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院感染培训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叶青 徐亚青 +2 位作者 雷幼蓉 邓敏 成于珈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8-853,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医院感染培训相关文献的增长规律、研究热点和前沿,并探索其发展方向。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Excel表格分析文献增长规律,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国内医院感染培训研究... 目的分析中国医院感染培训相关文献的增长规律、研究热点和前沿,并探索其发展方向。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Excel表格分析文献增长规律,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国内医院感染培训研究热点和前沿。结果共纳入1 267篇文献,文献发表经历了起步期(1991-2003年)、增长期(2004-2013年)和平稳期(2014年及以后)三个阶段,发表刊物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医药管理杂志》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为主。关键词共现本图谱共识别出131个节点,387条连接线。识别研究热点为:"依从性"、"手卫生"、"手术室"、"医院感染"、"医务人员"、"岗前培训"和"保洁员",其中心度值均≥0.30。研究热点呈现一定的演变规律,近期以"知识培训"和"基层医疗机构"为研究前沿。结论中国医院感染培训研究的发展与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密切相关,今后对非专职人员的培训体系尚需完善,对专职人员培训体系及效果评价的研究尚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培训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对眼科手术感染的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万杏 何宇红 吴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眼科手术患者4612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医护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选取2020年5—10月眼科手术患者4905例,设为干预组,按照医护一体...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眼科手术患者4612例,设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医护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选取2020年5—10月眼科手术患者4905例,设为干预组,按照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干预前后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态度、行为和眼科手术后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前、后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22‰(6例)、0.2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49)。实施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后医护人员对口罩佩戴、手卫生、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置和职业防护方面的医院感染防控态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医护人员口罩佩戴、手卫生、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置、职业防护和手术间环境管理医院感染防控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室内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可有效降低眼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改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态度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眼科手术 干预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韩静静 王坚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控SSI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SSI目标性监测,监测术后SSI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控SSI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SSI目标性监测,监测术后SSI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的影响因素。结果神经外科1154例清洁切口开颅手术患者,发生SSI 105例,发病率为9.10%,其中,表浅手术切口感染11例,器官腔隙感染94例,无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再次手术、放置引流时间≥4 d、手术时间≥4 h、急诊手术是该院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置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不超过72 h)是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的保护性因素。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手术发生SSI的患者中,87.62%(92/105)发生于术后2周内。结论为减少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的发生,应避免术后再次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必要时需术后放置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但应尽早拔除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清洁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 logistic多元回归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韩静静 武宇 +1 位作者 王高华 王坚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729-3733,共5页
背景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高,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 背景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高,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9336例精神障碍患者进入研究队列,将住院期间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匹配在同时段住院、同病区、同年龄段、同观察时长、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血常规、合并疾病情况、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合并流涎/吞咽障碍情况(患者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症状或有误吸病史被确定为吞咽障碍)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影响因素。结果9336例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HAP有124例(病例组),发生率为1.33%;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比例匹配,共入组334例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病例组中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2种、近半年发生过肺炎、有基础疾病、流涎/吞咽障碍、高血糖、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OR=1.025,95%CI(1.004,1.047)〕、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OR=3.634,95%CI(1.842,7.171)〕、抗精神病药物≥2种〔OR=2.653,95%CI(1.380,5.100)〕、有基础疾病〔OR=2.268,95%CI(1.167,4.411)〕、有流涎/吞咽障碍〔OR=56.726,95%CI(7.534,427.078)〕、高血糖〔OR=4.129,95%CI(1.032,16.520)〕是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降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率,在选择使用氯氮平时尤其注意HAP的监测和防控,对于有流涎/吞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高血糖、基础疾病及因疾病情况需住院时间长等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加强HAP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医疗相关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影响因素分析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用病原学思维指导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韩静静 邓敏 +2 位作者 郑治水 成于珈 曹霞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5期907-910,共4页
