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理论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应用——以武汉大学为例
1
作者 黄梦婷 曾德军 +2 位作者 张丽月 张娟 牛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166-170,共5页
通过分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理论考试数据,探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321名学生,对象中包含五年制100人,“5+3”一体化143人,八年制78人,其中男生161人,女生160人。分析其水平测试理... 通过分析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理论考试数据,探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321名学生,对象中包含五年制100人,“5+3”一体化143人,八年制78人,其中男生161人,女生160人。分析其水平测试理论考试的整体得分情况、各知识板块得分情况和各学制差异情况。结果 本校理论考试成绩各学制五年制平均分数为213.94±26.78分,总通过率为88.16%。各学制中“5+3”一体化平均分是213.36±26.78,通过率最高为88.81%。各学制中八年制平均分是211.64±25.32,通过率最高为88.64%;各知识板块中临床医学平均掌握率最高为71.20±10.11,其次到医学人文(68.88±8.19),然后是预防医学(66.11±10.62),平均掌握率最低的是基础医学(65.11±10.65);专业的平均掌握度偏低,有两个专业平均掌握率不足60%;风湿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掌握率两级分化严重,且平均掌握率不足60%;水平测试理论考试成绩与学生本人GPA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武汉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2022年水平测试成绩较为理想,充分分析并利用考试数据,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测试 临床医学 教学改革 考试分析
下载PDF
武汉大学医学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儿科学教学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甘雨茹 邓幼平 +4 位作者 范静怡 赵东赤 雷红 李金芯 方丽辉 《医学教育管理》 2019年第1期22-24,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武汉大学医学生实施新型的儿科理论课和床边教学方法,初步探讨此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方法以2010级、2011级、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班328名和实验班68名。普通班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实验... 目的通过对武汉大学医学生实施新型的儿科理论课和床边教学方法,初步探讨此教学课程改革的成效。方法以2010级、2011级、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班328名和实验班68名。普通班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班采取以临床病理生理和治疗学(clinical pathophysiology and therapy,CPPT)为核心的武汉大学医学教育改革(WuHan University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WUMER)教改模式,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普通班与实验班之间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差异减小,但各年级之间的理论、技能和病例分析3个成绩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分析,儿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有效,能够提高有效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生理和治疗学 武汉大学医学教育改革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 《儿科学》教学
下载PDF
“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于循证医学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云云 王宇 +6 位作者 黄笛 阎思宇 黄桥 李胜 郭毅 曾宪涛 靳英辉 《医学新知》 CAS 2022年第3期233-240,共8页
“互联网+”给医学教育带来巨大挑战,融入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活动应用日益广泛,它们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如何强化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评估,已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难点。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形成性评... “互联网+”给医学教育带来巨大挑战,融入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活动应用日益广泛,它们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如何强化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评估,已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难点。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反馈-改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医学教育领域“互联网+”教学模式及其形成性评价体系特点,提出了评价体系的建设方向及改革着力点,结合武汉大学循证医学混合式教学的授课经验,以该课程为例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思路。期望能与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与循证医学类课程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医学生循证医学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 循证医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专业水平测试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梦婷 余保平 +2 位作者 曾德军 熊世熙 张丽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9期11-15,共5页
目的为科学测评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业水平,促进院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法选取2021年5—8月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四年级65名学生,分析其水平测试理论考试的整体得分情况、各知识板块得分情况和掌握率,技能考试的整体得... 目的为科学测评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业水平,促进院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法选取2021年5—8月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四年级65名学生,分析其水平测试理论考试的整体得分情况、各知识板块得分情况和掌握率,技能考试的整体得分情况、各站点得分情况和掌握率。结果武汉大学理论考试成绩平均分数为(213.34±30.57)分,总通过率为84.62%(55/65),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学人文掌握率最高76.03%,预防医学掌握率最低66.62%;技能考试平均成绩为(83.20±5.08)分,总通过率100%(65/65),显著高于国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六站掌握率最高84.55%,第一站掌握率最低80.45%。结论武汉大学2021年水平测试成绩较为理想,是积极落实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测试 临床医学 医教协同 医学教育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金芯 余保平 +2 位作者 周云峰 杨炯 Renslow Sherer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3年第5期663-665,共3页
为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合作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以临床为导向有机整合课程,开展早临床、多临床实践和社区医学教育,加强医学生人文及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小组病案讨论式、参与式学习,... 为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合作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以临床为导向有机整合课程,开展早临床、多临床实践和社区医学教育,加强医学生人文及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小组病案讨论式、参与式学习,实施形成性评价.密切跟踪教改试点班的教学效果,多方大量问卷调查结果综合提示,初步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有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教育改革 课程整合 探索 实践
原文传递
