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灼热的高炉里锻造——略论莫言对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借鉴吸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春生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6,共4页
在论及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影响时,莫言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称为“两座灼热的高炉”,这无意中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新时期作家在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时,不是应对单一流派或某一作家,而是全息式地摄取养份。这样,西方历时百... 在论及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影响时,莫言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称为“两座灼热的高炉”,这无意中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新时期作家在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时,不是应对单一流派或某一作家,而是全息式地摄取养份。这样,西方历时百余年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短短几年内被作家共时性分享了,并被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共融了。把莫言作为个案透析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即能窥见这种共融性特质。莫言的全部小说中,既有福克纳式的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又有马尔克斯式的象征、隐喻。丰厚的生活底蕴和非单一性的接受和吸纳,使莫言的创作显示出一种诡异多变的风格。在新时期作家中,借鉴与消融,达到浑然一体、运用自如的,莫言是做得较好的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马尔克斯 西方现代主义 新时期文学 象征主义 《喧哗与骚动》 精神立场 世界文学 《百年孤独》 《丰乳肥臀》
下载PDF
红色叙事中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 被引量:5
2
作者 段建军 尹小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红色叙事文本自觉运用革命话语建构民族—国家的神话,在讲述民族—国家寓言过程中,凸现了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本文从红色叙事文本中革命话语主体的合法性地位,革命话语实施环境的仪式性氛围以及革命受众的屈从性质三...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红色叙事文本自觉运用革命话语建构民族—国家的神话,在讲述民族—国家寓言过程中,凸现了革命话语的权力内涵。本文从红色叙事文本中革命话语主体的合法性地位,革命话语实施环境的仪式性氛围以及革命受众的屈从性质三方面揭示革命话语潜在的权力机制,进而敞明处于权力话语中的个体的真实生存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话语 话语权 个体生存
下载PDF
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本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6-108,共3页
本文主要讨论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认为网络诗歌具有民间性、反叛性和个人性的精神特质,在艺术上追求取材的日常性和生活化,语言的口语化和暴力性,结构的叙事性和随意性。它改变了传统诗歌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 本文主要讨论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网络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认为网络诗歌具有民间性、反叛性和个人性的精神特质,在艺术上追求取材的日常性和生活化,语言的口语化和暴力性,结构的叙事性和随意性。它改变了传统诗歌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并生成了欲望的狂欢等新的诗歌美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诗歌 文学电 欲望美学
下载PDF
诗化的生存体验——《野草》意象解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园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野草》 意象世界 鲁迅 生存体验 诗化 古典意象 文学想象力 多义 隐喻 传达
下载PDF
重读《我在霞村的时候》 被引量:3
5
作者 叶立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3-269,共7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丁玲 小说 <<我在霞村的时候>>
下载PDF
音韵学与文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清桓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中国文化既源远流长,又绚丽多彩;既恢宏博大,又兼容并包;既见之于诸子百家,又现于乡村俚语。本文阐述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音韵学与文化的关系:音韵学中的术语的产生,如反切的产生;音韵学学科发展的外在动力,如印度的佛教影响、基督教... 中国文化既源远流长,又绚丽多彩;既恢宏博大,又兼容并包;既见之于诸子百家,又现于乡村俚语。本文阐述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音韵学与文化的关系:音韵学中的术语的产生,如反切的产生;音韵学学科发展的外在动力,如印度的佛教影响、基督教的渗入、西洋学的涌进;《周易》的象数投射在音韵学上,如四声之比附天之四象;俗文化在音韵学的折射,如避讳的民俗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 文化 反切 佛教 基督教 周易 避讳
下载PDF
“越轨的笔致”:小说的另一种诗化、散文化追求 被引量:1
7
作者 闫秋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3,共4页
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在新文学史上的延伸,京派一向充当了小说诗化、散文化的代言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种风格与京派迥然不同的诗化、散文化,那就是以萧红、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他们浸润于本地... 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在新文学史上的延伸,京派一向充当了小说诗化、散文化的代言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种风格与京派迥然不同的诗化、散文化,那就是以萧红、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他们浸润于本地域的萨满教原始文化之中,与废名、沈从文等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追求,因而他们的诗化、散文化必然具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 散文化 东北作家群 萧红 沈从文
下载PDF