在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影像学特点、既往治疗情况等分析了患者可能的病原菌及耐药特点,指导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在目标治疗中,通过对感染疾病特点、耐药菌治疗分析,正确诊断和鉴别诊... 在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影像学特点、既往治疗情况等分析了患者可能的病原菌及耐药特点,指导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在目标治疗中,通过对感染疾病特点、耐药菌治疗分析,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协助医生更好地制定了临床治疗策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在危重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策略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思维 抗感染治疗 临床药师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评估量表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汪瑶 叶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86-3490,共5页
目的构建评价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评估量表,为防控住院患者MDRO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期间检出的MDRO患者132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DRO医院感染患者375例为病例组,MDRO非医院感染患... 目的构建评价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评估量表,为防控住院患者MDRO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期间检出的MDRO患者132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MDRO医院感染患者375例为病例组,MDRO非医院感染患者952例为对照组.用Logistic回归构建量表条目,根据优势比(OR)确定权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量表的准确性并确定诊断阈值,四分位法划定风险等级;并前瞻性地对2023年一季度MDRO患者(验证组)感染结局进行预测,并比较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真实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纳入11个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进入模型的变量有6个,模型符合程度Hosmer-Leme-show检验P=0.686,正确判别类型为77.3%.根据赋分标准确定各个条目的权重,阴性时设为0分,初构MDRO医院感染风险评分量表,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CI=0.774~0.826,P<0.001),诊断阈值17分,0~16分无风险;17~22分低风险;23~27分中风险;28分及以上高风险.将验证组风险得分按照风险等级划分,随着风险等级提高,感染发生率呈增长趋势,且各风险等级组感染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MDRO感染风险评估量表简单易行,准确性及真实性较高,可用于高风险患者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风险评估 量表 LOGISTIC回归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PDCA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感染疑似病例预警信息处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叶青 雷幼蓉 +1 位作者 何宇红 成于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02-3805,共4页
目的通过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 cycle,PDCA循环)促进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感染疑似病例预警信息处置的积极主动性,提高预警信息及时处置率。方法在2018年3月-12月期间,按照PDCA管理工具,对感染疑似病例预警信息及时处... 目的通过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 cycle,PDCA循环)促进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感染疑似病例预警信息处置的积极主动性,提高预警信息及时处置率。方法在2018年3月-12月期间,按照PDCA管理工具,对感染疑似病例预警信息及时处置率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执行改进策略和措施、严格检查督导,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临床医生对RTNISS中感染疑似病例预警信息处置的相关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的变化。结果从2018年3月-12月,临床医务人员对本科室预警信息及时处置情况的知晓率显著提高(χ^2=14.389,P<0.001)。2018年12月全院预警信息24 h及时处置率为66.64%,72 h及时处置率为80.01%,均较2018年3月提高(P<0.001);感染预警病例24 h及时处置率≥60%的科室占67.35%,72 h及时处置率≥80%的科室占65.31%,均较2018年3月提高(P<0.001);全院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次数率为14.74%,较2018年3月显著降低(χ^2=53.870,P<0.001)。结论通过采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促进临床医生对RTNISS中感染疑似病例预警信息处置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全院预警信息及时处置率,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次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 预警信息 持续质量改进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菌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韩静静 曹霞 +3 位作者 周晨亮 徐亚青 成于珈 邓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MDR)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情况,以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并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2016年9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VAP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作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MDR)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情况,以进行风险评估管理并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2016年9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VAP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作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DR菌引起V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ICU中VAP患者的病原菌特点。