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9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
1
作者 查全性 陆君涛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 结合实际发展电化学科学─—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工作简介查全性,陆君涛(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武汉430072)在物理化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电化学长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电化学所研究的体系(溶液、电极/溶液界面等)具有广泛的基础意义外,促使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发展 化学电源 电化学器件
下载PDF
生物热化学系统的微量热方法研究 Ⅱ.微量热法研究稻种萌发过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培疆 邸友莹 +6 位作者 宋昭华 谢昌礼 汪存信 屈松生 舒理慧 朱英国 周涵韬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5期71-74,共4页
用自行研制的微量热装置测定了稻种萌发的全热谱,由此得到了稻种萌发各产热阶段的热数据,并对不同谱线作了比较和讨论。
关键词 萌发 微量热法 生物热化学 种子 稻种
下载PDF
生物热化学系统的微量热方法研究——Ⅰ.微热量计的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存信 宋昭华 +3 位作者 邸友萤 冯英 周培疆 屈松生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5期61-65,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于生物热化学研究,结构新颖的微热量计,阐述了热量计的设计原理,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热量计反应池容积为25mL,检测灵敏度为0.12mW,L^-1测试精度≤±1%,恒温水溶控温精度为±0....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于生物热化学研究,结构新颖的微热量计,阐述了热量计的设计原理,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热量计反应池容积为25mL,检测灵敏度为0.12mW,L^-1测试精度≤±1%,恒温水溶控温精度为±0.001K。用量热标准物质KCl对仪器进行了标定,测得KCl溶解热为17571±21J·mol^-1,与文献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 量热学 微热量计
下载PDF
五羰基合铁分子化学键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宗球 秦子斌 杨水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5-408,共4页
自五羰基铁化合物制备以来,不少人对其成键特性作过研究[1,2]。我们注意到,五羰基铁分子中,平面的Fe-C键与轴向的Fe-C键相比,其键长要长0.0027nm,但该键的键力常数k比轴向Fe-C键的大0.18N/cm,... 自五羰基铁化合物制备以来,不少人对其成键特性作过研究[1,2]。我们注意到,五羰基铁分子中,平面的Fe-C键与轴向的Fe-C键相比,其键长要长0.0027nm,但该键的键力常数k比轴向Fe-C键的大0.18N/cm,键振动频率ν~大22cm-1,即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羰基铁 化学键 键能 键强度 五羰基合铁
下载PDF
理科化学系化工课程改革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洁修 马玉龙 《大学化学》 CAS 1994年第4期9-11,共3页
理科化学系化工课程改革初探郑洁修,马玉龙(武汉大学化学系43007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理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已逐渐发生了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理科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而且还应... 理科化学系化工课程改革初探郑洁修,马玉龙(武汉大学化学系43007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理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已逐渐发生了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理科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而且还应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对实际工作较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科 化学系 化工课程 改革
下载PDF
加强理科化学系工程技术教育的探索
6
作者 马玉龙 郑洁修 周新花 《中国大学教学》 1992年第1期11-12,共2页
随着四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理科化学系毕业生的分配去向发生了明显变化。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系毕业生,90%分配到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但近年来。
关键词 毕业生分配 工程技术教育 高考制度 化工过程 教学环节 工业生产规模 科研成果 基层单位 实践性教学 宏观体系
下载PDF
