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寅珍 金义兵 +3 位作者 胡东芳 朱莉 黎玉环 乔洪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指导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梗死。方法:利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CISS分型方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栓塞型(CS),穿支病变型(PAD),其它原因型...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指导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梗死。方法:利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CISS分型方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栓塞型(CS),穿支病变型(PAD),其它原因型(OE)和不明原因型(UE)。在入院后1-2周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前三者之间以及其与单纯高血压病(HBP)之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性。结果:尿白蛋白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HBP组、PAD组与CS组、CS组与HBP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CS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BP在LAA组与PAD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dBPCV在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BP负荷在LAA组与CS组、PAD组与CS组、CS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指标在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ST指标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压变异性有差异,持续收缩压升高特别是夜间收缩压升高以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增大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其他靶器官受损的主要原因。24h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靶器官受损呈正相关,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ISS分型 24H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