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定钢板联合钢缆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黄俊 刘子林 +3 位作者 季闯 周建林 方洪松 彭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评价带线缆孔及大转子结合装置的锁定钢板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9月我院因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行锁定钢板联合钢缆环扎内固定治疗的病人27例(27髋)。记录病人手术时间、... 目的评价带线缆孔及大转子结合装置的锁定钢板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9月我院因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行锁定钢板联合钢缆环扎内固定治疗的病人27例(27髋)。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通过数字化X线摄片对假体、内固定钢板稳定性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7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8个月,平均(21.74±15.42)个月,所有病人均获得骨折愈合,未发生感染、脱位、松动及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术前平均HHS功能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分别为为(31.84±3.92)分、(7.63±0.97)分,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5.43±4.73)分、(2.00±0.78)分,经锁定钢板联合钢缆环扎内固定治疗后,HHS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的临床结局均较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带线缆孔及大转子结合装置的锁定钢板对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锁定钢板 手术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CD_(4)^(+)与CD_(8)^(+)T淋巴细胞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晓霜 周建林 彭昊 《中国医药》 2023年第8期1277-1280,共4页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关节炎性病变,常累及软骨及周围组织,最终可导致关节衰竭并伴有疼痛和残疾。许多证据表明免疫机制贯穿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发现,CD_(4)^(+)、CD_(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通过细胞...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关节炎性病变,常累及软骨及周围组织,最终可导致关节衰竭并伴有疼痛和残疾。许多证据表明免疫机制贯穿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发现,CD_(4)^(+)、CD_(8)^(+)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分化、组织浸润、免疫亚群失衡以及释放不同的细胞因子,激活相关细胞通路,造成滑膜炎症、软骨丢失、降解、内稳态失衡以及软骨下骨重建等。现就CD_(4)^(+)、CD_(8)^(+)T淋巴细胞在骨关节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骨免疫学 CD_(8)^(+)T淋巴细胞 CD_(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初次手术失败后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洪松 彭昊 +1 位作者 周建林 陈森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60-462,共3页
目的总结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初次手术失败后再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治疗的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初次手术失败患儿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均行尺骨斜行截骨矫形、环状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均... 目的总结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初次手术失败后再手术治疗的经验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治疗的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初次手术失败患儿1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均行尺骨斜行截骨矫形、环状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2~42个月,平均时间为24个月。手术效果根据Mackay病情评估标准,优11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达94%。结论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初次手术失败后再手术治疗关键在于矫正尺骨畸形,采用尺骨斜行截骨矫形、环状韧带重建,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孟氏骨折 再手术
下载PDF
骨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蓓蕾 王谦 周庞虎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3-55,I0002,共4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最常见的关节疼痛和退行性疾病,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在OA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发现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是OA发病机制中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能诱导细胞大量合成γ-干扰素...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最常见的关节疼痛和退行性疾病,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在OA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发现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是OA发病机制中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能诱导细胞大量合成γ-干扰素,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多种趋化因子的合成表达,能作用于关节软骨细胞和滑膜组织,调节细胞应答,反映关节滑膜炎症程度。本文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不同放射学分级OA患者血清、关节液IL-18水平及滑膜组织IL-18mR-NA表达变化,为临床治疗OA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关节炎患者 骨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关节软骨细胞 RT-PCR 滑膜组织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骨伤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庞虎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3期42-43,46,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骨伤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137例骨伤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5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步免疫夹心法和最终荧光检测相结合测定血清PCT水平,采...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骨伤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137例骨伤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5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一步免疫夹心法和最终荧光检测相结合测定血清PCT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比较以上各组及细菌感染组感染控制后(细菌感染控制组)血清PCT、CRP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但细菌感染组血清CRP水平与非感染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细菌感染控制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细菌感染组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接近。以2ng/ml为PCT诊断细菌感染分界点,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50%和88.70%,显著高于CRP(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对骨伤感染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骨伤感染 C反应蛋白 开放性骨折内固定 应用 炎性细胞因子 局部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
下载PDF
构建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兔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宇博 彭昊 +2 位作者 方洪松 李皓桓 汪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5216-5219,共4页
