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分子、公共交往以及话语范式——以1930-1937年《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为核心的学术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晗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23期165-178,共14页
本文考察了对于1930-1937年的《武汉大学文哲季刊》重读的学术价值,分析了该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参与公共交往的三种话语范式。在分析的过程中并对该刊所发表文章、作者群以及撰稿意图做了分类与考察。进而认为在当时中国社会语境下,三种... 本文考察了对于1930-1937年的《武汉大学文哲季刊》重读的学术价值,分析了该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参与公共交往的三种话语范式。在分析的过程中并对该刊所发表文章、作者群以及撰稿意图做了分类与考察。进而认为在当时中国社会语境下,三种话语范式与时代语境结合导致了两个重要公共交往现象的产生:实用理论成为译介主潮与时评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刊 知识分子 公共交往 话语范式
下载PDF
武汉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院
2
作者 闻斯哲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29-129,共1页
武汉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院闻斯哲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文化研究院”)成立暨工作会议于1997年4月3日上午在武汉大学人文馆北厅隆重举行。到会的有学校领导侯杰昌、娄延常、胡树祥,“文化研究院”的校内外顾问、... 武汉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院闻斯哲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文化研究院”)成立暨工作会议于1997年4月3日上午在武汉大学人文馆北厅隆重举行。到会的有学校领导侯杰昌、娄延常、胡树祥,“文化研究院”的校内外顾问、学术委员和《人文论丛》编委、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研究 武汉大学 博士生导师 谷川道雄 社会科 人文学科 文化转型 中文系 章开沅 图书情报学院
下载PDF
弘扬传统 再造辉煌——武汉大学文学院成立暨建院学术活动综述
3
作者 言川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5期128-129,共2页
弘扬传统再造辉煌——武汉大学文学院成立暨建院学术活动综述言川1997年6月18日晚,武汉大学文学院在校人文馆主厅宣告成立。校长侯杰昌教授和全体在校党政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校党委组织部长李桂芳宣读了《中共武汉大学党委关... 弘扬传统再造辉煌——武汉大学文学院成立暨建院学术活动综述言川1997年6月18日晚,武汉大学文学院在校人文馆主厅宣告成立。校长侯杰昌教授和全体在校党政领导出席了成立大会。校党委组织部长李桂芳宣读了《中共武汉大学党委关于成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和中共武汉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院 科研工作 学术活动 弘扬传统 武汉大学 再造辉煌 中文系 学术研究 博士生导师 学院党委
下载PDF
论文学话语与语境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冯黎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31,共7页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来自于它和语境的关系。对文学话语的意义诠释也必须从话语与语境的关系入手。文学话语是一种可理解性的独创话语 ,是一种内指称的陈述话语 ,也是一种交流对象缺席的话语。其语境由三个因素构成 :言辞在元语言层面上的...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来自于它和语境的关系。对文学话语的意义诠释也必须从话语与语境的关系入手。文学话语是一种可理解性的独创话语 ,是一种内指称的陈述话语 ,也是一种交流对象缺席的话语。其语境由三个因素构成 :言辞在元语言层面上的历史规定性语域、文本中众多话语集合而成的话语丛林、虚拟的交流情景。而文学话语与语境的关系也体现为三种形态 :语境定义与话语突围的对抗、语境朗现与话语直陈的协调、语境遮蔽与话语隐喻化之间的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话语 意义
下载PDF
资源辨析:社会网视角中的关系网——关系网研究扫描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文盛 席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从社会网的角度审视关系网 ,进而对其在资源流动方面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剖析 ,在此基础上对关系网的负功能作出客观评价 ,应该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关系网 社会网 资源 负功能 表现形式 属性
下载PDF
梁宗岱的纯诗系统论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小琪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62,共7页
在中国现代诗学史上 ,梁宗岱最早对诗的本体特征作了整体性的把握和较为充分的敞开。他既从文体层面揭示了诗不为他物决定的禀赋和特性 ,又从艺术层面和哲学层面揭示了诗作为存在的构成方式以及存在之为存在的最高境界 ,从而在中西诗学... 在中国现代诗学史上 ,梁宗岱最早对诗的本体特征作了整体性的把握和较为充分的敞开。他既从文体层面揭示了诗不为他物决定的禀赋和特性 ,又从艺术层面和哲学层面揭示了诗作为存在的构成方式以及存在之为存在的最高境界 ,从而在中西诗学相互交汇的格局中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化、系统化的纯诗论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宗岱 纯诗系统论 诗学 宇宙意识 象征手法 文体层面 艺术层面 哲学层面
下载PDF
西游故事系统中的色欲考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光正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4-96,共13页
