及概念化总结,构建体教融合视域... 基于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结合体教融合视域下的新契机、新要求,以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学校为案例,采用单案例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学校的后备人才培养真实场景进行探索式记录及概念化总结,构建体教融合视域下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念模型。发现: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学校在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已形成“理念+资源”同发力保障运动员身心健康、“培养+输送”全链条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品牌+传承”双驱动化解运动员人才断层等卓有成效的科学化、多元化、可持续化方案,为体教融合视域下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了如下启示:(1)加快训练理念转变,建立科学训练新格局;(2)扎根体育院校阵地,健全人才培养新体系;(3)明晰人力产权归属,打通人才横向输送渠道;(4)重视师资综合素质,角色转型调和学训矛盾;(5)加强体操精神宣传,塑造体操文化传承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竞技体操 后备人才培养 质性研究 科学化训练 多元化管理 可持续参与
下载PDF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实证研究——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宏贵 翟华楠 余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72,共5页
专业培养方案上达人才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下接整个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以及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承上启下引领实践的基础性作用。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必修... 专业培养方案上达人才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下接整个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以及质量监控体系,具有承上启下引领实践的基础性作用。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与专修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技术课程与理论课程、专长课程与普修课程以及传统课程与时尚课程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我国体育院校运动项目学院办学模式:形成逻辑、现实困囿及纾解方略
4
作者 何东 彭小伟 王志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0,共10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现阶段我国体育院校运动项目学院办学模式的形成逻辑、办学定位、生源质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训练模式等展开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院校运动项目学院办学模式的形成以延续体育...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现阶段我国体育院校运动项目学院办学模式的形成逻辑、办学定位、生源质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训练模式等展开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我国体育院校运动项目学院办学模式的形成以延续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探索为动因,以借助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推动与牵拉为契机,以落实国家体育与教育政策的要求与倡议为目标。目前存在培养目标要求精度失准、课程体系支撑功能失效、师资队伍专业结构失衡、协同育人机制失全、就业出口失畅等现实困囿。对此,从战略决策、培养规格、课程支撑、师资保障、多元协同等维度,提出以区域优势为基础的项目选择和专业设置,以职业能力为追求的目标定位和要求设定,以“需求引领”“产出导向”为理念的课程体系重构,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的师资队伍打造,以体系建设为关键的“校政社”融合载体形成等纾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项体育协会实体化 体育高等教育 运动项目学院 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结合职业需求的田径普修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龚博琦 《运动》 2019年第4期36-38,共3页
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担负着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的重任。但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体育教育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担负着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的重任。但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培养学生成为新时期创新性、全能型和复合型的体育专业人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近2年的初次就业情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教学内容的改革,旨在提高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田径普修教学内容,促使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田径 改革
下载PDF
武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及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樊林华 刘闯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6期76-77,共2页
羽毛球专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扎实、系统地掌握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各项技术、战术,还要求学生具备裁判和组织竞赛的能力。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的裁判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其普遍... 羽毛球专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扎实、系统地掌握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各项技术、战术,还要求学生具备裁判和组织竞赛的能力。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的裁判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其普遍存在心理状态不佳、裁判理论知识不足、临场经验欠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裁判法、竞赛规则学习,加强裁判技巧辅导,多参与校外裁判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提升羽毛球专修学生的裁判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 裁判能力 专修生
下载PDF
学习过程管理与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乒乓球、毽球普修课为例
7
作者 陈小华 陈秋喜 +2 位作者 高广泉 沈磊 冷黎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4年第6期87-89,共3页
系统的课堂学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必然要求,以往的学期考勤的办法学生可连续请假,既失联、形成安全隐患,同时,对学习造成较大影响;常规的考试办法使学生平时逃课,期末考试临阵磨刀易过关。对乒乓球和毽球普修教学改革,结果表明:单元考勤... 系统的课堂学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必然要求,以往的学期考勤的办法学生可连续请假,既失联、形成安全隐患,同时,对学习造成较大影响;常规的考试办法使学生平时逃课,期末考试临阵磨刀易过关。对乒乓球和毽球普修教学改革,结果表明:单元考勤与单元考试即形成性评价考核办法相互管控,学生上课出勤率有明显提高,连续请假现象得以控制,教学任务得以贯彻落实,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 形成性评价
下载PDF
日本奥委会职业学院教育项目的内容构成、实践经验与借鉴启示
8
作者 何艳 兰彤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系统梳理日本奥委会职业学院的教育项目内容及其实践经验,为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难题提供破解思路。日本奥委会职业学院搭建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教育项目:早期技能培训、中期职业辅导和后期就业支援,为现役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 系统梳理日本奥委会职业学院的教育项目内容及其实践经验,为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再就业难题提供破解思路。日本奥委会职业学院搭建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教育项目:早期技能培训、中期职业辅导和后期就业支援,为现役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日本的教育项目周期贯穿于现役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教育环境创设立足于现役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教育服务设计着眼于现役运动员的就业需求,教育质量保障依托于社会各界的优势资源。其对我国现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如下:构建全程职业发展规划,做好现役运动员谋篇布局工作;跨界整合优势资源,搭建现役运动员就业服务平台;改善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促进现役运动员职业生涯可塑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奥委会职业学院 现役运动员 退役再就业 双重职业 职业规划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群众体育赛事的多维价值、制约因素与铺展路径——基于“村BA热”的思考
9
作者 姜韩 王彬 张高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47,共7页