铁氰化镍膜的分子组成及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政萍 蒋勉 周性尧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研究了沉积在玻碳(GC)基体上的铁氰化镍(NiHCF)膜的电化学行为,详细分析了制备条件对膜的循环伏安(CV)行为的影响,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EDX)分析技术,提出膜是可溶组分K2NiFe(CN)6和不可溶组分Ni2... 研究了沉积在玻碳(GC)基体上的铁氰化镍(NiHCF)膜的电化学行为,详细分析了制备条件对膜的循环伏安(CV)行为的影响,结合能量色散X射线(EDX)分析技术,提出膜是可溶组分K2NiFe(CN)6和不可溶组分Ni2Fe(CN)6共存的混合态,精确控制沉积条件,可分别获得不同组分占优势的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组分的电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不可溶组分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得到描述其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铁氰化镍 电化学 化学沉积法
下载PDF
生命科学对分析化学的挑战
8
作者 程介克 王宗礼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从生命科学的发展,论述了生命科学与分析化学之间密切关系。对生物分析及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中热点生物大分子分析(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小分子分析(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和儿茶酚胺等),生物医学分析(临床分析、生物无机分析等)进行了... 本文从生命科学的发展,论述了生命科学与分析化学之间密切关系。对生物分析及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中热点生物大分子分析(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小分子分析(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和儿茶酚胺等),生物医学分析(临床分析、生物无机分析等)进行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析 生命科学
全文增补中
化学系研究生实验杂谈 被引量:3
9
作者 戴述诚 《大学化学》 CAS 1994年第4期52-52,51,共2页
化学系研究生实验杂谈戴述诚(武汉大学化学系90级研究生430072)大学本科毕业后,我考取有机专业研究生已有两年多。对比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化学实验训练有许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实验能力的提高。大学本科化学实验内容在实... 化学系研究生实验杂谈戴述诚(武汉大学化学系90级研究生430072)大学本科毕业后,我考取有机专业研究生已有两年多。对比本科生和研究生阶段化学实验训练有许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实验能力的提高。大学本科化学实验内容在实验书中叙述较详尽,包括实验目的、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系研究生 化学实验 教学
下载PDF
乳酸-丙酮-BrO_3^--Mn^(2+)-H_2SO_4化学振荡体系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安从俊 庄林 +1 位作者 刘义 林智信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9-264,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与生命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中间物参与的乳酸(以下简称LA)-丙酮(以下简称Act)-BrO_3^-Mn^(2+)-H_2SO_4新型化学振荡体系,考察了振荡体系中诸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影响因素,获得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 本文报道了与生命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中间物参与的乳酸(以下简称LA)-丙酮(以下简称Act)-BrO_3^-Mn^(2+)-H_2SO_4新型化学振荡体系,考察了振荡体系中诸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影响因素,获得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数E_(IN),E_P,E_L分别为60.68kJ·mol^(-1),61.03kJ·mol^(-1),135.80kJ·mol^(-1).分析了诱导期的新特征及可能的振荡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丙酮 化学振荡反应 动力学 糖代谢 模拟
下载PDF
钌(Ⅱ)-邻菲咯啉-有机酸-Ce(Ⅳ)偶合化学发光反应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治柯 马容明 +2 位作者 罗庆尧 余席茂 曾云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003-1008,共6页
本文以16种有机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钌(Ⅱ)-邻菲咯琳-有机酸-Ce(Ⅳ)偶合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强度与含有羰基或羟基的有机酸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羰基和羟基羧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提出... 本文以16种有机酸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钌(Ⅱ)-邻菲咯琳-有机酸-Ce(Ⅳ)偶合化学发光反应.结果表明,化学发光强度与含有羰基或羟基的有机酸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羰基和羟基羧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提出了偶合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方法用于草酸二乙酯和人体尿液中草酸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邻菲咯啉 有机酸
下载PDF
