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转移36例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4
1
作者 徐国斌 易广新 +5 位作者 熊斌 鲁植艳 龙清云 卓德强 胡金香 刘骏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早期(6个月内)肝内复发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外科术后早期诊断肝内复发转移并接受TACE治疗,根据首次DSA表现分为切缘复发或单发病灶组(n=15)和肝内多发病灶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早期(6个月内)肝内复发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外科术后早期诊断肝内复发转移并接受TACE治疗,根据首次DSA表现分为切缘复发或单发病灶组(n=15)和肝内多发病灶组(n=21)。治疗方法为先灌注适量化疗药物,然后以表阿霉素碘油乳剂栓塞肿瘤血管。根据复查CT及甲胎蛋白等临床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治疗,随访12个月内治疗效果。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组方差分析和t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内多发病灶组在术前肿瘤伴子灶、合并门脉2级分支以上瘤栓、巨块无包膜方面高于局部复发/单发病灶组(P<0.05)。患者均未出现介入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总体平均介入治疗次数、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及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0±0.7)次、58.3%、66.7%;两组相比较分别为(3.3±0.8)次比(2.9±0.7)次(t=1.688,P=0.101);80.0%比42.9%(P=0.024);86.7%比52.4%(P=0.03)。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TACE具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对于肝内多发病灶患者12个月生存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复发 肝切除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大咯血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国斌 熊斌 +3 位作者 刘骏方 龙清云 胡金香 鲁植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咯血患者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66例大咯血患者经DSA检查显示20例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采用长效栓塞剂PVA和丝线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部分辅以明胶海绵颗粒(条)。结果16例... 目的探讨大咯血患者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66例大咯血患者经DSA检查显示20例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采用长效栓塞剂PVA和丝线对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部分辅以明胶海绵颗粒(条)。结果16例1周内咯血消失,4例首次治疗无效者均为病变广泛分流量大或主干血管细小扭曲,1例病变血管栓塞不全,3例1—3天复发再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或部分再通,栓塞后2例仍咯血改行手术治疗。术后5个月及11个月复发各1例,首次治疗有效率80%,1年内复发率26.3%。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大咯血安全、有效,但主干血管细小扭曲及病变广泛分流量大者瘘121易早期再通复发咯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栓塞
下载PDF
辅助性介入栓塞术在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国斌 刘骏方 +2 位作者 胡金香 龙清云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供血动脉栓塞术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5年6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7例,其中13例于外科手术前1~4 d行DSA检查及选择性颈外动脉供血支栓塞,4例因鼻腔... 目的探讨辅助性供血动脉栓塞术在鼻咽纤维血管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5年6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7例,其中13例于外科手术前1~4 d行DSA检查及选择性颈外动脉供血支栓塞,4例因鼻腔大出血常规止血无效行急症栓塞治疗后根据病情择期手术,观察造影表现、止血效果及外科手术情况。结果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肿瘤病变范围及供血情况,16例表现为颈外动脉分支颌内动脉为主供血,1例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双重供血,供血动脉多少与肿瘤分期有关。鼻腔大出血者表现为末梢血管增多紊乱及点片状对比剂外溢,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栓塞术无明显并发症,外科手术中出血量280~1600 ml,平均(460±255.5)ml,肿瘤完整切除。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行DSA检查及选择性供血动脉栓塞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特征,有效治疗急性鼻腔大出血,减少外科术中出血并提高肿瘤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 栓塞 治疗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骶骨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国斌 刘骏方 +4 位作者 熊斌 龙清云 胡金香 鲁植艳 梅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87-789,共3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巨细胞瘤4例和脊索瘤2例)术前经股动脉途径置入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远端肾动脉开口以下,术中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血流下切除肿瘤,每次阻断45min...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骶骨肿瘤患者(巨细胞瘤4例和脊索瘤2例)术前经股动脉途径置入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远端肾动脉开口以下,术中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血流下切除肿瘤,每次阻断45min,需重复阻断时间隔10min;记录术中出血量,观察手术效果。结果6例均成功置入球囊,操作时间30~60min,术中累计阻断血流时间40~130min,术中出血800~2000ml(平均1350ml)。肿瘤均顺利切除,未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球囊导管置入术安全简单,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切除骶骨肿瘤,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 阻断 肿瘤 失血 手术 介入性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DSA特点及栓塞治疗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国斌 刘骏方 +1 位作者 胡金香 龙清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病变动脉DSA表现特点及栓塞治疗疗效。方法35例支扩大咯血患者,参考胸片、CT等影像资料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其他目标血管DSA检查,根据造影表现行病变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条)...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咯血病变动脉DSA表现特点及栓塞治疗疗效。方法35例支扩大咯血患者,参考胸片、CT等影像资料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其他目标血管DSA检查,根据造影表现行病变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和(或)明胶海绵颗粒(条),术后随访疗效。结果①DSA表现:病变血管单独为支气管动脉占74.3%,合并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22.9%,单独为非支气管动脉2.9%,异常动脉数量为1~5(平均1.8)支/例。显示出血直接征象25.7%,间接征象100%。②栓塞情况及疗效:栓塞34例共61支病变血管;应用微导管16例。