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文本中有关历史的另一种言说方式--对《南京在哪里》隐秘叙事的传播学解读 |
罗义华
|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韩国大学生同文体汉韩篇章阅读眼动研究 |
于鹏
焦毓梅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6 |
6
|
|
3
|
引领科举文化研究热潮展示明代文学研究新貌--“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陈卫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文学摹拟与经典的形成 |
汤克勤
|
《写作》
|
2008 |
0 |
|
5
|
文学语言中超常组句的语义分析 |
杨爱姣
|
《写作(中)》
|
1999 |
4
|
|
6
|
坚守民族本位 走向宗教诗学 |
吴光正
何坤翁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7
|
近20年汉语象声词研究综述 |
赵爱武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8
|
禅宗公案话语的修辞分析 |
焦毓梅
于鹏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9
|
今本《文子》的形成与流变 |
赵逵夫
葛刚岩
|
《中华文史论丛》
|
2005 |
1
|
|
10
|
论檄文在军事斗争中的工具性特征——以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为例 |
王俊杰
|
《写作》
|
2008 |
3
|
|
11
|
追求完整 走向伟大——《四世同堂》写作特色刍议 |
成梅
|
《写作(中)》
|
1998 |
2
|
|
12
|
《寻隐者不遇》艺术结构分析——新批评的实践与超越 |
李建国
|
《写作》
|
2005 |
1
|
|
13
|
一曲寄情深婉的离别恋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
龚贤
|
《写作》
|
2006 |
1
|
|
14
|
论废名诗歌的陌生化艺术手法 |
祝学剑
|
《写作》
|
2007 |
1
|
|
15
|
独特叙述视角观照下的人生悲剧——《汉宫秋》悲剧艺术新探 |
聂心蓉
|
《写作(中)》
|
2007 |
1
|
|
16
|
千古情事说西厢——也谈古典名剧的现代改编 |
李双芹
|
《写作》
|
2005 |
0 |
|
17
|
瑕瑜互见的心灵表白——略评抒情散文《心事》 |
吴道毅
|
《写作(中)》
|
1999 |
0 |
|
18
|
庾信诗创作的绘画美 |
龚贤
|
《写作》
|
2005 |
0 |
|
19
|
借书评、书话来写书广告 |
彭林祥
|
《写作》
|
2007 |
0 |
|
20
|
亦花亦狐笑人生——析《婴宁》 |
吴雪伶
|
《写作》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