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成德宁 侯伟丽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62,共3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约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减少,作为一定区域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城市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间的跨国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城市在调整和竞争中正在形成新的等级体系。在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制约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自然壁垒和制度壁垒减少,作为一定区域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城市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间的跨国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城市在调整和竞争中正在形成新的等级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城市的竞争力,尽快提升我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层次,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为此,21世纪我国城市应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城市信息化等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城市发展 中国 宏观调控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兴起与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变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伟丽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8,共6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反思,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兴起。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不反对经济增长,但认为经济增长必须限制在自然资本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求...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开始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反思,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兴起。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不反对经济增长,但认为经济增长必须限制在自然资本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求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变,进行经济学理论的革命转变经济行为,改革经济政策,修正GNP,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为协调环境与发展提供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行为 理论范式 可再生资源 环境质量 协调发展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侯伟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绿色发展就是在保障自然资本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造资本代替环境和自然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逐步向低原材料消耗、低能耗的方向转变。在实现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中国21世纪面临着人口持续增长、高消费模式兴... 绿色发展就是在保障自然资本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更多地以人造资本代替环境和自然资本,提高物质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逐步向低原材料消耗、低能耗的方向转变。在实现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中国21世纪面临着人口持续增长、高消费模式兴起、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向重型化转变、城市化快速提高等方面的挑战。但同时,市场机制的建立、对外开放扩大、环保意识的增强、知识经济的兴起,也为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机遇。具体应做到:一是进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二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发展绿色制造模式和生态工业园;四是设计有效的政策组合。以迎接21世纪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绿色发展问题 产业结构 绿色制造模式 生态工业园 政策组合 人口 环境意识
下载PDF
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扩张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成德宁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1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前 ,我国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等诸多方面还不合理 ,制约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扩张 ,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尽管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也会使一些行业趋于衰落 ,一些企业濒临... 目前 ,我国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等诸多方面还不合理 ,制约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扩张 ,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尽管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也会使一些行业趋于衰落 ,一些企业濒临破产 ,导致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 ,但是通过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 ,这是增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治本之策。为此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以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扩张的战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调整 就业 战略 经济结构 就业扩张 中国
下载PDF
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成德宁 侯伟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 2 1世纪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关键是要促使农村工业聚集发展 ,克服“无城镇化的工业化”模式的弊端 ,但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发展面临着成本高、阻力大等一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 2 1世纪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关键是要促使农村工业聚集发展 ,克服“无城镇化的工业化”模式的弊端 ,但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发展面临着成本高、阻力大等一系列困难。为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向城镇适度聚集 ,必须消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 ,进行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 ,并建立城镇工业小区 ,吸引农村工业向城镇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工业 城镇化 聚集 21世纪 中国 组织成本 乡镇企业
下载PDF
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成德宁 周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8,共3页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决定世界各国城市未来命运的重要因素。信息化趋势将使城市的功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在21世纪,我国城市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决定世界各国城市未来命运的重要因素。信息化趋势将使城市的功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在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要有新的思路,即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推动城市的加速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公共财政政策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被引量:9
7
作者 成德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6,共3页
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是“蛙跳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技术和知识是公共品,其生产也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公共财政应在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应改革政府预算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支出范围... 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是“蛙跳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技术和知识是公共品,其生产也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公共财政应在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应改革政府预算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加大R&D投入,并通过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跳式发展 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公共财政政策
下载PDF
产业集聚视野下的高技术园区发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凌云 《产业经济研究》 2003年第2期43-48,共6页
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理论 :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但产业集聚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一种新形式 ,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产业集聚有传统与现代之分。在新经济时代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是一种现代产业集... 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理论 :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但产业集聚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一种新形式 ,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产业集聚有传统与现代之分。在新经济时代 ,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是一种现代产业集聚 ,这种产业集聚的载体是高技术园区的发展 ,现代产业集聚对引导高技术园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绩效。本文在一个产业集聚的视野范围内 ,循着产业集聚理论逻辑 ,结合我国高技术园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探讨其发展的多维制度创新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高技术园区 发展 区域经济 制度创新
下载PDF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宪明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3-145,178,共4页
