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200,共12页
基于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从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机制路径等多角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碳生... 基于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从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机制路径等多角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增长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并表现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受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呈现出显著地区差异;数字经济在直接影响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同时,还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促进工业碳生产率提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促进效应,以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中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应分考虑空间特征,针对性设计工业低碳路径;挖掘数字应用场景,助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工业绿色低碳创新水平;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工业碳生产率 空间效应 区域异质性 影响机制
下载PDF
信息化水平促进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基于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根据拓展的STIRPAT模型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采用超效率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引入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结构作为中介变量,考察信息化水平影响中国全要素碳生... 基于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根据拓展的STIRPAT模型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采用超效率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引入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结构作为中介变量,考察信息化水平影响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效应和路径。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化水平具有显著节能降碳效应,能够直接推动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信息化水平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业态更新效应、结构优化效应间接促进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为加快实现信息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升全要素碳生产率,应以数字化发展为总抓手,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绿色低碳科技支撑;以“新四化同步”为着力点,加快培育低碳环保新业态;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全要素碳生产率 影响机制 多重中介 提升路径
下载PDF
面向供需匹配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分类评估方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魏伟 杨启莲 洪梦谣 《城乡规划》 2023年第3期61-72,共12页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分类评估,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空间层面落实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前置工作。基于“城市人”理论和公共设施区位理论,以供需匹配为导向,分析不同类型设施在均衡布局、合理规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方面的最优选择,将...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分类评估,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空间层面落实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前置工作。基于“城市人”理论和公共设施区位理论,以供需匹配为导向,分析不同类型设施在均衡布局、合理规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方面的最优选择,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均等型、层级均等型、集聚型、独立提质型”四类;挖掘四类设施在“获取距离可达均等、承载压力合理均衡、服务品质优质均享”三个方面的评估导向,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分类的评估体系。文章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选取基础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化设施、大型养老设施作为典型的评估对象,从点、量、质三个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设施进行实证评估。本研究可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提供一套针对性强、精准性高的评估方法,为设施的优化布局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人”理论 区位论 供需匹配 武汉市
下载PDF
基于“城市人”理论的社区养老设施规划配置研究——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伟 潘雪晴 谢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7,共8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不断增长的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不够健全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借鉴"城市人"理论,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展开实证,运用社会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老年人、设施提供者双方...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不断增长的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不够健全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借鉴"城市人"理论,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展开实证,运用社会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老年人、设施提供者双方匹配的配置半径为:综合服务类和生活照料类设施为300~500m,文化休闲类设施为500~700m,提取出影响养老设施满意度的人居要素为道路密度、周边环境和设施质量,最终从"点、量、质"3方面提出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设施 “城市人” 满意度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城市人”视角下社区物流点供需匹配分析及规划方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伟 柯泽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8-17,共10页
在“城市人”理论的基础上,以优化社区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社区整体质量为目标,构建了理性与物性平衡基础上寻求共识的匹配分析及设施规划布局方法;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空间数据挖掘、GIS网络分析、社会调査、最优化分析等方法,探... 在“城市人”理论的基础上,以优化社区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社区整体质量为目标,构建了理性与物性平衡基础上寻求共识的匹配分析及设施规划布局方法;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空间数据挖掘、GIS网络分析、社会调査、最优化分析等方法,探寻社区物流点使用者与服务者在可达时间与距离上的共识,通过典型社区对比提取建筑密度、容积率、公共道路占比、设施质量等对社区物流点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的人居要素,提出社区物流点规划布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点 城市人 满意度 武汉市
下载PDF
生态财富如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来自中国28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鲍鹏程 黄磊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8,共16页
生态财富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基于2007—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生态财富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基础上,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生态财富对... 生态财富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基于2007—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生态财富和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基础上,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生态财富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生态财富在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构成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生态财富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上中游和东部平原丘陵生态旅游片区以及大小城市、较高的生态财富城市中更为显著;(3)生态财富能够通过推动信息技术渗透和激发旅游市场活力进而促进所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4)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时空依赖效应,并且生态财富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以短期效应为主,长期效应还不明显。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生态财富效应、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财富 旅游经济 信息渗透 市场活力 空间效应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磊 朱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增长极,迫切要求依托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5—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识别绿色创新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增长极,迫切要求依托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5—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识别绿色创新的节能减排渠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节能效应”是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有效路径,但“减排效应”存在明显的遮掩效应;因技术异质性和城市区位异质性,不同特征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虽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性。应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推动绿色创新协同发展,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产学研绿色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节能减排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质量发展 节能减排效应
