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的批评性传播与接受形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小琪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3-199,共7页
-
文摘
批评性阐释是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传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形态。大致而言,这些批评性阐释又主要可以区分为还原、衍生、创造性三类。还原性批评,其目的就是要努力消除误解以获得对当代台湾作家、作品的真实把握。衍生性批评,就是批评家从当代台湾作家、作品的某一点出发,通过语义联想机制的作用,由一个基本义向其他意义转移和衍生的批评活动。创造性批评,主要指大陆批评家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借助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叙事学、女性主义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对当代台湾小说进行的全新阐释。
-
关键词
台湾小说
传播
还原性
衍生性
创造性
-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写作的革命和写作学的革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於可训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处
《写作》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
文摘
革命这个词,现在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比较敏感。其实说到底,这个词也不过是说一个事物发生了巨大的或急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今的写作活动和写作学科,也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尽管世界范围内写作活动的变动情况,我们不能尽知,但就中国而言,近20余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
关键词
写作学
写作活动
电子媒介
发展趋势
写作方式
创造性思维
写作行为
-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自由主义的命运
- 3
-
-
作者
樊星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
出处
《青年思想家》
2004年第6期16-32,共17页
-
文摘
自由,是一个美好的词。它在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家的著名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中占了第一的位置。它是人类反对专制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
关键词
自由主义
近代思想史
政治哲学
民主
人权
文化思想
平等
博爱
-
分类号
D08
[政治法律—政治学]
G02
[文化科学]
-
-
题名《世界美文精选》序
- 4
-
-
作者
陈国恩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处
《写作》
2006年第2期36-37,共2页
-
文摘
周作人在1921年6月8日的《晨报副镌》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美文》。他说文章的外形与内容有点关系,许多意思不便用小说来表现,又不适于做诗,就可以用西方的一种“论文”来表现它。他把这类偏于艺术性的记事与抒情、兼有诗与散文的成分的所谓“论文”称作美文,说它“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诗是讲求含蓄的,散文则以自然为好。美文将此两者打通,按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文章的意思要很丰富,耐人寻味,而文字则做到干净利落.有一种简洁朴素的情调,也就是周作人的所谓“真实简明便好”。
-
关键词
周作人
序
艺术性
散文
《世界美文精选》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晚晴酬唱集》序
- 5
-
-
作者
易竹贤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处
《写作》
2005年第4期48-48,共1页
-
文摘
吾友孝德兄有著述传世,又擅诗词。其《晚晴酬唱集》将梓行,所收为花甲以后存留的作品,我有幸先睹为快。
-
关键词
《晚晴酬唱集》
序
易竹贤
诗歌研究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酿自生活的诗句
- 6
-
-
作者
杨逢彬
-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处
《写作》
2007年第11期46-47,共2页
-
文摘
汪忠杰老伯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老人。
1988年深秋,我做客于汪家。时光飞逝,记忆已有些模糊。但那一湾浅浅的碧水,水边挺拔的榉树,以及拔地而起的孤蜂,蜂顶那失去顶层却仍旧雄浑伟岸的柏子古塔,以及爬上塔顶远眺黄麻大地的那份惬意以及高处不胜寒的眩晕,依然是那样清晰。在汪家的小小院落,右边的泥坑边,晒着豆瓣酱。落成不久的三层小楼里,
-
关键词
生活
诗句
老人
-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六朝佛学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升华
被引量:4
- 7
-
-
作者
袁济喜
李建中(点评人)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113,共8页
-
文摘
中国古代文论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蕴涵,然而这种传统的精神蕴涵到了汉魏之际,面临着新的问题。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以及玄学观念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解脱,需要新的宗教精神的介入。佛教在这时候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对于文论的精神价值作了深化,影响到文艺理论领域,使汉魏以来的文论精神蕴涵具有多元交融的特点既有儒家思想的延续,亦有道家与玄学的创辟。两晋之后,佛学从宗教境界的层面,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论的思想境界,使文艺精神具有了更深的形而上意蕴,对文艺理论问题的思考愈趋深邃。显示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价值体系多元共生、互相融补的特点,直接促成了《文心雕龙》的诞生,并且影响到唐宋时代佛学向禅宗方向的转化。深入探寻这种成因,是了解中国古代文论人文底蕴与精神蕴涵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激活其现代价值的关键所在。
-
关键词
六朝人生
佛教精神
中国文论
-
Keywords
life in the Six Dynasties, spirit of Buddhism,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