方方小说艺术形态价值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文桃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方方小说的艺术形态价值:一、知识分子的写作立场。方方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是对传统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的既继承又革新:继承的是艺术家的责任和良知,革新的是方方走出了传统知识分子虚妄的灵光圈,直面当下。二、对知...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方方小说的艺术形态价值:一、知识分子的写作立场。方方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是对传统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的既继承又革新:继承的是艺术家的责任和良知,革新的是方方走出了传统知识分子虚妄的灵光圈,直面当下。二、对知识女性悲剧命运的探讨,继续了她的社会环境批判、人性批判主题,是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在这个系列小说中的表现形态。三、复调小说。方方运用多声部和夸大的反讽来构造复调小说,显示了她在小说讲述上所进行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方 小说艺术形态 价值
下载PDF
刘恒小说的叙事模式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97,共4页
本文从叙事的视角探讨刘恒的小说,认为刘恒小说采取了“虚置/强化”、“回忆”两种主要的叙事模式,它们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联,且蕴涵着复杂的反思批判和悲悯认同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刘恒小说 叙事模式 生命意识
下载PDF
无事的悲剧——读方方长篇新作《乌泥湖年谱》 被引量:3
10
作者 於可训 《写作》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提起长江三峡工程,今天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
关键词 《乌泥湖年谱》 方方 长篇小说 情节主线 情节副线 悲剧
下载PDF
中国30年代现代派小说形式论
11
作者 方长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0-62,53,共4页
关键词 中国30年代现代派 穆时英 施蛰存 小说形式 小说体式 现代主义小说 叙述人 叙述视角 叙事时间 现代派小说
下载PDF
学术视域下的传奇人生--评刘保昌的《聂绀弩传》
12
作者 马德翠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0-141,共2页
聂绀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作家,他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风”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杂文八大家”之首,他的杂文旁征博引恣肆汪洋,致力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批判,被公认为是鲁迅杂文的最好的继承者。他的旧体... 聂绀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作家,他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风”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杂文八大家”之首,他的杂文旁征博引恣肆汪洋,致力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批判,被公认为是鲁迅杂文的最好的继承者。他的旧体诗善于从世俗生活中寻觅诗意,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将旧体诗从日渐僵化的内容与形式中解放出来,自成一格,人称“聂体”。此外,他在小说、新诗创作乃至古典文学研究方面都卓有建树,可谓文坛奇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绀弩 传奇人生 视域 学术 现当代文学史 古典文学研究 当代杂文 中国传统
下载PDF
论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
13
作者 翟兴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梦幻"是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呈现为其文本特点,就是叙述方式的独特性。"梦幻"的感知方式同时决定了苏童早期小说所表现的人生世界的特征,即历史——生活内容的非逻辑性。苏童早期小说的这种感知... "梦幻"是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呈现为其文本特点,就是叙述方式的独特性。"梦幻"的感知方式同时决定了苏童早期小说所表现的人生世界的特征,即历史——生活内容的非逻辑性。苏童早期小说的这种感知方式主要来自于作家童年生活的经验与心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早期小说 梦幻 感知方式 文本 童年经验 心理因素
下载PDF
台湾20世纪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
14
作者 赵小琪 《贵州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52-59,共8页
关键词 20世纪 西方现实主义 中国 台湾省 新文学运动 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小说都市叙事整体观
15
作者 张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0-103,共4页
本文全面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各代表流派及作家的都市叙事话语。都市在30年代小说叙事中分别表现为欲望叙事、意识形态叙事、非自然叙事、文化哲学叙事和消费叙事,不同都市叙事都从各自角度体现了文学叙事现代性,使都市获得... 本文全面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各代表流派及作家的都市叙事话语。都市在30年代小说叙事中分别表现为欲望叙事、意识形态叙事、非自然叙事、文化哲学叙事和消费叙事,不同都市叙事都从各自角度体现了文学叙事现代性,使都市获得了丰富的现代品质和审美样态,并对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促进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叙事 现代化 话语
下载PDF
论郁达夫小说的沉沦精神特征
16
作者 方志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61,共3页
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有拯国救民的远大抱负,但是因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他们屡遭挫败,在理想破灭后,他们逐渐沉沦。忧郁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特征,表现为孤独意识和自伤自悼;其忧郁、感伤包含着很多焦虑的成分;由于长期的焦虑导致绝望;绝望... 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有拯国救民的远大抱负,但是因为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他们屡遭挫败,在理想破灭后,他们逐渐沉沦。忧郁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特征,表现为孤独意识和自伤自悼;其忧郁、感伤包含着很多焦虑的成分;由于长期的焦虑导致绝望;绝望至极,就会走向自弃。忧郁、焦虑、绝望和自弃共同构成郁达夫小说的沉沦精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沉论 忧郁
下载PDF
一杯没有“茶香”的“绿茶”?