2006-2016年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沈可 黄笛 +1 位作者 刘晴 曾宪涛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综合评价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6-2016年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提取数据并进行元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06-2016年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提取数据并进行元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元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内成人常模相比,人际关系敏感、恐怖两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医学研究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优于国内成人常模,在恐怖因子上则劣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国内青年常模相比,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三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医学研究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偏执因子上均优于国内青年常模;不同性别医学研究生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两项因子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因子上均优于女性;其他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前证据提示,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有所侧重及重视性别差异。同时,本研究尚不能认为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劣于国内正常成人及青年,与既往一些研究结论有所不同,提示应当考虑到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重新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SCL-90常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科考核改革研究
7
作者 沈丽琼 罗璐瑶 +5 位作者 何莉 陈谨瑜 张岑 叶燕青 王时雨 黄梦婷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了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出科考核质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基于PDCA循环改革出科考核,并通过比较改革前后出科考核考务组织优秀率、命题质量,以及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来分析改革效果,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χ^(2)检验... 为了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出科考核质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基于PDCA循环改革出科考核,并通过比较改革前后出科考核考务组织优秀率、命题质量,以及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来分析改革效果,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改革后和改革前,考务组织平均优秀率分别为90.1%和64.2%,理论考核试题难度分别为[0.69(0.61,0.74)]和[0.81(0.70,0.89)]、区分度分别为[0.35±0.10]和[0.32±0.09],技能考核试题区分度分别为[0.28±0.07]和[0.26±0.06],综合考核试题区分度分别为[0.32±0.09]和[0.28±0.08],年度业务水平测试评分分别为[(95.3±12.5)]分和[(89.3±13.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革前后技能考核试题难度分别为[0.85(0.81,0.95)]和[0.80(0.66,0.84)],综合考核试题难度分别为[0.86(0.79,0.96)]和[0.81(0.72,0.88)],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于PDCA循环的住培出科考核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出科考核质量,进而提升住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核 PDCA循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出科考核 质量
原文传递
PBL结合EBM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亚男 阮晓岚 +5 位作者 欧阳雯 邱紫莹 黄梦婷 张丽月 熊世熙 李胜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6期722-72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 目的系统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和Web of SCI数据库,搜集有关EBM结合PBL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7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4个研究。因研究结局指标不一及文献质量较低无法进行定量合成,故采用描述性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与基于课堂的灌输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相比,EBM结合PBL教学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大部分指标均取得更优的成绩,尤其是病例分析得分、考试总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组织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结论当前证据提示EBM结合PBL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比起传统LBL教学来讲更能提升学生能力。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与无重复呼吸面罩氧疗在拔管后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廖仕翀 李金芯 +1 位作者 喻莉 张远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5-888,共4页
目的评估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ighflownasalcannula,HFNC)与无重复呼吸面罩氧疗(non-rebreathingoxygenfacemask,NRB)在拔管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88例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及NRB组,收集并记录患者拔管... 目的评估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ighflownasalcannula,HFNC)与无重复呼吸面罩氧疗(non-rebreathingoxygenfacemask,NRB)在拔管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88例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及NRB组,收集并记录患者拔管前1h和拔管后6h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脱离机械通气天数,再次机械通气患者例数,治疗期间死亡患者例数,入住重症医学科(ICU)时间及住院总天数等指标,并根据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记录患者使用不同氧疗方式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舒适性。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各指标间的关系。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孑±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描述;组问比较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效指标的比较上使用HFNC患者拔管后氧合指数显著高于NRB组(251.4±43.9和201.7±60.7,P=0.037),HFNC组患者脱离呼吸机天数较NRB组明显延长(4.2±2.1和3.4±2.8,P=0.037),再次插管患者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NRB组患者(P分别为0.028,0.024),患者主观呼吸困难感受较NRB组明显缓解(2.9±1.1和3.7±1.8,P=0.042),并且发现NRB组拔管后氧合指数将明显下降(拔管前242.9±68.4和拔管后201.7±60.7,P=0.048)。两组患者在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二氧化碳分压,病死率,入住ICU和总住院天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治成人危重症患者拔管失败方面,HFNC是一种较NRB更为安全有效的临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无重复呼吸面罩氧疗 拔管后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气管拔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