背景:引起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致病因素是激素的大量使用,尽管激素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密切,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的:通过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并检测脂质代谢指标,以探讨脂质代谢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 背景:引起股骨头坏死最常见的非创伤性致病因素是激素的大量使用,尽管激素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密切,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的:通过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并检测脂质代谢指标,以探讨脂质代谢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通过联合应用马血清和甲泼尼龙建立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开始注射甲泼尼龙针后第2,4,6,8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于第2,4,6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只动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检查;于第8周,剩余动物行DR、CT检查后处死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实验组DR检查显示双侧骨密度降低,骨骺线不清,骨质网状结构模糊;CT显示骨质网状结构密度降低,呈点状分布,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骨骺线不清;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骨小梁结构不清,排列紊乱,骨髓内脂肪细胞增多,骨细胞缺失,血栓形成,肥大细胞增生,而对照组的DR、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造模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证实,联合应用马血清和激素可成功建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脂质代谢紊乱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脂质代谢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方洪松 陈森 彭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7例,进行双侧髋关节薄层CT扫描,使用专业软件处理所获的DICOM图像,重建双...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7例,进行双侧髋关节薄层CT扫描,使用专业软件处理所获的DICOM图像,重建双髋立体图像,再应用3D技术打印。术前利用3D打印模型确定假臼与真臼的位置,预估髋臼与股骨假体型号;利用模型进行股骨模拟截骨。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根据骨盆平片及患髋正、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结果 3D打印模型能够直观地确定假臼与真臼的位置,立体地呈现股骨头与股骨近端骨质结构改变,术中髋臼与股骨假体所用型号与术前规划基本一致。结论 3D打印技术用于成人CroweⅣ型DDH关节置换的术前规划,可行性好,术前可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致成人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的治疗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本超 金林鑫 +1 位作者 陈森 彭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致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AIPF)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指标变化,为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本科2016年7月3日收治1例患者的病历、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结合数据库中以&q... 目的探讨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致急性感染性暴发性紫癜(AIPF)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指标变化,为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本科2016年7月3日收治1例患者的病历、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结合数据库中以"暴发性紫癜"与"化脓性链球菌"及"fulminant purpura"与"Streptococcus pyogenes"检索获得的2个相似病例,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及治疗过程,探讨可能的诊疗防治措施。结果①化脓性链球菌感染致AIPF可能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特殊暴发性紫癜(PF)亚型;②疾病进展极快,存在严重全身炎性反应,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显著升高,炎性细胞减少,早期易发生感染性休克;③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凝血功能障碍,D-二聚体升高;④感染可通过血液及局部扩散导致感染扩散;⑤可致肝、肾、心、肺功能衰竭(MODS)并存在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⑥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显著升高(肌肉等组织溶解反应)。结论化脓性链球菌急性感染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致死率高,国内尚无治愈病例,可手术患者尽早手术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紫癜(PF) 化脓性链球菌 急性感染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江泽文 彭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THA围术期DVT的预防,旨在减少静脉内膜的损伤、加快静脉内血...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甚至死亡。THA围术期DVT的预防,旨在减少静脉内膜的损伤、加快静脉内血液流动、解除静脉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促进术后康复。DVT的预防必须贯穿整个围术期,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预防方法的特点,实施高效合理的个体化预防措施。笔者就THA围术期DVT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梁坤 彭昊 《中国医药》 2022年第6期948-952,共5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为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髌旁内侧入路是TKA有效且安全的主流入路,其难度小、术野暴露良好,可最大限度减少假体对位不准等并发症,但其对股四头肌损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慢。目前可替代的TKA入路还有...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为终末期膝关节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髌旁内侧入路是TKA有效且安全的主流入路,其难度小、术野暴露良好,可最大限度减少假体对位不准等并发症,但其对股四头肌损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慢。目前可替代的TKA入路还有髌旁外侧入路、股内侧肌中间入路、股内侧肌下入路和微创入路等,不同手术入路有其各自的适应证和优缺点,在TKA入路选择上应结合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患者的个体特征。本文对现阶段TKA各种手术入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膝关节疾病 髌旁内侧入路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俊文 钟昌恒 +1 位作者 江宜松 彭昊 《中国医药》 2020年第12期1963-1966,共4页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骨关节外科一种常见疾病,随病情进展,常常会发生髋关节脱位合并骨关节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会对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DDH的早期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骨关节外科一种常见疾病,随病情进展,常常会发生髋关节脱位合并骨关节炎,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会对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DDH的早期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理念的更新,DDH的早期诊断也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遗传学研究的新成果可能对DDH的早期诊断带来巨大的改变,本文综述DDH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早期诊断 基因筛查
下载PDF