17
作者 乐云 李纯 《写作》 2004年第3期25-26,共2页
出人意料的是,票房不错的《绿茶》竟会遭致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从画面到故事结构,从场景的选择到气氛的营造与把握,影片都“无可救药”地弥漫着一种苍白的味道,甚至有人批评此片是导演张元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而生命... 出人意料的是,票房不错的《绿茶》竟会遭致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从画面到故事结构,从场景的选择到气氛的营造与把握,影片都“无可救药”地弥漫着一种苍白的味道,甚至有人批评此片是导演张元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而生命冲力日渐萎靡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电影 人性精神 艺术张力 情节结构
下载PDF
怀想是这么美妙——谈谈几首小诗
18
作者 程光炜 《写作(中)》 1994年第4期45-45,共1页
林隐君、张苏黎和闻达的这几首小诗所取角度不同,笔调也粗细不一,仔细体味,写的又都是对某一逝去事物的内心感受。这让我想到,古今中外诗歌的同质性,就在于多系自记忆中的人或事物。对此,诗人叶芝有一个比喻:作品就像一棵树,根是同一的... 林隐君、张苏黎和闻达的这几首小诗所取角度不同,笔调也粗细不一,仔细体味,写的又都是对某一逝去事物的内心感受。这让我想到,古今中外诗歌的同质性,就在于多系自记忆中的人或事物。对此,诗人叶芝有一个比喻:作品就像一棵树,根是同一的,但花与叶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所 叶芝 内心感受 张苏 人生际遇 爱情故事 生存态度 上乘之作 同质性 情感认同
下载PDF
相思种种——读李新勇、唐文的两首小诗
19
作者 程光炜 《写作(中)》 1995年第7期42-42,共1页
取自爱情的写法,大概最为繁多。各种写法统统被怀特称作“先类型情节结构”。然而,尽管有“崔颢有诗在上头”的告诫,后学者仍无所畏惧。下面两首诗即是一例。《月下相思》属青春期不落实际的漫想,一边是秦砖汉瓦思古幽情,一边又以它为... 取自爱情的写法,大概最为繁多。各种写法统统被怀特称作“先类型情节结构”。然而,尽管有“崔颢有诗在上头”的告诫,后学者仍无所畏惧。下面两首诗即是一例。《月下相思》属青春期不落实际的漫想,一边是秦砖汉瓦思古幽情,一边又以它为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结构 相思 青春期 写法 爱情 小诗 怀特 底色 学者 作者
下载PDF
主题移植及其他——评微型小说《麦田守望者》
20
作者 吴道毅 《写作(中)》 2000年第5期48-48,共1页
读罢这篇小说,令人不由得想起美国作家 J·D·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塞林格那儿,所谓“麦田守望”,其实是一种隐喻,它关涉着对青少年成长的教育与培养,其核心意旨就是对孩子们呵护、
关键词 守望者 塞林格 微型小说 麦田 长篇小说 移植 主题 青少年成长 美国作家 中国乡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