文章阐述了农地制度,即农地所有权制度、农地经营权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对城市化进程形成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晰强化农地集体所有制,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地流... 文章阐述了农地制度,即农地所有权制度、农地经营权制度和农地流转制度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对城市化进程形成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晰强化农地集体所有制,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有效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城市化 制约因素
下载PDF
作为一种协调机制的市场中介组织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冰 陈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3-47,共5页
本文指出了市场中介组织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分析了市场中介组织产生的三种途径 ,认为市场中介组织是市场体系中独特的协调机制 ,力图深入探讨这种协调机理 。
关键词 协调机制 市场 中介组织
下载PDF
愚昧还是文明,哪一个离我们更近—中国人口素质逆淘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大治 李钧鹏 《西北人口》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中国的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不仅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城乡不同的生育率是造成人口素质逆淘汰的原因出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静态社会中的确存在人口素质逆淘汰,但城镇化不仅控制了人... 中国的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不仅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城乡不同的生育率是造成人口素质逆淘汰的原因出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静态社会中的确存在人口素质逆淘汰,但城镇化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而且提高了人口素质,因此,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应和推进城镇化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素质逆淘汰 城镇化 静态人口 动态人口 PQLI指数
下载PDF
美国医疗保险为什么“抛弃”在职者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7,共3页
美国医疗保险领域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老年人、儿童有着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而最具生产能力的在职者却成为公共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的“弃儿” ,大量在职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的缺乏 ,对美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 ,并... 美国医疗保险领域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老年人、儿童有着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而最具生产能力的在职者却成为公共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 )的“弃儿” ,大量在职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的缺乏 ,对美国社会经济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 ,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分析美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的基础上 ,从美国公共医疗保险制度设计、雇主医疗保险制度特点等角度分析美国在职者无医疗保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并探讨美国医疗保险未来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医疗保险 雇主医疗保险 健康支出
下载PDF
我国入世后城市发展的战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成德宁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日益活跃,世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得以加强。世界各国城市之间逐步联系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全球城市等级体系逐渐形成。入世后,我国城市要提高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需要根据经济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日益活跃,世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得以加强。世界各国城市之间逐步联系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全球城市等级体系逐渐形成。入世后,我国城市要提高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需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新战略的重点表现在:提高我国城市对内对外开放程度、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城市信息化等方面。我国城市应针对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扩展发展和规划视野,构筑参与全球经济的战略高地。只有这样,我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提高了,城市内的企业竞争力也就会相应提高,城市所联结的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得到很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 城市发展 中国 经济全球化 产业结构调整 环境质量
下载PDF
知识密集型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德宁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知识密集型企业里,“知识工人”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激励他们是管理者的核心任务。由于知识工人从事的知识创新活动与企业家的管理活动一样,越来越难以监督和考核,有必要让知识工人分享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以激励其创造... 在知识密集型企业里,“知识工人”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激励他们是管理者的核心任务。由于知识工人从事的知识创新活动与企业家的管理活动一样,越来越难以监督和考核,有必要让知识工人分享企业的部分剩余索取权以激励其创造力。知识密集型企业应对传统薪酬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薪酬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型 知识 制度设计 原理 企业竞争力 创新活动 薪酬制度 工人 管理者 企业家 创造力 激励 剩余 改革
下载PDF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21世纪的城市发展
15
作者 成德宁 周立 何建坤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2年第10期7-10,共4页
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削弱了空间和时间对信息的限制,减少了产业对原材料的依赖,提高了产业区位选择的灵活性。但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能及时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扩散,在空间布局... 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削弱了空间和时间对信息的限制,减少了产业对原材料的依赖,提高了产业区位选择的灵活性。但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能及时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扩散,在空间布局上仍然需要聚集在城市地区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因此,在21世纪城市的重要性会有增无减。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城市在调整和竞争中正在形成新的等级体系,各国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将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要提高我国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在全球城市等级体系中的地位,关键是加快技术创新和扩散,发展“科技极”,建设“数字城市”和“生态城市”,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城市发展
下载PDF
石油高价还是石油泡沫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晓峰 赵勇 《中国物价》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石油泡沫 实证检验 高价 经济失衡现象 理性泡沫 市场价格 理论价格 间接 单位根 经济观
下载PDF
极端值原理对上海股市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陈春华 徐绪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113,共3页
金融风暴使得股市波动性加剧,需要我们有更高的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和意识。传统的度量股市波动性的方法,通常是假设价格变化服从正态分布,以方差来度量风险,难以对实际中暴涨暴跌等小概率事件进行很好的解释。结合国外的极端值分布理论,... 金融风暴使得股市波动性加剧,需要我们有更高的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和意识。传统的度量股市波动性的方法,通常是假设价格变化服从正态分布,以方差来度量风险,难以对实际中暴涨暴跌等小概率事件进行很好的解释。结合国外的极端值分布理论,从整体和分不同阶段对上海股市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理论在统计上对大幅涨跌的统计特征可进行很好的模拟,并提出将该理论与VIR的等风险控制技术相结合,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值分布理论 风险管理 股市波动性 实证分析 上海市
下载PDF
自然资源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角度的解释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杨艳琳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自然资源价值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资源价值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解决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坚实理论基础和重要理论依据 ,自然资源价值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 自然资源价值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解释自然资源价值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解决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坚实理论基础和重要理论依据 ,自然资源价值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重要途径 ,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价值 劳动价值论 价格 供求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建设刍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志扬 熊莉萍 《理论界》 2005年第9期165-166,共2页
政府信用决定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在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存在诸多问题,政府信用缺失较为严重。本文列举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从政府管理体制层面剖析了存在的... 政府信用决定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在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存在诸多问题,政府信用缺失较为严重。本文列举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从政府管理体制层面剖析了存在的原因,并就如何建设政府信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用 信用缺失 信用建设 政府信用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 政府管理体制 地位和作用 管理过程 社会发展 主要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