梳理由唐玄奘传闻中的女人国一步步变为唐玄奘亲身经历的女人国,最终扩大为来自神、人、妖三界的女色幻相,成为考验取经四众戒色成佛的手段等文籍资料,认为这演变过程乃是佛、道文化交融的过程。正是世情与佛理的融合锻造了《西游记》... 梳理由唐玄奘传闻中的女人国一步步变为唐玄奘亲身经历的女人国,最终扩大为来自神、人、妖三界的女色幻相,成为考验取经四众戒色成佛的手段等文籍资料,认为这演变过程乃是佛、道文化交融的过程。正是世情与佛理的融合锻造了《西游记》宗教文化小说、哲理小说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小说 神话故事 宗教文化 人生哲理 文化品格 色欲 女儿国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与日本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方长安 《求索》 CSSCI 200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中国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 ,深受日本文学的浸润、影响 ,与之有着直接而复杂的关系。具体言之 ,日本近代作家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关于小说之主脑为人情的观念 ,经由周作人传入中国 ,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学突围 ,标示了“人情”文学方向 ,... 中国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 ,深受日本文学的浸润、影响 ,与之有着直接而复杂的关系。具体言之 ,日本近代作家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关于小说之主脑为人情的观念 ,经由周作人传入中国 ,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学突围 ,标示了“人情”文学方向 ,使近代政治话语文学开始向现代以人情话语为中心的人的文学的转型。然而 ,民族传统文学功利性的审美观 ,特别是现代启蒙意识 ,决定了现代作家虽认同于《小说神髓》的人情说 ,却又能根据中国文学现实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 ,使现代文学的人情叙事区别乃至超越了《小说神髓》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文学 政治话语 人情话语 转型 《小说神髓》
下载PDF
迁客离忧楚地颜——略说贬谪文学与荆湘地域之关系及其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尚永亮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古代荆湘之地域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朝廷贬官吏的首选之地和贬官的中转之地。在此 ,这些被贬官首创了大量关于贬谪的文学作品。其作品物色鲜明 ,楚地风情突出 ,具有近乎凝固化了的悲怨传统 ,早期逐臣、作品及谪地成为凝定的贬谪代码和符号 ... 古代荆湘之地域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朝廷贬官吏的首选之地和贬官的中转之地。在此 ,这些被贬官首创了大量关于贬谪的文学作品。其作品物色鲜明 ,楚地风情突出 ,具有近乎凝固化了的悲怨传统 ,早期逐臣、作品及谪地成为凝定的贬谪代码和符号 ,生成并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谪文学 荆湘地区 地域性 悲怨传统 人文精神 文学特点
下载PDF
重新寻找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中天 《江汉论坛》 1987年第3期50-56,共7页
一对文艺学体系的研究,要重新寻找一个逻辑起点由陈涌对刘再复的批评所引起的论争,只有在超出了论争的问题自身之后才真正具有理论价值和美学意义.也就是说,一个在我们看来未必有多少突破和新意的观点,竟然会在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成为... 一对文艺学体系的研究,要重新寻找一个逻辑起点由陈涌对刘再复的批评所引起的论争,只有在超出了论争的问题自身之后才真正具有理论价值和美学意义.也就是说,一个在我们看来未必有多少突破和新意的观点,竟然会在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众目所瞩或众矢之的,不过说明了我们文学观念之亟待改革,已到了何等刻不容缓的程度.尽管陈涌愤激地批评刘再复对"反映论"的"背叛",但平心而论,刘再复又何尝越过反映论雷池之一步?他不过是强调了反映中的主体性而已.这种强调,无论怎样过分,都在本质上不可能超越反映论范畴.因为只要我们承认所谓"反映"不是物的反映(如镜象),而是人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起点 主体性 反映论 马克思恩格斯 客体化 客体性 理论价值 方法论 创造活动 社会生活
下载PDF
徐孝《等韵图经》中卷舌元音之再探——兼说卷舌元音与儿化韵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赛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9,共6页
本文探讨了《等韵图经》中所反映的卷舌元音,认为其正处于音变之中,进而分析了音变的方式、内容和动力,同时也论及了卷舌元音与儿化韵之间的关系,认为卷舌元音是在儿化韵的基础上形成的,时间大约在十六世纪。
关键词 等韵图经 卷舌元音 再探 音变 儿化韵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生诗歌创作探讨 主持人的话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泉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大学生 诗歌创作 审美品格 艺术风格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明代诗学论诗乐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文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0-94,共5页
诗的本质之一是其音乐性 ,明代主流诗学相当关注这一问题。如李东阳《麓堂诗话》视音乐性为诗的原生属性和根本属性 ,谢榛留意于声律的辨析。“唯乐不可以为伪”。重视诗的音乐性 。
关键词 明代 诗学 诗乐关系 音乐性 诗歌 声律 抒情性
下载PDF
宋人对诗歌中义理成分的探索与《周易》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思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0-55,共6页
