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花粉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文李 刘盖 +3 位作者 李绍清 李国民 陶钧 朱英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9,共7页
采用石英砂加液氮研磨方法破碎花粉,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水稻花粉总蛋白质,之后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单核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显色,PDOuest2DE软件可识别约1... 采用石英砂加液氮研磨方法破碎花粉,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水稻花粉总蛋白质,之后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单核期花粉总蛋白质进行了分离。通过银染显色,PDOuest2DE软件可识别约1000-1500个蛋白质点。其中TCA-丙酮提取法更适合提取花粉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并可获得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不育系单核期和二核期花粉总蛋白进行了双向电泳分离,通过比较两个时期花粉蛋白质电泳图谱后发现,二核期的花粉蛋白质较单核期花粉蛋白质数目减少,并且部分蛋白质表达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水稻 双向凝胶电泳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蛋白组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长豇豆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禅友 汪汇东 丁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1-913,共3页
对12个长豇豆品种幼苗进行10℃低温胁迫处理,室温(20±3)℃作对照,5 d后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4种细胞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6个早熟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相应对照显著升高2.3%~8.1%, 3个晚熟品种显著降低;8个品... 对12个长豇豆品种幼苗进行10℃低温胁迫处理,室温(20±3)℃作对照,5 d后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4种细胞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6个早熟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相应对照显著升高2.3%~8.1%, 3个晚熟品种显著降低;8个品种SOD活性显著升高27.82%~128.52%;4个早熟品种APX活性显著升高10.53%~39.36%,3个中晚熟品种略有降低.这3项指标能反映豇豆品种耐寒性,耐寒性品种3项指标升高,以SOD活性变化最剧烈.CAT和POD活性变化不适合作为长豇豆耐寒性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长豇豆 低温胁迫 可溶性蛋白质 细胞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太空诱变玉米核不育材料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简报)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式昭 曹墨菊 +3 位作者 荣廷昭 潘光堂 唐祈林 朱英国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9-364,共6页
玉米是最早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的作物之一。在玉米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遭受毁灭性病害侵袭之后,科学家认识到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制种存在潜在的遗传脆弱性,从此试图通过多种途径来创造新的雄性不育.并对雄性不育材料的遗... 玉米是最早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的作物之一。在玉米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遭受毁灭性病害侵袭之后,科学家认识到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制种存在潜在的遗传脆弱性,从此试图通过多种途径来创造新的雄性不育.并对雄性不育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空间诱变育种是80年代于我国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上已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细胞核雄性不育 太空诱变 花粉败育 细胞学观察
下载PDF
Ipi-t,Ipi-3(t)在水稻中的物理定位及水稻第12染色体的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覃瑞 魏文辉 +1 位作者 金危危 宋运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5-7,共3页
选用与水稻第 12染色体上Ipi-t,Ipi- 3(t)和Pi- 4(t)及着丝粒连锁的RFLP标记RZ6 70对水稻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清楚显示了第 12染色体着丝粒所在的位置 ,为水稻染色体的准确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着丝粒 荧光原位杂交 水稻 第12染色体 物理定位 稻瘟病抗性基因 染色体识别
下载PDF
水稻中期染色体和DNA纤维的高效制备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彭莉莉 赵丽娟 +1 位作者 宋运淳 李立家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水稻中期染色体和DNA纤维制备是水稻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目前,这两个技术还有很多不足,该研究建立了高效制备水稻中期染色体和DNA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染色体,分裂相多、杂质少、背景清晰、染色体分散且形态好,水稻根... 水稻中期染色体和DNA纤维制备是水稻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目前,这两个技术还有很多不足,该研究建立了高效制备水稻中期染色体和DNA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染色体,分裂相多、杂质少、背景清晰、染色体分散且形态好,水稻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指数高达25%。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制备DNA纤维的最大障碍,所以必须先提取细胞核,然后裂解细胞核释放出DNA纤维。在这个研究中,还建立了一个用刀切法分离细胞核,进而用SDS裂解核膜,用载玻片拖出DNA来制备水稻DNA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DNA纤维多呈平行的细线,背景清晰,伸展的程度均匀,适合于原位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中期染色体 DNA纤维 高效制备
下载PDF
RTSV和Glh在药用野生稻中的物理定位
6
作者 黄思罗 覃瑞 +3 位作者 傅彬英 金危危 何光存 宋运淳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5期353-356,T001,共5页
药用野生稻具有多种抗病虫性 ,是水稻品种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之一。本研究采用与栽培稻遗传图第 4连锁群中与 RTSV和 Glh紧密连锁的 RFLP标记 RZ2 6 2及其筛选出来的 BAC克隆作探针 ,对药用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 ,供试探针均被定位于... 药用野生稻具有多种抗病虫性 ,是水稻品种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之一。本研究采用与栽培稻遗传图第 4连锁群中与 RTSV和 Glh紧密连锁的 RFLP标记 RZ2 6 2及其筛选出来的 BAC克隆作探针 ,对药用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 ,供试探针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第 4染色体短臂的中部 ,百分距分别为 74.86± 3 .72和 73 .98± 4.44,信号检出率为 7.6 %和45 .1 %。 BAC克隆和 RFL P标记探针杂交位置几乎一致 ,说明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 RFLP标记 RZ2 6 2都存在同一 BAC克隆的大插入片段中 ,药用野生稻与抗性基因 RTSV和 Glh的同源顺序就在第 4染色体信号出现的相应位置 ,从而为作物育种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的抗性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BAC-FISH 比较物理定位 RTSV Glh 抗性基因 栽培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