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读王英琦散文集《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润霞 《写作》 2001年第3期13-14,共2页
王英琦近年来的转向是令人瞩目且惊异的。这种转向是全方位、整体性的人文转向,它不仅关涉到作家主体的外在生活形象和内在人格精神.而且也使其散文创作在思想意蕴和艺术实践两方面呈现出“特异”之风。王英琦这种为人为文的深刻蜕变... 王英琦近年来的转向是令人瞩目且惊异的。这种转向是全方位、整体性的人文转向,它不仅关涉到作家主体的外在生活形象和内在人格精神.而且也使其散文创作在思想意蕴和艺术实践两方面呈现出“特异”之风。王英琦这种为人为文的深刻蜕变,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一次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王英琦 散文 生命体验 人性精神
下载PDF
深秋的暖意——评《杜甫》
2
作者 曾倩 《写作(中)》 1999年第8期37-37,共1页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伟大的人和事物总是难以言表的,而《杜甫》的作者却着笔于可感的“秋”与“暖”,将伟大化作了朴实而贴切的温情,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读者。“灵魂一进入秋天深处”,《杜甫》首先便营造了一片深秋的意境。...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伟大的人和事物总是难以言表的,而《杜甫》的作者却着笔于可感的“秋”与“暖”,将伟大化作了朴实而贴切的温情,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读者。“灵魂一进入秋天深处”,《杜甫》首先便营造了一片深秋的意境。深秋的肃杀让人联想到杜甫中晚年屈辱贫困、颠沛流离的凄苦生活,“一首首清清瘦瘦的诗歌”既是对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的展现,也让人活脱脱地联想到硬朗清竣的诗人风骨。一开篇,作者准确而生动地展现了杜甫,巧妙地切入了诗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现实主义 深秋 联想 诗歌 作者 杜诗 贫困 灵魂 感染力
下载PDF
韦娅小说解读
3
作者 叶芳 《写作(中)》 1999年第10期17-19,共3页
韦娅是近年来活跃于香港文坛的青年女作家,创作成果颇丰,各类作品多见于香港各大报刊、杂志。她的小说创作,视角新颖、情感细腻,笔法柔婉,语意丰赡,在香港女性文学大军中自成一格,是独特的“这一个”。心态小说——世态人情之艺术折射... 韦娅是近年来活跃于香港文坛的青年女作家,创作成果颇丰,各类作品多见于香港各大报刊、杂志。她的小说创作,视角新颖、情感细腻,笔法柔婉,语意丰赡,在香港女性文学大军中自成一格,是独特的“这一个”。心态小说——世态人情之艺术折射爱情婚姻是人类生活中一首久远的歌,也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态小说 小说解读 爱情婚姻 香港社会 女作家 诗化小说 女性文学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作品
下载PDF
熔铸“三美”的《死水》
4
作者 任怡 《写作》 2003年第9期11-12,共2页
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他在《诗的格律》一文中说“新诗要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死水》一诗正是闻一多追求诗歌“三美”的典范之作。全诗集中了诗人在创作中体现... 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他在《诗的格律》一文中说“新诗要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死水》一诗正是闻一多追求诗歌“三美”的典范之作。全诗集中了诗人在创作中体现的音乐的和谐之美,在整体色调上的沉静之美,结构上的严整之美及三者浑然天成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 闻一多 诗歌 和谐美 沉静美 严整美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身体叙事”小说的悲剧美
5
作者 钟立 《写作》 2003年第3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身体叙事" 小说 悲剧美 生命意识 文学评论 中国文学
下载PDF
情的悲吟 理的赞歌——略评微型小说《牯牛碑》
6
作者 杨爱姣 《写作》 2000年第2期40-40,共1页
微型小说《牯牛碑》,叙述了农民王老倌力争给他的牯牛立碑这一“怪事”,作品跌宕有致、感人至深。紧扣矛盾,巧设悬念,是该小说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文章开头“大王村出了件怪事”,便扣住了读者的心弦,继而小说细致地描述了村长与王老倌在... 微型小说《牯牛碑》,叙述了农民王老倌力争给他的牯牛立碑这一“怪事”,作品跌宕有致、感人至深。紧扣矛盾,巧设悬念,是该小说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文章开头“大王村出了件怪事”,便扣住了读者的心弦,继而小说细致地描述了村长与王老倌在为牯牛立碑这一事件上的正面冲突。王老倌所提要求的奇怪可笑围观者的种种议论与主观推测,更为这一事件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微型小说 <> 欧湘林
下载PDF
随物赋形 气韵自然——苏轼的自然写作观
7
作者 李桂珍 《写作》 2002年第10期14-15,共2页
主张“文理自然”的苏轼,谈到写作时不止一次地提到“随物赋形”,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 主张“文理自然”的苏轼,谈到写作时不止一次地提到“随物赋形”,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综观苏轼所谓的“随物赋形”的自然写作观,实际上包含着如下几层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物赋形 苏轼 写作观 自然 气韵 意思 能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