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学表现及成像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文清 孔玲玲 +7 位作者 刘鹏程 黄嵘 言伟强 赵艳 刘远健 罗莉丽 邹立秋 刘汉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CT、MR和B超表现 ,探讨影响影像表现的相关因素。方法  5 4例HLD患者中 ,男 35例 ,女 19例 ,年龄 3~ 40岁。作CT检查 2 9例 ,MR检查 11例 ,其中两者同时检查者 5例。B超检查 2 6例。结果  (1)脑部MRI...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CT、MR和B超表现 ,探讨影响影像表现的相关因素。方法  5 4例HLD患者中 ,男 35例 ,女 19例 ,年龄 3~ 40岁。作CT检查 2 9例 ,MR检查 11例 ,其中两者同时检查者 5例。B超检查 2 6例。结果  (1)脑部MRI呈长T1、长T2 信号 9例 ,稍短T1、短T2信号 2例。病灶位于壳核 11例 ,尾状核 8例 ,丘脑 5例 ,苍白球 2例 ,红核 2例 ,黑质 3例 ,大脑脚网状结构 1例 ,脑桥桥核 2例 ,额叶白质 1例。典型者依受累部位不同 ,分别表现为“啄木鸟”、“八字”、“展翅蝴蝶”样改变等。 (2 )脑部CT检查 2 5例中 ,阳性 18例 (72 % ) ,阴性 7例 (2 8% )。主要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 (3)肝脏B超 2 6例均示慢性肝病声像学改变 ,伴肝硬化 12例 ,脾肿大 11例 ,腹水 9例 ,胆囊水肿 8例 ,双边影 5例 ,胆囊结石 3例。结论  (1)MRIT2 信号和CT密度改变与临床表现往往不相平行。T1信号可用于随访比较 ,但不易定量。 (2 )HLD几乎都有肝损害 ,肝损害先于脑损害 ;早期肝损害呈可逆性 ,脑损害呈对称性 ;中期肝损害呈静止性 ;后期脑损害呈萎缩性。 (3)提出影响CT、MR图像表现的 4对矛盾因素 :代谢性全身性疾病与基因选择性亲和性 ;铜沉积与细胞损伤 ;内源性自主排铜与组织细胞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原文传递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兰 夏传雄 +2 位作者 周明琪 王际亮 王霞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围产期窒息 新生儿 血清胱抑素C 临床意义 GFR 胎龄 肾功能 变化 BUN 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