农村群众性体育赛事高度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时代需要,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价值探析—因素审视—路径铺展”的整体逻辑框架,旨在诠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群众... 农村群众性体育赛事高度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时代需要,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价值探析—因素审视—路径铺展”的整体逻辑框架,旨在诠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群众体育赛事的多重功能与作用,探明当前制约农村群众体育赛事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思路。研究认为:从实践成效来看,农村群众体育赛事具备产生经济效益、放大社会效益、提高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发展以及改善农民生活等功能,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及生活富裕提供了助力支点。从理论与实践视角出发,发现乡村生活挖掘不充分、专业人才储备不充裕、乡村文化建设不到位、生态特色功能不明显、社会组织力量不聚合等是制约我国农村群众体育赛事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制约因素。因此,提出坚持讲述乡村美好生活,深化赛事本质内涵;强化乡村人才效应,保障赛事运作质量;优化乡风文明环境,提升赛事开展活力;凸显乡村生态特色,扩大赛事承办优势;发挥乡村组织合力,增强赛事治理效能等铺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体育 群众体育 体育赛事 “村BA”
下载PDF
法团主义视角下地方体育总会枢纽化的发展路径
10
作者 陈鹏 阳艺武 +1 位作者 伍艺昭 高群杰 《体育教育学刊》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体育总会枢纽化建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制度理念的一次新尝试。因此,以法团主义为理论视角,国家-社会二元结构为切入点,运用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探析地方体育总会枢纽化建设的发展策略。研... 体育总会枢纽化建设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制度理念的一次新尝试。因此,以法团主义为理论视角,国家-社会二元结构为切入点,运用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探析地方体育总会枢纽化建设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地方体育总会在发展过程中职能变化特征明显,历经行使官方职能、职能弱化和重新定位枢纽化职能三个阶段。为了更好发挥体育总会桥梁作用,从主体、客体与介体三个方面分析体育总会自身、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社会组织、环境与制度方面的建设困境。提出新时代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应以国家-社会二元结构为切入点进行综合审视,运用法团主义理论思想,推动政府、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及社会组织三者的友好互动、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组织 体育总会 法团主义 枢纽化建设
下载PDF
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体育“治理有效”的价值意蕴、目标维度与实践进路
11
作者 赵元吉 左长振 +3 位作者 聂应军 马棕林 刘淑杰 郑海玲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4,共7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消弭城乡分治格局谋求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从而达成城乡融合新格局,乡村体育治理有效是重中之重。以城乡融合为视角,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明晰乡村体育“治理有效”价值意蕴...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消弭城乡分治格局谋求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从而达成城乡融合新格局,乡村体育治理有效是重中之重。以城乡融合为视角,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明晰乡村体育“治理有效”价值意蕴和治理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共存-共建-共赢”城乡治理逻辑和“乡村-县域-城市”治理结构框架,对乡村体育治理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乡村体育治理呈现出城乡分治向城乡共治的转变、国家意志向以人为本的回归、一元主导向多元协同的转型、刚性传导向韧性互动的纠正、文化断裂向文化自信的形塑。在治理有效目标导向下,依据价值、主体、结构三个层面,提出乡村体育治理的具体进路: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城乡体育治理新理念、以城乡体育新内生发展推进乡村社区化主体赋能、以城乡体育立体网络联结达成外生赋能与内生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 体育 治理有效 价值 目标 路径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体育思想探究
12
作者 陈晴 曲腾飞 白雪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8-43,共6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结合国情和传统尚武精神,着意传播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把强健国人体魄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抓手予以倡导与推进。他们回归“文武兼备”传统,意图以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破解国人体质孱弱的痼疾,多角度地论述...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结合国情和传统尚武精神,着意传播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把强健国人体魄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抓手予以倡导与推进。他们回归“文武兼备”传统,意图以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破解国人体质孱弱的痼疾,多角度地论述了体育的目的、效能以及有效开展体育运动的方法,呈现强化宗旨性、彰显人民性、奠定根基性、遵循规律性和坚持开放性的特色。对党的早期革命家的体育思想进行梳理研究,既为追记开拓者的丰功伟绩,也为新时代民族复兴和体育强国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早期革命家 体育思想 文武兼备 两个结合 当代借鉴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国情、路径、课题与发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毛振明 彭小伟 胡庆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述,它是指导各条战线对自身发展理念、道路、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的最精辟、最高屋建瓴的思想与方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取得巨大成就,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式的学校体育...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述,它是指导各条战线对自身发展理念、道路、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的最精辟、最高屋建瓴的思想与方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取得巨大成就,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式的学校体育现代化,其发展路径与方法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的视角审视中国式的学校体育现代化,归纳出以下八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性、困难艰巨性、素质教育性、公平全体性、民族文化性、改革创新性、终身基础性和竞体提高性。对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国情背景、独特路径、面临课题和未来发展进行充分研讨,旨在丰富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促进其更鲜明的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增强体质 终身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体教融合 竞技体育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双娇 汪明春 徐苗苗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5,共5页
建设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是时代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结合当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实然情况,对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显示:体... 建设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是时代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求,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结合当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实然情况,对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显示:体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足,专业培训缺失,新兴运动项目师资缺乏;健康知识储备不足,健康教育设计能力有待加强;尊师重教氛围淡化,课程思政落实不足。研究提出:构建开展多元培训体系,优化教师评价以提升体育教师学习主动性;树立新课标理念,打通体育教师聘任通道,增强体育教师综合性能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立师德塑师魂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是建设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教师 教师队伍 高质量建设
下载PDF
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特质与优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富学 李林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8-56,共9页