用化学振荡(乳酸-丙酮-BrO_3^--Mn^(2+)-H_2SO_4体系)“探针”检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效应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树涛 甘南琴 +1 位作者 林智信 蔡汝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26-1029,共4页
利用分析物脉冲微扰 (Analyte Pulse Perturbation,APP)技术研究了生物体内的一种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对乳酸 -丙酮 -Br O- 3-Mn2 + -H2 SO4 化学振荡体系振荡规律的影响 .采用这一振荡体系作为探针来检测GSH的抗氧化效应 ,考察了振荡体系... 利用分析物脉冲微扰 (Analyte Pulse Perturbation,APP)技术研究了生物体内的一种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对乳酸 -丙酮 -Br O- 3-Mn2 + -H2 SO4 化学振荡体系振荡规律的影响 .采用这一振荡体系作为探针来检测GSH的抗氧化效应 ,考察了振荡体系中各反应物的浓度及各种因素的影响 ,它可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 ,线性范围为 1 .5 0× 1 0 - 7~ 2 .2 5× 1 0 - 5mol/L,检测限达 2 .2 0× 1 0 - 9mol/L,RSD为 1 .3 5 % (n=1 1 ) ,测定样品的速率为每小时 6~ 9个样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振荡 谷胱甘肽 乳酸 APP技术 抗氧化效应 抗氧化剂 衰老 丙酮 生理功能
下载PDF
吐温-80固相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金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韩鹤友 何治柯 +1 位作者 罗庆尧 曾云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974-976,共3页
研究了吐温-80与Au(Ⅲ)的固相化学发光反应,比较了其在不同固相上的反应情况,用自制的固相化学发光仪,以巯基泡沫塑料(SPF)吸附溶液中Au(Ⅲ),采用圆形制片,直接在SPF表面进行化学发光测定,建立了痕量金的固相... 研究了吐温-80与Au(Ⅲ)的固相化学发光反应,比较了其在不同固相上的反应情况,用自制的固相化学发光仪,以巯基泡沫塑料(SPF)吸附溶液中Au(Ⅲ),采用圆形制片,直接在SPF表面进行化学发光测定,建立了痕量金的固相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 10 μgAu(Ⅲ);对 1.0 μg Au(Ⅲ)测定 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4.2%。用于实际矿样中痕量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化学发光分析法 吐温-80 巯基泡沫塑料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测定药物中的洛美沙星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二保 卫洪清 +3 位作者 韩素琴 张爱红 吉邢虎 程介克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02-904,共3页
利用洛美沙星对碱性luminol H2 O2 Cr3 + 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种测定洛美沙星药物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 5 .16× 10 -10 ~ 9.0 3× 10 -6mol/L ;平均回收率为 95 %~ 10 5 % ;检出限 (3δ)为 1.84× 1... 利用洛美沙星对碱性luminol H2 O2 Cr3 + 化学发光体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一种测定洛美沙星药物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 5 .16× 10 -10 ~ 9.0 3× 10 -6mol/L ;平均回收率为 95 %~ 10 5 % ;检出限 (3δ)为 1.84× 10 -10 mol/L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92 % (n =6 ,Cs =5 .16× 10 -10 mol/L)。用于胶囊、片剂和针剂中洛美沙星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洛美沙星 含量测定 化学发光法 胶囊 片剂 针剂 抗菌药
下载PDF
在线氧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Cr(Ⅲ)/Cr(Ⅵ)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鹤友 何治柯 +1 位作者 罗庆尧 曾云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295-296,299,共3页
研究了在线氧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Cr(Ⅵ)和Cr(Ⅲ)的方法,基于槲皮素-过氧化氢-Cr(Ⅵ)-氢氧化钾化学发光直接测定Cr(Ⅵ),Cr(Ⅲ)经二氧化铅柱在线氧化后测定。方法简单、快速,Ct(Ⅵ)检出限为1.0×10^(-9)g·ml^(-1),Cr... 研究了在线氧化-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Cr(Ⅵ)和Cr(Ⅲ)的方法,基于槲皮素-过氧化氢-Cr(Ⅵ)-氢氧化钾化学发光直接测定Cr(Ⅵ),Cr(Ⅲ)经二氧化铅柱在线氧化后测定。方法简单、快速,Ct(Ⅵ)检出限为1.0×10^(-9)g·ml^(-1),Cr(Ⅵ)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g·ml^(-1),用于环境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氧化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价态分析 测定
下载PDF
纳米金属多层膜的电化学制备与性能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喻敬贤 陈永言 黄清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3,共3页
介绍了金属多层膜电化学制备方法的现状,简述了单槽电化学制备多层膜材料的数学模型,比较了纳米金属多层膜与亚纳米金属多层膜不同的力学、电学、磁学、光学和电化学性能,并讨论了巨磁阻多层膜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化学 金属 数学模型 纳米 多层膜镀合金 镀膜
