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红艳 杨慧 +1 位作者 周福祥 周云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其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B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13例慢性宫颈炎、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67例宫颈癌组织,构建成四块组织芯片;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块组... 目的:研究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其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B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13例慢性宫颈炎、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67例宫颈癌组织,构建成四块组织芯片;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块组织芯片中TGFB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成功对11例慢性宫颈炎、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64例宫颈癌组织中TGFBR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TGFB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5/11)、20.6%(20/97)、3.0%(5/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BR2的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即分期越晚、浸润深度越深、伴随淋巴结转移者,TGFBR2蛋白表达水平越低(P<0.05)。随访的164例宫颈癌患者中,TGFBR2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和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GFBR2表达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TGFBR2表达下降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
原文传递
ATP柠檬酸盐裂合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千山 周福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通过GEO公共数据库,探讨ATP柠檬酸盐裂合酶(ACLY)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ACLY对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预测ACLY推动肝细胞癌发展的机制。方法:收集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 目的:通过GEO公共数据库,探讨ATP柠檬酸盐裂合酶(ACLY)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ACLY对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预测ACLY推动肝细胞癌发展的机制。方法:收集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受ACLY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P<0.05);在不同年龄、AFP、肿瘤大小、T分期、BCLC分期的肝细胞癌患者中,ACLY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CLY的表达状态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和复发相关(P<0.05);ACLY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控、血管生成、E2F1信号通路、myc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集。结论: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ACLY 病理 预后
原文传递
DNA解旋酶RecQL1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林 杨慧 +4 位作者 高孝家 王巧丽 杨垒 周福祥 周云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506-509,516,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DNA解旋酶RecQ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和正常宫颈(20例)组织中RecQ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DNA解旋酶RecQ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癌(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和正常宫颈(20例)组织中RecQ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RecQ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2/20)、55.000%(33/60)、74.700%(5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宫颈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ecQ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300%和6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的75例宫颈癌患者中,RecQL1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42.000±20.762)个月和(115.990±13.593)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RecQL1表达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分期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RecQL1蛋白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其与宫颈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DNA解旋酶RecQL1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詹妍 王文博 +1 位作者 周福祥 周云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乳腺癌患者中对预后的影响及预后评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乳肿瘤科及放化疗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38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 目的:初步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乳腺癌患者中对预后的影响及预后评估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甲乳肿瘤科及放化疗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38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NLR分为低NLR组(NLR<4.39,326例)和高NLR组(NLR≥4.39,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低NLR组和高NLR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4.4%和20.9%(P<0.01)。TNMⅠ、Ⅱ、Ⅲ及Ⅳ期病例中,低NLR组和高NLR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和50.0%,86.1%和30.8%,65.6%和26.1%,39.3%和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NLR≥4.39、淋巴结转移数>3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阴是影响乳腺癌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高NLR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单独危险因素,术前NLR大于4.39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原文传递
新型体位固定系统在全骨髓照射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骁踊 邓涤 +5 位作者 龚坚 赵洪利 王大奖 周云峰 谢丛华 刘晖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6-620,共5页
目的应用MVCT分析新型体位固定系统在全骨髓照射(TM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TMI治疗的22例患者的资料。新型体位固定组12例,组合式固定组10例。分析2个组患者头颈部、胸部、腹盆部、下肢的摆位误... 目的应用MVCT分析新型体位固定系统在全骨髓照射(TM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TMI治疗的22例患者的资料。新型体位固定组12例,组合式固定组10例。分析2个组患者头颈部、胸部、腹盆部、下肢的摆位误差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结果在头颈部新型体位固定组患者在左右、头脚、前后和沿长轴旋转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06±0.79)、(1.34±0.66)、(2.45±1.48)mm和(0.63°±0.65°),在胸部分别为(1.58±1.13)、(2.38±1.99)、(2.05±1.68)mm和(0.31°±0.32°),在腹盆部分别为(1.67±1.24)、(3.88±2.20)、(1.96±1.32)mm和(0.48°±0.53°),在下肢分别为(0.95±0.73)、(1.99±1.35)、(3.66±2.13)mm和(0.24°±0.31°);组合式固定组患者分别为(2.59±2.58)、(3.28±1.85)、(3.71±2.43)mm和(1.15°±1.18°),在胸部分别为(4.38±3.69)、(5.64±3.78)、(2.72±1.91)mm和(1.55°±0.86°),在腹盆部分别为(4.14±2.97)、(6.97±3.68)、(2.21±2.26)mm和(1.23°±0.74°),在下肢分别为(2.28±1.15)、(5.97±3.00)、(3.44±1.93)mm和(1.09°±0.94°)。2个组患者各部位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及旋转方向上不同(P<0.05),而在胸腹部位分次间摆位稳定性在左右、头脚及旋转方向上也不同(P<0.05)。结论新型体位固定系统可显著提高摆位精度和摆位稳定性,提高患者的治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治疗 全骨髓照射 体位固定系统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177例Ⅱ期乳腺癌患者的规范性辅助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笑曦 杜丽蓓 +6 位作者 周福祥 梁辰 谢丛华 张弓 钟亚华 邓涤 周云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7-380,384,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177例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规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7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年龄、绝经状况、淋巴结清扫、TN... 目的:回顾性研究177例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规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治疗且符合条件的17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以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年龄、绝经状况、淋巴结清扫、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初发到治疗的时间、术式、病理类型、手术地点等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随访率为82.49%,其中仅53例患者(29.94%)接受了规范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规范组与非规范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11%和93.58%,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66%和61.57%,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与Ⅱ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的独立因素还包括绝经状况、HER-2状态(P<0.05),而年龄、淋巴结清扫个数、TNM分期、初发到治疗时间、病理类型不能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后规范辅助治疗、绝经状况及HER-2与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辅助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OTUB1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又德 周树良 +3 位作者 庄亚飞 刘印印 周福祥 周云峰 《医学新知》 CAS 2017年第3期213-216,232,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去泛素化酶OTUB1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慢病毒包装的干扰质粒(SH组)和阴性对照质粒(NC。组)、过表达质粒(OE组)和相应的阴性对照质粒(NC1组)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建立稳转细... 目的研究去泛素化酶OTUB1基因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慢病毒包装的干扰质粒(SH组)和阴性对照质粒(NC。组)、过表达质粒(OE组)和相应的阴性对照质粒(NC1组)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建立稳转细胞系。用实时定量PCR(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验证OTUB1基因的表达效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克隆形成评价Hela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作用后的细胞调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活性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提示稳转细胞系已建成。使用顺铂处理后,各组细胞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其中,OE组抑制率明显比NC2高,SH组抑制率低于NC1组(P〈0.05)。IC50和克隆形成结果提示OTUB1基因的表达可以增加Hela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提示OTUB1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凋亡(P〈0.05)。Westernblot检测进一步发现过表达OTUB1基因细胞中P53、活性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OTUB1基因表达可以增加Hela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这可能与去泛素化酶OTUB1蛋白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A细胞 OTUB1基因 去泛素化酶 顺铂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