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C6L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谢扬 张竞 +2 位作者 喻军 王凤 齐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08-513,共6页
目的探讨DNA解旋酶ERCC6L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ERCC6L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 目的探讨DNA解旋酶ERCC6L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ERCC6L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CC6L在结直肠肿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别用CCK8和侵袭实验检测ERCC6L对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ERCC6L在结直肠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用siRNA干扰ERCC6L表达后,结直肠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结论 ERCC6L促进了结直肠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有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6L 结直肠肿瘤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TET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TET2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2
作者 王凤 张竞 +1 位作者 谢扬 齐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10-11-易位-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TET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TET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TET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 目的探讨10-11-易位-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TET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TET2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TET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ETs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别用CCK-8和侵袭实验检测TETs对结直肠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TET2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系中低表达(P<0.05),TET1和TET3表达无差异;用质粒过表达TET2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结论 TET2在结直肠癌中显著低表达,且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s TET2 结直肠癌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38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瑜 齐健 +1 位作者 胡玲珍 陈志芬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实施STER治疗食管SMT的38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实施STER治疗食管SMT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TER手术完整切除率97.4%(37/38),1例于术中隧道内直视下见血管搏动,考虑动脉瘤可能,终止手术,其余37例患者的食管SMT均完整切除,切除瘤体直径(17.5±12.9)mm(6~70 mm),STER治疗时间(55±23)min(30~130 min)。术中出现黏膜损伤2例(5.3%),均采用金属夹成功夹闭,4例(10.5%)术后出现发热,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食管瘘、迟发性隧道内出血、隧道内感染、气胸、气腹等并发症。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22个月),其中仅有1例患者在食管不同部位出现SMT再发,均无食管狭窄发生。结论实施STER治疗食管SMT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注意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其远期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 食管黏膜下肿瘤 疗效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疗效相关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媛 张瑜 +8 位作者 胡玲珍 孙萌 杨张朔 习一清 徐利华 潘雪凯 谢伟 王昕 陈志芬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疗效相关关键基因。 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接受IFX首次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型克罗恩病(CDc)患者治疗前结肠黏膜基因芯片数据,基因集富集分析...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疗效相关关键基因。 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接受IFX首次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型克罗恩病(CDc)患者治疗前结肠黏膜基因芯片数据,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初步筛选出UC和CDc结肠黏膜中在共富集的基因本体(GO)功能集上的基因,在此基础上运用STRING在线数据库绘制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出网络中心节点及与其直接关联且相互作用关系≥3的基因,最后通过STRING数据库对这些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KEGG通路)分析,寻找相关信号通路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探讨其影响IFX疗效的分子机制。结果 通过GSEA分析出IFX无效的UC和CDc患者结肠黏膜中70个上调的基因在GO功能基因集"蛋白质代谢过程的正调控"上共富集[错误发现率(FDR)〈25%];这些基因在STRING数据库中绘制的网络关联图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得到相互作用关系最多的基因为白细胞介素(IL)-6相关基因,以其为中心节点筛选出17个直接关联并且相互作用关系≥3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为: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Janus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均参与炎症形成。IL-6在以上3条主要促炎通路中均起作用。结论 UC和CDc患者结肠黏膜IL-6基因表达水平与IFX疗效相关,它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 疗效 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EphA2在结直肠癌发展、转移及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辉广 程菲杨 +5 位作者 何梓芸 王德权 吴建泽 江珏 陈志芬 吴清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51-1454,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细胞受体(Eph)参与了细胞凋亡、转移、新生血管形成一系列生物学行为。诸多研究表明在所有Eph家族成员中EphA2与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细胞受体(Eph)参与了细胞凋亡、转移、新生血管形成一系列生物学行为。诸多研究表明在所有Eph家族成员中EphA2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等多个生物学过程联系最为密切,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标。本文综述EphA2在结直肠癌发展、转移、耐药的调控作用,为EphA2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细胞受体 上皮-间充质转化
原文传递
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在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并与肿瘤转移相关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昕 朱瑞平 +6 位作者 王华桥 朱雄斌 吴旭初 周芬芳 卢作鹏 陈志芬 冯茂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探讨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LA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在60对新鲜人体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LAT1基因在m... 目的探讨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LA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在60对新鲜人体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LAT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LAT1表达量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应用R3.5.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Student t检验分析CR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LAT1 mRNA的差异表达.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来评估LAT1蛋白表达与CRC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EPIA数据库分析表明LAT1 mRNA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RT-qPCR表明LAT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4.448±2.276)中的表达明显较癌旁正常组织(1.604±0.947)中升高(P<0.01).同时,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表明在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46例高表达LAT1蛋白,14例低表达LAT1蛋白;而在6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48例低表达LAT1蛋白,12例高表达LAT1蛋白,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表明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LAT1蛋白(P<0.01).此外,结合临床特征分析表明LAT1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5)、肝转移(P<0.05)和TNM分期(P<0.05)明显相关.结论 LAT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肿瘤转移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肝转移 TNM分期
原文传递
基于6个代谢基因预测肝癌预后评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明亮 李娟娟 +3 位作者 董守权 彭干睛 王晶 王红玲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一个基于代谢基因的风险评分系统来预测肝癌预后。[方法]利用R语言limma包分析从TCGA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识别肝癌标本与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的代谢基因。进行单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以获得预后相...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一个基于代谢基因的风险评分系统来预测肝癌预后。[方法]利用R语言limma包分析从TCGA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识别肝癌标本与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的代谢基因。进行单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以获得预后相关的代谢基因,并建立预后风险评分系统。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风险评分系统对肝癌的预后预测作用。最后通过基因富集分析(GSEA)以了解其分子机制。[结果]确定了一个基于6个代谢基因(POLR1A、DNMT3A、POLR3F、GART及NME6)的风险评分系统用于预测肝癌患者预后。Kaplan-Meier曲线和ROC曲线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风险评分系统是肝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结合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建立了预后预测nomogram。GSEA分析表明,这6个基因主要与代谢过程和重要的癌恶性特性相关。[结论]6个代谢基因构建的预后风险评分系统可以预测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并可作为肝癌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代谢基因 预后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