下载PDF
新型四酰胺杯[4]氮杂冠醚的合成及对阴离子的光化学传感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令芝 梅功雄 +2 位作者 何永炳 曾振亚 刘顺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6-420,共5页
合成了一类新型四酰胺杯[4]氮杂冠醚(5a,5b),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主体与阴离子客体之间的识别性能.主体分子5a或5b加入到对硝基酚氧阴离子的CHCl3溶液中,主客体间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使得客体阴离子423nm处吸光度降低且溶液从黄色变为无... 合成了一类新型四酰胺杯[4]氮杂冠醚(5a,5b),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主体与阴离子客体之间的识别性能.主体分子5a或5b加入到对硝基酚氧阴离子的CHCl3溶液中,主客体间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使得客体阴离子423nm处吸光度降低且溶液从黄色变为无色.受体5a,5b与p-NO2C6H4O-,F-,H2PO-4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并且对于p-NO2C6H4O-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其荧光光谱强度改变强弱的顺序为p-NO2C6H4O->F->H2PO-4>>Cl?,Br-,I-.荧光光谱滴定的结果经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主客体间形成1∶1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 荧光光谱 主体分子 超分子 酰胺 阴离子 选择性识别 PO 新型 无色
下载PDF
DL-苹果酸-丙酮-BrO_3^--Mn^(2+)-H_2SO_4化学振荡反应诱导期的新特征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安从俊 甘南琴 +2 位作者 刘义 李俊峰 林智信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973-978,共6页
在前文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较详细地研究了DL-苹果酸(以下简称DL-MA)、丙酮(以下简称Act)参与下的新型化学振荡反应及各种影响因素,对各主要参与反应物质在诱导期中的作用、起振原因、诱导期的新特征和可能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前文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较详细地研究了DL-苹果酸(以下简称DL-MA)、丙酮(以下简称Act)参与下的新型化学振荡反应及各种影响因素,对各主要参与反应物质在诱导期中的作用、起振原因、诱导期的新特征和可能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分别获得DL-MA,KBrO_3,MnSO_4的浓度对诱导期影响的拟合方程t_(IN)(C_(DL-MA))=-0.051+0.096/(C_(DL-MA)-0.181)(有Act存在时)t_(IN)(C_(DL-MA))=-0.24+0.224/(C_(DL-MA)-0.0485)(无Act存在时)t_(IN)(C_(KBrO_3))=73.429C_(KBrO_3)+1.275t_(IN)(C_(MnSO_4))=99.5c_(MnSO_4)+4.2(式中t_(IN)表示诱导期,C_(DL-MA),C_(KBrO_3),C_(MnSO_4)分别表示DL-MA,KBrO_3,MnSO_4的浓度)以及诱导期的表观活化参数为E_(IN)=68.5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 化学振荡反应 诱导期 机理 丙酮
下载PDF
硼酸与多羟基化合物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屈景年 汪存信 +1 位作者 刘训亭 屈松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686-691,共6页
用量热法在298.2K测定了B(OH)与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焓。计算了硼酸与多羟基化合物的配位焓和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根据配位焓确定了B(OH)与甘露醇、山梨醇、丙三醇、葡萄糖等多羟基化合物配位反应的配位数,B(OH)与甘露醇、山梨... 用量热法在298.2K测定了B(OH)与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焓。计算了硼酸与多羟基化合物的配位焓和配离子的标准生成焓。根据配位焓确定了B(OH)与甘露醇、山梨醇、丙三醇、葡萄糖等多羟基化合物配位反应的配位数,B(OH)与甘露醇、山梨醇的配位数是2;与丙三醇、葡萄糖的配位数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多羟基物 络合反应 热化学
下载PDF
铁(Ⅲ)-抗坏血酸-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唐宏武 罗庆尧 +1 位作者 余席茂 曾云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0-240,共1页
1 引 言 抗坏血酸是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在人体内合成的一种维生素,由于它能治疗多种疾病,因而对它的监测在临床和生化分析上有重要意义。本文将 Fe(Ⅲ)氧化抗坏血酸生成Fe(Ⅱ)的反应与鲁米诺-O2-Fe(Ⅱ)化学发光反应偶合,间接测定抗坏... 1 引 言 抗坏血酸是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在人体内合成的一种维生素,由于它能治疗多种疾病,因而对它的监测在临床和生化分析上有重要意义。本文将 Fe(Ⅲ)氧化抗坏血酸生成Fe(Ⅱ)的反应与鲁米诺-O2-Fe(Ⅱ)化学发光反应偶合,间接测定抗坏血酸的含量。检测限为 0.021μg/ml,线性范围0.1~10μg/m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实验操作简便、快速,所用试剂廉价易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体分 鲁米诺 维生素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