北京冬奥精神具有多重内涵意蕴与多元物化载体,使其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元素来源、内在特质与独特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冬... 北京冬奥精神具有多重内涵意蕴与多元物化载体,使其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元素来源、内在特质与独特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冬奥志愿服务、“双员”赛场圆梦、场馆建设活动、一线抗疫行动中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从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指向、动力、能力、质量、愿景五个方面提供支持,体现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内在特质。彰显国家发展底气、民族坚强意志、优良道德风尚、国民勇毅品格与时代奋斗底色,增加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高度、厚度、温度、深度与宽度,是其融入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优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精神 体育课程思政资源 来源 特质 优势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体育产业治理的三维逻辑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鹏 任波 王锴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3,62,共14页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审视体育产业治理问题,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依法治体具有促进作用。研究以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为分析起点,探析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认为:①高质量发展赋予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审视体育产业治理问题,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依法治体具有促进作用。研究以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为分析起点,探析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认为:①高质量发展赋予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根本遵循、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治理的现实要求、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是体育产业治理的内在逻辑、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有力抓手、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体育产业治理的重要依托。②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三维逻辑:从政府层面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保障治理公平;从市场层面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治理活力;从社会层面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治理效率。③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创新路径:加强体育协同治理,推动体育多元主体共治;加强体育法治建设,强化体育治理能力;加强体育行业管理,优化体育市场环境;完善体育产业考核体系,激发体育治理效能;加强督查落实,保障体育治理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 产业现代化 产业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治理效能
下载PDF
体育课程思政“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及教学调适研究
17
作者 李林 赵富学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新型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研究实践、提升实践性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效果显著。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程思政“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及教学调适进行系统分析... “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新型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研究实践、提升实践性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效果显著。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程思政“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及教学调适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在应对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理念薄弱、教学内容设计粗放、教学方法掌握不足、教学资源挖掘不深等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应从体验式的微主题、微内容、微平台、微评测4个维度,深度认识“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的组构程式,通过精确定位、精选内容、精研方法、精炼成果4条精选之策进行教学调适,助力体育教师进一步发挥“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的教学优势,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思政 “微实践”教学 体验式课例设计 实践教学 教学调适
下载PDF
发达国家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经验及启示
18
作者 魏零壹 姜韩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4,104,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经验: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推动建设过程标准化;以公私合作为路径,促进公园长效化发展;以公园系统为载体,激发多样化建...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体育公园建设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经验: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推动建设过程标准化;以公私合作为路径,促进公园长效化发展;以公园系统为载体,激发多样化建设效益。启示:完善政策体系,加快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强化协同合作,打造上下联动治理格局;坚持协调布局,满足多元体育参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公园 发达国家 建设经验
下载PDF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参照研究的问题轨迹与趋势展望
19
作者 吕钶 胡庆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20,共7页
文献回顾发现课程改革研究中参照视角的确立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从对西方课程理论的译介来认识域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从学术争鸣中引发出如何正确对待国外课程理论的思考、从多维议题中形成我国课程改革应该参照什么的现实追问。研究认... 文献回顾发现课程改革研究中参照视角的确立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从对西方课程理论的译介来认识域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从学术争鸣中引发出如何正确对待国外课程理论的思考、从多维议题中形成我国课程改革应该参照什么的现实追问。研究认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参照围绕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借鉴反思2个方面予以展开。据此提出研究展望:我国学者对体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的认识正在逐步走向深化,同时将对其做出更加深入的改良性研究;体育课程改革如何进行参照成为当前及今后亟待回答的研究问题及拓展方向;未来体育课程改革参照研究既要回归比较教育学视野,也要引入案例及实证研究方法,以此提高研究的深刻性与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改革 参照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分析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的热点演进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娟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目的“互联网+体育产业”研究是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方法以2014—2023年中国知网来源刊发的955篇“互联网+体育产业”相关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的可视化分析。结... 目的“互联网+体育产业”研究是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方法以2014—2023年中国知网来源刊发的955篇“互联网+体育产业”相关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的可视化分析。结果“互联网+体育产业”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研究热点集中于内涵和特征、赋能实体经济效应、发展一体化趋势、拓宽产业新态势4个方面。演进脉络可分为转型发展、探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3个阶段。结论未来研究应以多科学多方法,充分利用高新信息技术,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同时推动多元体育消费,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为新时代体育产业走向新的实践创新前沿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产业 经济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