下载PDF
武汉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豪 张诗凝 邓和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9-64,共6页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当前产业变革、产业竞争、产业转型的热点话题。武汉市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中部地区核心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武汉市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有利于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当前产业变革、产业竞争、产业转型的热点话题。武汉市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中部地区核心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武汉市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有利于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形成新动能。论文首先系统总结国内典型城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发挥“链长制”作用;围绕产业“双招双引”;创新产业供地用地模式;发挥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孵化作用;打造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其次,武汉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制度基础、创新基础和产业基础。最后,论文提出武汉市应以氢能、量子信息产业作为突破口,打好“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土地保障”五张牌,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抢抓发展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创新链 资金链 人才链 土地
下载PDF
政府竞争、市场分割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杜宇 吴传清 邓明亮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93,共10页
采用EBM模型测算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技术效率,构建时间空间双固定的面板SDM模型实证检验政府竞争与市场分割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效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下... 采用EBM模型测算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技术效率,构建时间空间双固定的面板SDM模型实证检验政府竞争与市场分割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技术效率呈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下游、上游、中游递减的分异特征明显,纯技术效率是影响绿色技术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分解视角,政府竞争通过经济增长和金融深化对绿色技术效率变化的异质性影响,形成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U形关系,市场分割通过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对绿色技术进步变化的异质性影响,形成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形关系。政府竞争与市场分割对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效率分别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空间效应,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需要构建绿色转型与区域协调相融合的政策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生态,健全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效率 政府竞争 市场分割
下载PDF
排污异质性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传清 黄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4,F0003,共11页
基于排污异质性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国30个省份和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熵权法-Topsis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排污异质性,利用Super-SBM模型和非参数型核密度估计分析长江经济... 基于排污异质性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国30个省份和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熵权法-Topsis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排污异质性,利用Super-SBM模型和非参数型核密度估计分析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的静态和动态演变特征,利用GML指数和投入产出冗余度探析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来源和效率损失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排污强度与全国差异较小,空间分异不显著;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污异质性城市间差异较大,除轻污染城市出现“分化”趋势外,其他污染水平城市均呈“收敛”态势;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的动力主要源于轻污染城市的绿色技术外溢效应和中污染城市的绿色技术追赶效应,损失主要归因于轻污染城市的劳动力冗余投入,以及中污染城市的水资源冗余投入和非期望冗余产出。建议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重污染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倡导按排污异质性分类指导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以降低工业生产投入产出的结构性冗余为目标推动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政策精准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异质性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44-62,共19页
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增强长江经济带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考虑空间因素和功效函数,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检验长江经济带制... 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增强长江经济带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综合考虑空间因素和功效函数,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均值,但距优质协调融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追赶”效应尚不明显,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受空间位置、产业集聚和转移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各因素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高度重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现状制定阶段性针对性支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空间外部性,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 服务业 融合发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传清 张冰倩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40,共9页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份为样本,分析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趋势、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制...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份为样本,分析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趋势、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呈波动增长趋势,上中下游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城镇化、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金融水平、研发投入未产生显著影响。应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结构优化,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制造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完善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 绿色发展效率 绿色制造体系 绿色转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传清 孟晓倩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37-47,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面板回归、GMM、空间计量等方法从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异质性效应机制等维度研判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面板回归、GMM、空间计量等方法从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异质性效应机制等维度研判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效率。空间效应显示,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机制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数字化转型可通过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结构间接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促进效应大小为“中游>上游>下游”。要加快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强数字技术供给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差异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发展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城市人”视角下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分析及规划策略——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魏伟 杨欢 陶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38-45,共8页
