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当代汉语基督教文学史漫谈
1
作者 荣光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共3页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学的体认。有鉴于此,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邀请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撰写12卷24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这部《中国宗教文学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清理包括道教徒、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在内的宗教徒的文学创作通史,也是国内第一部兼含汉语、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西南少数民族语种在内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经过5年的酝酿,在清理文献的基础上,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理念、主要内容、写作体例等展开了认真思考,现发表一组笔谈,恳请各位学界前辈、同道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汉语 文学史 基督教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国宗教 个体信仰 文学写作 历史语境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1949—1976)
2
作者 王本朝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意识 体制 毛泽东文艺思想 政策演变 苏联文学 文学批评 文艺批评 文艺政策 会议
下载PDF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
3
作者 张国庆 《长江学术》 2006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垮掉派 文学翻译 中国当代文学 地下文学 后朦胧诗 小说人物 年代 艺术性 美国社会 翻译作品
下载PDF
身体的解放与规训——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晓华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身体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 人生派 规训 艺术派 书写身体 革命派 社会解放 个人主义 生理
下载PDF
颓败线的颤动——鲁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5
作者 张克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学现代性 鲁迅 传统中国 现代性问题 体验方式 国民性批判 怨恨 话语 质疑
下载PDF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
6
作者 白浩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无政府主义 中国文学 后现代主义 马克思主义 思想启蒙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世纪初 文学革命 革命文学
下载PDF
形式意识的自觉——诗人闻一多与当下中国新诗
7
作者 荣光启 《长江学术》 2007年第2期8-14,共7页
闻一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理论,不仅对现代诗歌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下仍然具有有效性。新月派以来,新诗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自己的传统”,就是徐、闻等开创的,后为卞之琳、冯至、何其芳等所继承的对新的形式秩序的探寻。但当下的新诗写... 闻一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理论,不仅对现代诗歌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下仍然具有有效性。新月派以来,新诗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自己的传统”,就是徐、闻等开创的,后为卞之琳、冯至、何其芳等所继承的对新的形式秩序的探寻。但当下的新诗写作,在形式上有自觉意识的诗人非常匮乏。倒是久居海外的一些“汉语诗人”如黄灿然、张枣、多多、肖开愚等,真正具备了形式上的自觉意识和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现代汉诗 节奏 形式 传统
下载PDF
民族国家意识与现代乡土小说
8
作者 魏家文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国家意识 现代民族国家 新文学 改造国民性思想 乡土中国 国家文学 国民精神 现代文学 鲁迅
下载PDF
废名致胡适信写作时间考辨
9
作者 陈建军 《长江学术》 2006年第1期155-157,共3页
《胡适来往书信选》收有废名致胡适信两通,编选者关于其写作时间的注释均不准确。经考辨,一通当写于1924年1月7日,另一通则写于1934年5月14日。
关键词 废名 胡适 书信 考辨
下载PDF
新旧裂变时代的女性——兼论刘鹗的女性观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璟 《长江学术》 2006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着力塑造了玙姑与逸云两位女性。要充分研究《老残游记》的思想内容,探讨其艺术特色,必须研究玙姑与逸云这两位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鹗作为一个身处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文人、改革家...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着力塑造了玙姑与逸云两位女性。要充分研究《老残游记》的思想内容,探讨其艺术特色,必须研究玙姑与逸云这两位女性在作品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鹗作为一个身处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文人、改革家,他对于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独特看法。他的看法,既有旧思想,旧观念的残余,更有全新的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刘鹗 女性观
下载PDF
民间立场与凡间英雄——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世俗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玉敏 《长江学术》 200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世俗性是王安忆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世俗性的独特性,一是遵循民间历史意识,表达其民间立场,二是努力探寻世俗精神,揭示庸常之辈的英雄性。可以说她试图在“常态”与“非常态”,即日常生活与作家意识之间追求一种平衡。一方面,她在... 世俗性是王安忆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世俗性的独特性,一是遵循民间历史意识,表达其民间立场,二是努力探寻世俗精神,揭示庸常之辈的英雄性。可以说她试图在“常态”与“非常态”,即日常生活与作家意识之间追求一种平衡。一方面,她在自己的笔下演绎出城市主流历史之外的另一些维面和另一种文化向度,但是另一方面批判精神的不足也制约了作品内涵的深厚以及其探索精神所能达到的深度和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性 民间历史意识 王安忆
下载PDF
小说上海(1976—2004):世俗意识的承传与嬗变
12
作者 赵艳 《长江学术》 2006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世俗精神 小说 世俗性 研究对象 上海 世俗化 作家 主题 嬗变 文本中心
下载PDF
“改造国民性”的另一条思路--论当代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与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星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3-169,共7页
在当代许多汉族作家和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描绘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人生的作品中,体现出当代人对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新思考:不仅要学习西方的人文精神,还要从我国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探讨... 在当代许多汉族作家和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描绘少数民族丰富多彩人生的作品中,体现出当代人对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新思考:不仅要学习西方的人文精神,还要从我国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中探讨建构汉族新人文精神的新思维。而这一新思维又与汉族的"寻根"文学有着相似的民族主义和多元文化思想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 少数民族文化 当代作家 新人文精神 汉族文化 少数民族作家 学习西方 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