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德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贴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
1
作者 谷莉 吴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第15期37-38,40,共3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本文试图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回顾,阐明“三贴近”原则将两者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贴近”原则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人性化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吴晓 赵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第9期39-40,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人性化,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体现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属性需求,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价值实现和平等公正要求等社会性需要,关心人、尊重人、...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人性化,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体现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属性需求,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价值实现和平等公正要求等社会性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追求对人本身的关怀和人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在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制定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 人性化
下载PDF
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评定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段浩伟 胡婷婷 《职教通讯》 2013年第2期50-51,共2页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评定作为资助工作最基本环节,其客观性、准确性、公正性直接影响到助学工作的效率与效益,影响学生的"三观"教育与成长。当前国家助学政策背景出发,分析贫困生评定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原因,并提出宏观、中观、...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评定作为资助工作最基本环节,其客观性、准确性、公正性直接影响到助学工作的效率与效益,影响学生的"三观"教育与成长。当前国家助学政策背景出发,分析贫困生评定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原因,并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贫困生资助 评定工作
下载PDF
高职“概论”课教改措施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第9期34-35,共2页
思想政治课程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概论”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课程。通过“概论”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 思想政治课程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概论”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课程。通过“概论”课程的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切实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精神。本文针对高职大学生对“概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抵触的现状,尝试提出了几条教学改革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概论”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形势与政策教学如何做到“三贴近”
5
作者 王萍 吴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22期27-28,30,共3页
“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就是说,要使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三贴近”的宗旨是在进行政治导向、价值塑造的同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增强教育教... “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就是说,要使我们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三贴近”的宗旨是在进行政治导向、价值塑造的同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学生的乐学性,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本文指出了“三贴近”要解决的主要难点,进而从如何贴近实际、如何贴近生活和如何贴近学生三个层面探讨如何使我们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做到“三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教学改革 创新 三贴近
下载PDF
小语种选修课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现状——以《韩国语》选修课为例
6
作者 高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22期80-81,共2页
通识教育起源于19世纪,是为了培养能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都有所了解和认识,并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完整的人的全面教育。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都是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浅析《韩国语》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起源于19世纪,是为了培养能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都有所了解和认识,并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完整的人的全面教育。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都是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浅析《韩国语》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韩国语》选修课程 现状
下载PDF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路径微谈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32,共2页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其主要路径如下。 1.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前提保证。一方面,高校教师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直接影响高校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其主要路径如下。 1.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前提保证。一方面,高校教师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直接影响高校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优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效果 大学生 路径 高校教师 教育实效 教学水平 思想认识
下载PDF
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机理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娟 《科教文汇》 2017年第32期147-149,共3页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游离于主流现实言论环境之外的信息表达渠道,被高校大学生群体所青睐,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隐蔽性、突发性、盲动性、深刻性等特征,与高校大学生相结合,使思想政...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游离于主流现实言论环境之外的信息表达渠道,被高校大学生群体所青睐,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隐蔽性、突发性、盲动性、深刻性等特征,与高校大学生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化。要认识好、管理好高校网络舆情,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正效应,就得首先研究高校网络舆情是如何形成的,探究其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 舆情
下载PDF
浅议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信仰教育
9
作者 沈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26期41-43,共3页
网络时代的来临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当代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这股巨大的变化潮流中,在崛起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大学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本文分析了... 网络时代的来临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当代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在这股巨大的变化潮流中,在崛起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大学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以及探讨了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信仰 教育
下载PDF
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10
作者 沈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30期17-18,共2页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必备的法律知识、健康的法律观念、坚定的法律信仰和较强的法律践行能力四个有机部分。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途径、教育实效性等方面都面临困境。要走出困境...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必备的法律知识、健康的法律观念、坚定的法律信仰和较强的法律践行能力四个有机部分。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途径、教育实效性等方面都面临困境。要走出困境,一是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二是要尽快改变教育方法;三是要改进“基础”课教学,提高其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四是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素质 教育
下载PDF
儒家“仁”的含义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11
作者 沈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第7期62-63,共2页
本文解析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分析了其的现实意义,对于消除人类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呈现的种种病象,对于解决今天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儒家 仁爱 当代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