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是保障居民健康生活的基础,是健全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城市人"理论,以使用者和设施运营者"自存-共存"平衡状态下的共识为目标,构建"基于理性的需求共识和物性的规划匹配以及面... 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是保障居民健康生活的基础,是健全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城市人"理论,以使用者和设施运营者"自存-共存"平衡状态下的共识为目标,构建"基于理性的需求共识和物性的规划匹配以及面向典型人居的要素干预"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评价及规划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采用社会调查、回归分析、最优化分析等方法,辨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需求方"满意度的共识,并对典型生活圈的要素进行提取和对比,从服务范围、人居属性、道路属性及设施属性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设施 “城市人”理论 “自存-共存” 武汉市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决策研究--以泉州市泉港区为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魏伟 张倩云 薄立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26,共10页
研究目的:面对现实困境探索统筹多方利益、协调冲突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决策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通过“自存—共存”和“优化—平衡”矛盾协调模式,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 研究目的:面对现实困境探索统筹多方利益、协调冲突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决策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通过“自存—共存”和“优化—平衡”矛盾协调模式,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准则,构建“确定区域、厘清利益—权衡需求、初判博弈—多维评价、协调矛盾”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决策路径,并以泉港区为例展开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权衡需求、初判博弈”阶段,核心需求有偏差的冲突用地,可直接决策出生态修复方向。(2)核心需求冲突较大的用地需进入“多维评价、协调矛盾”阶段。选取泉港区生态修复过程中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利益冲突较大的两个地块进行矛盾协调,其中耕地转换草地方案的整体利益比值小于门槛值,转换方案不可行;商业用地转换城市公园绿地方案的整体利益比值大于门槛值,转换方案可行。研究结论:“以人为本”的规划决策方法聚焦于整体利益下的自然资源使用与分配,协调利益冲突矛盾,可为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落地,提供客观、理性、可操作的理论支撑与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修复 以人为本 决策方法 泉港区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传清 张诗凝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5-82,共8页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构建适合我国现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将研究尺度聚焦长江经济带,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构建适合我国现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实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将研究尺度聚焦长江经济带,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在全国范围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从分类指标看,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在全国范围发展水平较高,而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下载PDF
“城市人”理论视角下社区服务中心优化配置策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伟 熊伊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32,共8页
社区服务中心是典型的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人居空间,以优化社区服务品质和促进社区居民良性自治为出发点,基于"城市人"理论分析方法,探究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中心供给的匹配关系,以武汉市为例,采用社会调查、空间数据挖掘、回... 社区服务中心是典型的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人居空间,以优化社区服务品质和促进社区居民良性自治为出发点,基于"城市人"理论分析方法,探究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中心供给的匹配关系,以武汉市为例,采用社会调查、空间数据挖掘、回归分析等方法,基于"自存/共存"平衡原则,辨识供需双方满意度的共识区间,寻求最优服务半径范围和通行时间,通过制定合理的空间要素优化策略,提升"城市人"与"人居空间"的匹配度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为社区服务中心的规划配置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理论 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规划 武汉市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进展(2014~2018)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传清 宋子逸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5-51,共7页
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成果聚焦创新发展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创新驱动与绿色转型互动关系等议题,也涉及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和创新载体等内容,研究视角主要基于区域、产业两个方面,... 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成果聚焦创新发展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创新驱动与绿色转型互动关系等议题,也涉及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和创新载体等内容,研究视角主要基于区域、产业两个方面,研究方法以定量方法为主。关于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问题的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广泛吸纳多学科前沿研究方法,从区域、产业和微观主体等视角深化相关问题研究,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绩效评估 研究成果 绿色转型 经济增长 协同创新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传清 高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1-49,共9页
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质量四个层面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40个样本城市,采用2013~201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发展指数呈现“下游高上游低,中游塌陷”的空间格局... 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质量四个层面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40个样本城市,采用2013~201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发展指数呈现“下游高上游低,中游塌陷”的空间格局,但在2016年以来有所改善,中上游省份存在省会城市“一市独秀”的现象;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弱,创新发展指数较高的城市存在“虹吸”现象,辐射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创新发展指数梯度层次较高的城市存在创新质量的短板,产业结构有待调整、转型和升级。要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发展能力,应优化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创新空间格局,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发挥引领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进创新成果和转化成果扩散转移;积极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建设完善创新基础设施,提高创新基础要素的流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市创新 创新发展 评价体系 熵权法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传清 《决策与信息》 2020年第12期24-26,共3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为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和部署,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创办了“‘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为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和部署,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创办了“‘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论坛”,持续围绕国家、省、市、县“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理论、实践以及文本研究等主题,开展发展规划编制的学理研究、务实探讨和工作交流,为国家和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建言献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新一期“‘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论坛”成功召开。本期论坛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学习心得交流”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经与会专家授权,现将专家发言材料分两期刊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战略与规划 学习心得 规划编制 学理研究 远景目标 专题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