结果 ICU发生VAP 78例,其中MDR菌引起41例(52.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接从其他医疗机构转入(OR=36.50)、近90 d接受第3和第4代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类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治疗(OR=24.55)、危重合并感染性休克(OR=12.32)、ICU住院时间≥5 d(OR=12.22)是发生MDR-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从78例VAP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21株,多重耐药菌84株,占69.42%。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中鲍曼不动杆菌以耐药菌为主,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耐药菌还是非耐药菌均有可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非耐药为主。结论 ICU中导致VAP的主要病原菌有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经验用药时对于致病菌的耐药性评价应根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并以此为依据规范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危险因素 重症医学科
下载PDF
全国医疗机构病区环境消毒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希 巩玉秀 +10 位作者 张宇 周嘉祥 叶青 陆群 杨怀 李卫光 杨芸 林玲 张浩军 张冰丽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 目的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其普通病区和重点部门空气与物体表面消毒方式、频次及消毒效果监测情况。结果共163所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2所医疗机构未开设普通病区。75所(46.58%)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空气消毒,其中42所(56.00%)医疗机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31所(41.33%)医疗机构只在终末或必要时消毒;98所(60.87%)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物体表面定期进行消毒,其中94所(95.92%)医疗机构每天消毒1~2次;73所(45.34%)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47所(64.38%)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141所(86.50%)医疗机构对重点部门空气进行消毒,其中122所(86.52%)每天消毒2次;163所(100%)医疗机构均对重点部门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中134所(82.21%)每天消毒≥2次;161所(98.77%)医疗机构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111所(68.94%)医疗机构为每季度监测1次。结论《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颁布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但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存在消毒与监测过度与不足并存的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技术规范 清洁 消毒 普通病区 感染 高风险部门
下载PDF
方舱医院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六亿 叶青 +18 位作者 蔡虻 高晓东 黄勋 李春辉 林金兰 梁建生 陆群 李卫光 刘运喜 乔甫 索继江 吴文娟 王强 向准 熊莉娟 姚希 张流波 张卫红 吴安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1770,共10页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生其他传染性疾病交叉传播,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感染防控专家,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指南,结合方舱医院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收治大量无症状及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舱医院,指导方舱医院管理和运营者在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组织及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从方舱医院的建筑布局、感控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人员和物品进出方舱流程、感染监测及其分析与反馈、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区域感染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和相关环境终末消毒等方面,因地制宜落实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系统、多部门的协同,需要领导和工作人员上下勠力同心,在国家规范和循证依据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保障方舱医院的医疗安全及其高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防控 感染监测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加强医院感染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青 杨劲 +1 位作者 成于珈 董卫国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第7期490-494,共5页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感染所暴露出的问题,对我国医学教育中医院感染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加强医院感染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医学教育中改进和加强医院感染教育的建议,以期为医疗机构培养具有感染防控意识的合格...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感染所暴露出的问题,对我国医学教育中医院感染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加强医院感染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医学教育中改进和加强医院感染教育的建议,以期为医疗机构培养具有感染防控意识的合格医务工作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日常工作中,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和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感染 医学教育 思考
原文传递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分析
12