1例3d内栓塞2次无效,3个月内复发4例,3个月后复发2例,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85.3%,复发率为20.6%,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扩大咯血DSA检查阳性率高,参考造影特点行选择性病变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咯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栓塞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国斌 熊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2832-283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HAPF)发生的部分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15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血管造影是否合并HAPF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HAPF)发生的部分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15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按血管造影是否合并HAPF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影响HAPF发生的部分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B级及C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及门脉瘤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t=4.858、4.522、4.496、6.024,均P<0.05),HAPF容易出现于巨块型血供丰富肝癌(P<0.05),两组在合并肝硬化、肝内子灶及甲胎蛋白异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介入治疗短期内瘘口改善率89.9%,22.2%患者门脉高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HAPF产生与肝癌血供丰富、肿瘤巨大及门脉癌栓关系密切,容易损害患者肝功能并加重门脉高压症状.介入栓塞治疗可短期内改善分流并部分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原发性肝癌 门脉高压 介入性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国斌 熊斌 +1 位作者 刘骏方 龙清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shunting,AVS)的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及疗效。资料与方法 3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AVS患者,超选择插管造影明确AVS的类型、分流量及肿瘤血供后,按不同方式进行堵瘘及肿瘤化疗栓塞治疗。术后观...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shunting,AVS)的介入栓塞治疗策略及疗效。资料与方法 3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AVS患者,超选择插管造影明确AVS的类型、分流量及肿瘤血供后,按不同方式进行堵瘘及肿瘤化疗栓塞治疗。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肿瘤变化,随访生存期3~12个月。结果 37例完成化疗栓塞,2例仅行化疗灌注。首次治疗瘘口消失或分流减少35例,CT显示碘油较好沉积或肿瘤稳定缩小34例。术后大部分顽固性腹腔积液、腹泻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控制或改善,无肺栓塞、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9%、87.2%、41.0%。结论精细的超选择插管造影及瘘口封堵有助于原发性肝癌合并AVS的大部分栓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原发性肝癌 栓塞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近期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国斌 熊斌 +2 位作者 龙清云 刘骏方 胡金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合并不同类型肝动脉-门静脉瘘(APS)的介入栓塞近期疗效。方法接受两次以上序贯栓塞治疗的45例PLC合并APS患者,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将APS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采用超选择插管堵瘘及化疗栓塞肿瘤。观察患者主要症状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合并不同类型肝动脉-门静脉瘘(APS)的介入栓塞近期疗效。方法接受两次以上序贯栓塞治疗的45例PLC合并APS患者,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将APS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采用超选择插管堵瘘及化疗栓塞肿瘤。观察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种类型实时瘘口变化、肿瘤碘油沉积及再次治疗时瘘口表现。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PS中央型20例,周围型25例。实时瘘口改善率84.4%,再次治疗瘘口再通及进展率26.7%,中央型和周围型瘘口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7,P=0.739;χ2=1.278,P=0.262),周围型肿瘤碘油沉积优于中央型(χ2=7.605,P=0.006)。术后1周内转氨酶升高,2~3周恢复至术前水平。大部分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改善。结论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PLC合并APS短期内可以控制肿瘤,改善异常分流并部分缓解门静脉高压症状,但瘘口易复发进展,中央型瘘肿瘤区碘油不易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原发性肝癌 栓塞 介入性
原文传递
联合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支瘤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国斌 熊斌 龙清云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瘤栓内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原发性肝癌(HCC)伴门静脉主支瘤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1例HCC伴门静脉主支瘤栓患者资料,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24~7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瘤栓内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原发性肝癌(HCC)伴门静脉主支瘤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1例HCC伴门静脉主支瘤栓患者资料,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24~73岁,平均50.1岁。其中采用TACE联合瘤栓内PEI治疗26例(A组),只接受TACE治疗25例(B组),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内门静脉瘤栓及肿瘤变化,随访生存时间。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l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Is精确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计算中位生存期,log-rank法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与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51例患者随访3—24个月。A、B两组TACE治疗次数分别为(3.2±1.4)次对比(2.4土O.9)次,t=2.22,P=0.032,A组瘤栓内PEI治疗2~8次。对瘤栓有效率为19/26对比10/25,X2=5.685,P=0.019。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肿瘤治疗反应(CR+PR+SD)为20/26对比18/25,X2=0.163,P=0.705I17/20对比10/19,X2=2.58,P=0.027。生存时间:A组5~23(12.85±6.02)个月,B组4~16(8.65±3.39)个月,t=3.051,P=0.004。结论对于HCC合并门静脉主支瘤栓患者,TACE联合瘤栓内PEI治疗优于单用TACE治疗,联合治疗可以较好地控制门静脉瘤栓,增加TACE机会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瘤栓 门静脉 化疗栓塞 乙醇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易广新 柯霞 +2 位作者 达军 陈平 徐国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介入治疗对控制出血、抑制肿瘤进展及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的效果。结果24例...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介入治疗对控制出血、抑制肿瘤进展及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的效果。结果24例患者治疗后1—3d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92.3%(24/26)。随访期内(治疗后12个月),7例行1次介入治疗,19例行2—4次介入治疗,平均2.7次。治疗后3个月时21例存活,客观有效率为85.7%(18/21)。治疗后1、3、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5%(23/26)、80.8%(21/26)、65.4%(17/26)、23.1%(6/26)。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总体预后不良,采取肝动脉栓塞/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有效止血,短期内延缓肿瘤进展并改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破裂 出血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