胫内翻与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内翻的生物力学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友 王本超 彭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比较胫内翻患者与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内翻患者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二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6-01—2017-11行手术治疗的7例(14膝)胫内翻,对照组纳入同期11例(14膝)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膝内翻(内翻角>7... 目的比较胫内翻患者与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内翻患者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二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6-01—2017-11行手术治疗的7例(14膝)胫内翻,对照组纳入同期11例(14膝)骨性关节炎导致的膝内翻(内翻角>7°)。比较2组性别、发病年龄、就诊年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伸直受限度数、膝内翻角、FMA角、DFMA角、α角、胫骨平台内倾角、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年龄与就诊年龄更小,双侧发病、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不等、α角为直角的比例更高,膝关节伸直受限的比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膝内翻角、FMA角、胫骨平台内倾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均大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膝关节伸直受限度数、DFMA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α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角明显大于DFMA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骨性关节导致的膝内翻患者比较,胫内翻患者双侧发病率更高,患者出现症状、体征的年龄均更早,膝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胫内翻患者胫骨平台的内倾及后倾角明显增大,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不等的发病率较高;股骨存在内弓畸形,但股骨机械轴与膝关节线基本垂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内翻 膝内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Ⅳ级截骨术在椎间盘组织嵌入椎体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金志辉 方洪松 +2 位作者 陈森 彭昊 郭卫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Ⅳ级截骨术在椎间盘组织嵌入骨折椎体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36例椎间盘组织嵌入椎体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行后路Ⅳ级截骨(经椎弓根V形截骨并... 目的探讨后路Ⅳ级截骨术在椎间盘组织嵌入骨折椎体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36例椎间盘组织嵌入椎体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行后路Ⅳ级截骨(经椎弓根V形截骨并切除相邻椎间盘)、椎弓根钉内固定、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ODI指数。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2(3~18)个月。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未出现脊髓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术后6个月均有明确的椎间骨性融合影像学表现。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后1周进一步改善,但伤椎Cobb角较术后1周有所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椎间盘组织嵌入椎体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Ⅳ级截骨术是一种合适的治疗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椎间盘组织嵌入骨折椎体 Ⅳ级截骨术 椎弓根钉 植骨融合
原文传递
股骨畸形对TKA术后下肢力线及膝关节线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本超 陈森 +1 位作者 方洪松 彭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2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畸形导致的股骨远端1/3解剖轴与下肢机械轴夹角(DFMA)异常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力线及膝关节线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5-12—2017-11完成的50例(53膝)TKA,通过测量DFMA角分为3组,正常组25膝DFMA角≥4.5°且<7.... 目的探讨股骨畸形导致的股骨远端1/3解剖轴与下肢机械轴夹角(DFMA)异常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力线及膝关节线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5-12—2017-11完成的50例(53膝)TKA,通过测量DFMA角分为3组,正常组25膝DFMA角≥4.5°且<7.5°,内翻组13膝DFMA角<4.5°,外翻组15膝DFMA角≥7.5°。比较3组术前膝内翻角、术后膝内翻角及术后膝关节线-股骨机械轴夹角(α角)。结果内翻组与外翻组术前膝内翻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与外翻组、内翻组与外翻组术后膝内翻角、术后α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与内翻组术后膝内翻角、术后α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稳定者(50膝)术前膝内翻角为(3.28±6.95)°,显性不稳定者(3膝)术前膝内翻角为(-6.40±5.8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FMA与术前膝内翻角、术后膝内翻角、术后α角呈中度正相关,与术后膝关节显性不稳定呈中度负相关。结论在采用机械对位对线技术基础上并以传统定位截骨器械行TKA手术时,术前DFMA角及膝关节内外翻状态对术后下肢力线及膝关节线均存在明显影响,且术前DFMA角过小、膝关节明显外翻是术后膝关节伸直负重位显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畸形 膝关节内翻 膝关节伸直位不稳
原文传递
双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合并双侧肱骨头坏死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本超 陈森 +1 位作者 方洪松 彭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1期1228-1229,共2页
双侧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亚型之一,近年来国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但合并双侧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却十分罕见。本院于2016—05-12诊治1例双侧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双侧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报道如下。
关键词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双侧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本超 陈森 +1 位作者 彭昊 金林鑫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374-378,共5页
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RDHD)是一种以髋关节,尤其是股骨头、股骨颈骨质迅速破坏从而导致髋关节功能迅速下降并伴有髋关节剧烈疼痛的疾病,人群发病率很低,60岁以上老年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回顾性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RDHD的疾病名称、... 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RDHD)是一种以髋关节,尤其是股骨头、股骨颈骨质迅速破坏从而导致髋关节功能迅速下降并伴有髋关节剧烈疼痛的疾病,人群发病率很低,60岁以上老年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回顾性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RDHD的疾病名称、定义及发病机制等均存在明显争议,较为常用的疾病名称为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影像学以中晚期股骨头、股骨颈明显骨质破坏缺损为特征性表现,结合患者疾病病程可明确诊断,但早期影像学无有诊断价值表现,患者症状体征也不具有特异性,故而早期诊断困难。目前的研究认为其发病与患者的骨质疏松状态、髋关节生物力学改变及细胞、细胞因子活化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具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暂未明确。RDHD治疗早中期以对症及抗骨质疏松治疗为主,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用于晚期功能受限患者的手术治疗,但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髋关节 疾病进展 诊断 诊断 鉴别 治疗
原文传递
TKA术后使用个体化静脉泵对早期镇痛药物使用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本超 陈森 彭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6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静脉泵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早期镇痛药使用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7-12行TKA的98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组66例术后使用个体化静脉泵,对照组32例术后未使用个体化静脉... 目的探讨个体化静脉泵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早期镇痛药使用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7-12行TKA的98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组66例术后使用个体化静脉泵,对照组32例术后未使用个体化静脉泵。比较2组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后镇痛次数,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评分,以及术后14 d膝关节功能KSS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期镇痛药使用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14 d观察组KSS临床评分总分、疼痛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使用个体化静脉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功能锻炼期间镇痛药使用次数,这是超前镇痛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必然结果,而最终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个体化静脉泵 超前镇痛 功能锻炼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