作者 喻淑慧 朱睿瑶 +2 位作者 王璐 邹捍东 詹丽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2期1419-1423,1544,共6页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10日收入的10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彩超结果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 目的:探讨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1月10日收入的10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脏彩超结果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HFr+mEF)组(12例)和射血分数保留(HFpEF)组(94例),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特征及疗效评估。结果:①危重型COVID-19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平均年龄在(68.3±15.3)岁,以男性(67.9%)为主,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②HFr+mEF组患者大部分有心血管基础疾病(66.7%),发生胸闷的比例更高,为58.3%,初次就诊即存在呼吸衰竭(83.3%),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比例更高(83.3%);33.3%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病情更严重。③与HFr+mEF组比较,HFpEF组进行俯卧位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人血免疫球蛋白及抗凝药物比例更高。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及抗凝药物使用均为危重型COVID-19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糖皮质激素更高(OR=9.82,95%CI:1.22~79.1)。结论:心脏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比例更高,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既往基础疾病以及心功能状态及时做出判断并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朱睿瑶 喻淑慧 +5 位作者 王璐 邱涛 全飞 邵勉 邹捍东 詹丽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1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入院的91例免疫受损合并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生物学证据分为PJP组(52例)和非... 目的:探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入院的91例免疫受损合并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生物学证据分为PJP组(52例)和非PJP组(39例),比较两组间患者病因分类、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免疫受损患者合并ARDS平均年龄在(53.0±15.0)岁,以男性为主(75.8%),大多数患者有发热(40.7%)和咳嗽(41.8%)症状,其中PJP组患者出现干咳(46.2%)、活动后气促(59.6%)的比例更高;(2)PJP组1,3-β-D-葡聚糖水平、CD3^(+)和CD8^(+)T细胞计数高于非PJ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β-D-葡聚糖、CD3^(+)、CD4^(+)、CD8^(+)T细胞、WBC均为免疫受损患者合并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CD8^(+)T细胞最高(OR=1.04,95%CI:1.01~1.06)。结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合并ARDS大多伴有发热和咳嗽症状,以干咳为主,PJP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机会较高,CD8^(+)T细胞是影响免疫受损患者合并ARDS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受损患者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ARDS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免疫功能低下合并AR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策略
14
作者 朱睿瑶 喻淑慧 +2 位作者 王璐 李镇文 詹丽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1期1316-1319,1389,共5页
免疫功能低下伴肺部感染是组织侵袭性感染的最常见类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部感染严重的表现形式。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对感染的识别是滞后的,由于炎症反应不明显,常见的感染征象容易被忽略。侵入性诊断技术是获取有效的分泌... 免疫功能低下伴肺部感染是组织侵袭性感染的最常见类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部感染严重的表现形式。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对感染的识别是滞后的,由于炎症反应不明显,常见的感染征象容易被忽略。侵入性诊断技术是获取有效的分泌物标本的重要手段,早期积极进行具体的微生物学诊断及有效的鉴别诊断,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可以避免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潜在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低下 ARDS 流行病学特征 诊治策略
原文传递
内质网自噬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世平 方小雨 +6 位作者 朱睿瑶 张静 王慧娟 雷佳羲 王超群 王璐 詹丽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1期1352-1360,共9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进展性呼吸衰竭,它是危重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关于ARDS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一般支持性治疗。内质网自噬(ER-phagy)通过选择性降解内质网片段和错误折叠蛋白来维持细胞稳态,并且它可以调...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急性进展性呼吸衰竭,它是危重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关于ARDS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一般支持性治疗。内质网自噬(ER-phagy)通过选择性降解内质网片段和错误折叠蛋白来维持细胞稳态,并且它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清除内质网腔的病原体,控制胶原蛋白质量。本文就ARDS研究现状、ARDS发病机制、内质网自噬定义、内质网自噬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并推测内质网自噬可能成为ARDS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内质网自噬 内质网自噬受体 细胞凋亡 免疫
原文传递
低剂量CT在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亮 王莉 +5 位作者 曾菲菲 刘芳 彭宙锋 谢宝君 刘昌盛 查云飞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2例经核酸检测确诊为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低剂量CT应用及影像特点。由2位影像医师独立评价CT图...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在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2例经核酸检测确诊为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低剂量CT应用及影像特点。由2位影像医师独立评价CT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进行评分。以≥3分为临床诊断可接受。并记录CT辐射剂量,包括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观察肺部病变分布、形态、密度等特征及有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改变。结果12例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中,咳嗽8例,发热4例,胸闷2例,呼吸困难、腹泻各1例。所有患者CT主观图像质量评分3~4分,平均3.46分,完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CTDIvol为1.13~4.31 mGy,平均3.02 mGy。DLP为34.48~75.29 mGy·cm,平均55.48 mGy·cm。E为0.48~1.05 mSv,平均0.78 mSv。胸部CT表现单肺病变5例,双肺病变7例。磨玻璃影1例,实变影1例,磨玻璃合并实变影7例,条索影1例,磨玻璃、实变及条索影共存2例。