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调控的交叉策略研究新进展
1
作者 刘承哲 江洪 余锂镭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742-746,共5页
自主神经失衡被认为在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至关重要,针对自主神经调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随着材料科学、医学、物理学为代表的多学科快速发展和交叉融合,近几十年来神经调控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自主... 自主神经失衡被认为在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至关重要,针对自主神经调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随着材料科学、医学、物理学为代表的多学科快速发展和交叉融合,近几十年来神经调控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自主神经调控心血管疾病已开发了许多新的干预策略。现重点综述心脏自主神经调控领域中交叉策略研究新进展,以及目前技术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指导自主神经调控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进一步转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自主神经 神经调控 医工交叉 功能性纳米材料
下载PDF
脾神经及其免疫功能与心脑血管系统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乔家明 周振 +3 位作者 胡皓源 刘天缘 王家乐 江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37,共3页
脾脏是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解剖上包括脾动脉、脾静脉和脾神经^([1])。众所周知,脾脏有作为免疫器官帮助宿主抵御细菌、病毒或其他细菌的功能,并作为宿主健康的血液过滤器发挥作用[2]。支配脾脏的神经主要是腹腔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富含... 脾脏是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解剖上包括脾动脉、脾静脉和脾神经^([1])。众所周知,脾脏有作为免疫器官帮助宿主抵御细菌、病毒或其他细菌的功能,并作为宿主健康的血液过滤器发挥作用[2]。支配脾脏的神经主要是腹腔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富含去甲肾上腺素能传出神经纤维,同时含有少量胆碱能神经纤维,由脾门伴随脾动脉进入脾脏。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周围神经系统(PNS)和脾脏之间存在复杂的通信,这种联系可能在免疫反应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心血管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血管系统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对高血压的影响及其脑心自主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席浩淞 江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5-887,共3页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55%,60%的患病人群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交...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55%,60%的患病人群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有关^([2])。此外,免疫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功能紊乱可直接影响高血压的进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小神经胶质细胞 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免疫调节 免疫细胞
下载PDF
昼夜节律紊乱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聂鹂庆 江洪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昼夜节律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节律性现象,当昼夜节律发生紊乱时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心肌梗死的发生存在昼夜节律改变。昼夜节律紊乱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产生... 昼夜节律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节律性现象,当昼夜节律发生紊乱时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心肌梗死的发生存在昼夜节律改变。昼夜节律紊乱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但昼夜节律紊乱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炎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机制有关。现对昼夜节律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潜在的机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急性心肌梗死 自主神经系统 生物钟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进展
5
作者 许骁 江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8-970,共3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在1990年到2019年间,CVD的总流行病例从2.71亿增加到5.23亿,而每年死于CVD的人数从1210万增加到1860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心肌梗死作...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在1990年到2019年间,CVD的总流行病例从2.71亿增加到5.23亿,而每年死于CVD的人数从1210万增加到1860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1]。心肌梗死作为CVD中的主要致死原因,可导致多种形式的身体和精神异常。抑郁症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也是心肌梗死后患者普遍发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抑郁 运动 血清素摄取抑制药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PDF
血清S100β水平对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旨浩 段首鹏 +12 位作者 王钧 郭辅定 孙吉 邓强 李旭俊 徐赛婷 谢梦洁 宋凌鹏 王怡竣 周丽平 王悦怡 江洪 余锂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次行三维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S10...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次行三维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水平。导管消融术3个月后(3个月内为空白期)如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 s的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则定义为复发。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β水平预测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S100β对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1)共纳入102例患者,平均随访(10.96±2.16)个月,其中25例(24.5%)患者房颤复发。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清S100β水平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13.45 ng/ml,据此将患者分为S100β低水平组(S100β<13.45 ng/ml)46例和S100β高水平组(S100β≥13.45 ng/ml)56例。(2)S100β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临床基线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CHA2DS2-VASc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S100β高水平组的房颤复发率显著高于S100β低水平组(37.5%比8.7%,χ^(2)=11.325,P=0.00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100β高水平组患者的累积无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S100β低水平组(χ^(2)=10.946,Log-rank P<0.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100β水平升高是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HR:6.890,95%CI:2.065~22.983,P=0.002)。(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00β水平预测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562~0.803,P=0.006),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54.5%;S100β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提高对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准确性(AUC=0.801,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64.9%,P<0.001)。结论血清S100β水平升高是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S100β联合CHA2DS2-VASc评分可提高其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