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方长安
-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
基金
本文系作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建国后17年(1950-1966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前期成果
项目批准号02BZW049。
-
文摘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与解放前译介外国文学相比,具有三大现代性特征:一是译介目的不在审美形式的输入,而在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上;二是译介对外国文学的读解,服务于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现代性工程,忽视了作品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文化启蒙主题;三是译介国家地区的多元性与译介作品类型的单一性,即主要译介了那些与17年社会主义现代性精神相一致的作品。
-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建国后
文学译介
社会主义现代性
文学翻译
-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五四文学发展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方长安
-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73,共3页
-
文摘
本文认为创造社作家受《苦闷的象征》的影响,走出了狭隘的“自我表现”说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确立起了为人生与为艺术相统一的文学观,拓宽了五四文学“自我表现”的空间。
-
关键词
五四文学
发展情势
创造社
《苦闷的象征》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评《误会》的得与失
- 3
-
-
作者
陈建军
-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
出处
《写作》
2001年第12期37-38,共2页
-
文摘
《误会》虽然是一篇虚构之作,但是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充满了生活气息。整篇小说场景集中,通过因称呼相同而引起的一场误会,揭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
-
关键词
《误会》
小说
虚构
生活基础
生活气息
揭示
场景
普遍
得与失
社会问题
-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I565.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