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低剂量CT扫描在妊娠合并新冠肺炎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CT主要表现为双肺斑片状、片状磨玻璃合并实变影,积极有效治疗可完全康复,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妊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国内外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叶青 成于珈 林丽开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556-563,共8页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外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为我国深入开展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研究及加强微生物耐药性防控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检索199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外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为我国深入开展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研究及加强微生物耐药性防控管理提出建议。方法检索199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发表的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的相关文献。分析文献基本情况,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文献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方法,比较国内外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研究热点和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到有效中文文献234篇,有效英文文献1563篇。中文文献均为国内学者发表;英文文献中,以国内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的文献有97篇,国外学者发表1466篇。发文期刊质量均较高。与国外研究大趋势相比,国内学者发表的文献数量近年来有下降趋势,文献所在期刊相对较集中。国内学者发表的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的中心度值最高,为0.36。国内外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关键词中"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中心度值均最高,分别为0.63和0.21。研究的发展趋势分析发现,国外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突现词较多,1994年至2018年研究人员对病原体种类的关注逐渐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转移至肺炎克雷伯菌、肠道沙门菌;对消毒剂种类的关注逐渐从氯己定、季铵盐化合物转移至次氯酸钠、过氧乙酸。而国内学者发表的文献突现词均较少,主要为"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二者突现时期较早,在2008年和2010年终止。结论我国关于微生物对消毒剂抗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开展研究的学科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宽,研究深度和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消毒剂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性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呼吸器适合性测试方法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青 姚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836-3840,共5页
呼吸器是降低医疗保健工作者(HCW)暴露于呼吸道感染风险的重要个人防护设备,通过适合性测试筛选合适的呼吸器并正确佩戴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呼吸器的分类、适合性测试的目的、方法、要求以及执行适合性测试所面临的挑战等内容。包括动... 呼吸器是降低医疗保健工作者(HCW)暴露于呼吸道感染风险的重要个人防护设备,通过适合性测试筛选合适的呼吸器并正确佩戴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呼吸器的分类、适合性测试的目的、方法、要求以及执行适合性测试所面临的挑战等内容。包括动力呼吸器在内的、带有密合式面罩的呼吸器,均需进行适合性测试,以帮助使用者筛选适合的呼吸器。适合性测试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案,研究表明定量测试在检测泄漏方面较定性测试更胜一筹。此外,即使经过适合性测试筛选的呼吸器,在每次使用之前也均应进行密合性检查,以确保使用者正确佩戴了呼吸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由于呼吸器的供应短缺导致适合性测试难以实施;随着呼吸器供应的恢复,国内外相关机构将重新重视对呼吸器适合性测试的监管。虽然开展呼吸器适合测试需要面临技术体系和各种成本挑战,但其不仅有很高的教育价值,而且能为医疗机构HCW在工作中提供充分的呼吸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器 适合性测试 定性适合性测试 定量适合性测试 密合性检查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不同放置位点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消耗量调查
19
作者 叶青 王莎莎 +3 位作者 姚希 雷幼蓉 匡巧珍 成于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0-944,共5页
目的从使用消耗量的角度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不同放置位点速干手消毒剂的取用便捷性和医务人员取用的倾向性,以期为ICU手消毒剂最佳放置位点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2018年3月-2018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内所有病床旁、治疗... 目的从使用消耗量的角度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不同放置位点速干手消毒剂的取用便捷性和医务人员取用的倾向性,以期为ICU手消毒剂最佳放置位点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2018年3月-2018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内所有病床旁、治疗车以及隔离病室门口放置的速干手消毒剂每个月的使用消耗量,比较分析各个放置位点消耗量的差异。结果放置在治疗车上的速干手消毒剂每月平均使用消耗量最多,为(285.64±83.73) ml/车,放置在床尾的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大于在床头手消毒剂的消耗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隔离病室区域,放置在床头的手消毒剂消耗量最少(P<0.05),而放置在床尾、门内和门外的手消毒剂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隔离病室与隔离病室床尾放置的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从消耗使用量的角度来评价手消毒剂在ICU的最佳放置位点:在ICU,治疗车、病床旁和隔离室门口放置的速干手消毒剂均便于医务人员取用;与放置在床头相比,医务人员更倾向于取用放置在床尾的手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速干手消毒剂 放置位点 消耗量
原文传递
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有哪些关键技术
20
作者 叶青 武宇 +2 位作者 董子洵 冯佳佳 林丽开 《中国卫生》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近年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抵制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我国高度重视微生物耐药管理问题,出台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近年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抵制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我国高度重视微生物耐药管理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标准,取得显著成效。在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新三年里,医疗机构如何利用相关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微生物耐药的科学、规范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药物 微生物耐药 医疗机构 显著成效 卫生健康 政策法规 技术规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