宋诗重理趣。理趣即义理和情趣的统一。宋代诗学有关义理的学说经过了四个阶段和三次飞跃。张载和程颐从哲理的高度论述义理。苏洵提出“风水相遭”的文章学命题。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诗学命题 ,从本体论上说诗。叶梦得提出了“兴... 宋诗重理趣。理趣即义理和情趣的统一。宋代诗学有关义理的学说经过了四个阶段和三次飞跃。张载和程颐从哲理的高度论述义理。苏洵提出“风水相遭”的文章学命题。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诗学命题 ,从本体论上说诗。叶梦得提出了“兴当时事”的诗学命题 ,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上说诗。贯穿在此四阶段和三飞跃之中的则是《周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义理 《周易》 宋代 诗学 苏洵 文章学 苏轼 叶梦得 本体论 现实主义
下载PDF
睿智的理性与狡黠的良知——《左传》对天人关系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水金 《人文论丛》 2000年第1期318-328,共11页
天人关系,也是《左传》历史反思的重大文化主题。所谓天人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鬼神与人事的关系;二是卜筮与人事的关系;三是灾异与人事的关系。天人关系确立的前提,是承认天神人鬼的存在。这是殷商以来的传统观念,也是巫卜文化的精... 天人关系,也是《左传》历史反思的重大文化主题。所谓天人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鬼神与人事的关系;二是卜筮与人事的关系;三是灾异与人事的关系。天人关系确立的前提,是承认天神人鬼的存在。这是殷商以来的传统观念,也是巫卜文化的精神遗留。因此,《左传》载有许多荒诞怪异之事便不足为奇了。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云:“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杨士勋《疏》云:“其失也巫者,谓多叙鬼神之事,预言祸福之期:申生之托狐突,荀偃死不受含,伯有之厉,彭生之妖是也。”范、杨之说实不诬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神 关系 天神 文化 妖是 良知 人事
下载PDF
故事文本的使命与征程——简论陈春成的小说叙事策略
16
作者 钱墨痕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当下青年写作中,有部分青年作家深耕于叙事本身,依靠故事文本本身的魅力吸引读者,陈春成是这一写作风格的扛旗者。他凭借嵌套等叙述技巧,从叙事伊始便把控住读者的注意力,通过模糊故事中的“真实与虚构”,引领读者步步深入,最终依靠哲... 当下青年写作中,有部分青年作家深耕于叙事本身,依靠故事文本本身的魅力吸引读者,陈春成是这一写作风格的扛旗者。他凭借嵌套等叙述技巧,从叙事伊始便把控住读者的注意力,通过模糊故事中的“真实与虚构”,引领读者步步深入,最终依靠哲理性的结尾使读者有所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春成 嵌套 真实与虚构 梦境
下载PDF
沉默:激情的衰竭——对大学生写作障碍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杰 《写作》 2001年第6期20-22,共3页
写作是大学一年级的一门必修课。近年来,我在开课时都要布置学生围绕“我写作中的最大障碍”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目的是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
关键词 大学生模式化写作障碍 应试教育 惰性 激情
下载PDF
人情小说审美范式的确立——《金瓶梅》人物谱系归属研究
18
作者 陈文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0-123,119,共5页
《金瓶梅词话》的问世标志着人情小说审美范式的确立。《金瓶梅》不仅将叙事世界由历史英雄、江湖好汉转移到了市井社会 ,而且成功地将故事主角由明代部分传奇小说中的才子置换为市井浪子 ,从而使主角的人物定位与人物言行取得统一。但... 《金瓶梅词话》的问世标志着人情小说审美范式的确立。《金瓶梅》不仅将叙事世界由历史英雄、江湖好汉转移到了市井社会 ,而且成功地将故事主角由明代部分传奇小说中的才子置换为市井浪子 ,从而使主角的人物定位与人物言行取得统一。但《金瓶梅》人物谱系的多元性也使其人物性格往往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层面 ,这就造成了《金瓶梅》自身的不协调 ,并给《金瓶梅》之后才子佳人小说的一度兴盛留下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人物谱系 人情小说 审美范式 《金瓶梅词话序》 主角 人物矛盾 西门庆 潘金莲 归属问题
下载PDF
严谨求实自成体系──评陈文新《中国传奇小说史话》
19
作者 吴志达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44-145,共2页
严谨求实自成体系──评陈文新《中国传奇小说史话》吴志达对文言小说领域的研究,学术界陆续出现一些有价值的新论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青年学者陈文新《中国传奇小说史话》就是一本颇有新意之作。该书的出版者... 严谨求实自成体系──评陈文新《中国传奇小说史话》吴志达对文言小说领域的研究,学术界陆续出现一些有价值的新论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前进。青年学者陈文新《中国传奇小说史话》就是一本颇有新意之作。该书的出版者─—台北正中书局,按照国际一流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小说 唐人传奇 《聊斋志异》 宋人传奇 史话 清代传奇 《浮生六记》 历史与逻辑统一 自成 三个阶段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创作方法关系的科学总结——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点理解
20
作者 陆耀东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8期21-22,20,共3页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吸收了国际和国内左翼文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里,我只就《讲话》中的一段话谈一点体会。《讲话》说...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吸收了国际和国内左翼文学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里,我只就《讲话》中的一段话谈一点体会。《讲话》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 唯物辩证法 延安文艺座谈会 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学艺术作品 讲话 文艺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