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C 25A和CDC 25B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旻 左泽华 +3 位作者 邱小萍 谭云 魏芸 伍欣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检测及讨论CDC 25A和CDC 25B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CDC 25A和CDC 25B基因剪切变异分子CDC 25A1—2、CDC 2581—4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规律。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18例宫... 目的:检测及讨论CDC 25A和CDC 25B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CDC 25A和CDC 25B基因剪切变异分子CDC 25A1—2、CDC 2581—4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规律。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18例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CDC 2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C 25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CDC 25A和CDC 25B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和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 25的各剪切变异分子表达在宫颈癌患者不同年龄、癌组织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存在CDC 25A和B的高表达,CDC 25分子及其剪切变异体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细胞内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基因表达 基因 CDC 25
下载PDF
人BLCA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娟 熊金虎 伍欣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650,共5页
人膀胱癌相关蛋白 (BLCAP)基因是本研究室从细胞原癌、抑癌基因分类芯片中筛选并克隆的宫颈癌候选抑癌基因。为检测该基因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及其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及动态等位基因杂交 (DASH... 人膀胱癌相关蛋白 (BLCAP)基因是本研究室从细胞原癌、抑癌基因分类芯片中筛选并克隆的宫颈癌候选抑癌基因。为检测该基因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及其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及动态等位基因杂交 (DASH)技术 ,对 30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BLCAP基因调控区的 2个SNP位点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位于BLCAP基因下游调控区的SNPrs3795 14 7位点存在AA、AC和CC 3种基因型 ,且与宫颈癌发病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1)。SNPrs3795 14 7处在BLCAP基因下游调控区域 ,其多态类型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BLCAP基因的表达调控 ,从而进一步支持了 :BLCAP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CAP基因 宫颈癌 相关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蛋白 调控区 表达调控 克隆
下载PDF
p34^(cdc2)和cyclin 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旻 伍欣星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59-963,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p34cdc2和cyclin 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 PCR,RFQ-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对62例...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p34cdc2和cyclin 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 PCR,RFQ-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对62例原发性宫颈癌和15例对照宫颈组织进行检测,定量分析p34cdc2和cyclin B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宫颈癌组织中p34cdc2和cyclin B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宫颈组织(P=0.004,P=0.013和P=0.016,P=0.029),而且主要表现为过表达。p34cdc2和cyclin B1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7(P=0.001)和0.432(P=0.022)。p34cdc2和cyclin B1的mRNA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P=0.02,P=0.001),但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34cdc2和cyclin B1是宫颈癌中的重要调控分子,可促发癌细胞克服细胞周期G2/M期控节制点进入M期,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p34cdc2和cyclin B1的高表达可能成为研究宫颈癌发生机制和淋巴转移的新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基因表达 淋巴转移 基因 P34^CDC2 基因 CYCLIN B1
下载PDF
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娟 熊金虎 伍欣星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BLCAP is a potential gene for suppression of cervical carcinoma, which was found by analysing the cervical carcinoma specimen with the oncogene and anti-oncogene cDNA microarray. Basing on the bioinformatical analyses... BLCAP is a potential gene for suppression of cervical carcinoma, which was found by analysing the cervical carcinoma specimen with the oncogene and anti-oncogene cDNA microarray. Basing on the bioinformatical analyses, we try to predict the function of blcap ge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everal genes that highly resemble with blcap. The comparability between the sequences of blcap and Homo sapiens mRNA (DKFZp564M053) or BC10 is 99% and 87%, respectively. The protein encoded by BLCAP is composed of Leu(19.5%)、pro(9.19%)、ser(8.04%)、cys(8.04%) and other amino acids.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N-terminal of BLCAP encoded protein is an alpha helix. In the C-terminal, it is beta sheet and in the middle, it is coil. The of the terminals is more hydrophobile than the middle region. Between 45-55aa, there is a transmembrane region. Therefore, we forecast the BLCAP is a member of transmembrane protein I. By analyzing the signal peptide and the procedure of blcap gene with the program of SignalP (V1.1), we found a cleavage site in 59-66aa. By using the program of Netpho, we predicted there might be three phospholate sites at 68aa, 73aa and 78aa. At 78-81aa, we found a typical [ST]-X(2)-[DE] structure—the phospholate site of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its function. Bioinformatic studies of blcap provid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nction researches of BLCAP in labora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BLCAP基因 生物信息学 人乳头瘤病毒 HPV 分子标记 人膀胱癌相关蛋白
下载PDF
宫颈癌候选抑癌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5
作者 魏芸 伍欣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 :检测人膀胱癌相关蛋白 (BLACP)基因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及其基因型在宫颈癌高发区———湖北省五峰县土家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并分析其不同基因型与原发性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及动态等位基因... 目的 :检测人膀胱癌相关蛋白 (BLACP)基因调控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及其基因型在宫颈癌高发区———湖北省五峰县土家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并分析其不同基因型与原发性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及动态等位基因杂交 (DASH)技术 ,对 30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BLACP基因调控区的 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位于BLACP基因下游调控区的SNPrs3795 14 7位点存在AA、AC和CC 3种基因型 ,且与宫颈癌发病存在显著相关性 ,其中基因型CC和AC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33.333和 3.76 1;位于BLACP基因上游调控区的SNPrs3795 14 8位点存在CC、CT和TT3种基因型 ,但其等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宫颈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BLACP基因上SNP位点型别的不同 ,可能导致了个体对宫颈癌的易感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膀胱癌相关蛋白基因 宫颈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