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影字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
王梅
|
《写作》
|
2005 |
4
|
|
2
|
古典悲剧的现代演绎——试析《英雄》的艺术品格 |
汪余礼
|
《写作》
|
2004 |
0 |
|
3
|
“陌生化”的艺术效果——浅析《风雪夜归人》的艺术魅力 |
卢平
|
《写作》
|
2006 |
1
|
|
4
|
浅析《倩女离魂》的情节结构艺术 |
郭娜
|
《写作》
|
2005 |
0 |
|
5
|
孤寂的吟唱——浅析《迷失东京》的散文诗化风格 |
金虎
|
《写作》
|
2005 |
0 |
|
6
|
谈谈孟称舜的编剧理论 |
余慧菊
|
《写作》
|
2005 |
1
|
|
7
|
纪实风格与隐喻内涵——对伊朗电影《黑板》的解读 |
张莉
|
《写作》
|
2005 |
1
|
|
8
|
冷峻叙事的优长与缺憾——简析微型小说《榛树》 |
农艳
李斌辉
|
《写作》
|
2004 |
0 |
|
9
|
主观与客观的不同表达——比较《遥远的白桦林》与《车过贝加尔湖》的创作手法 |
秦文剑
|
《写作》
|
2005 |
0 |
|
10
|
纯美风格的尽情演绎——观《情书》有感 |
梁琴
|
《写作》
|
2005 |
0 |
|
11
|
韵动神扬 荡气回肠——浅析《风雪夜归人》意境之呈现 |
郭娜
|
《写作》
|
2006 |
0 |
|
12
|
《手机》:从小说到电影 |
邹俊
|
《写作》
|
2004 |
0 |
|
13
|
东西方思维交织下的镜语表达 |
宜宁
|
《写作》
|
2005 |
0 |
|
14
|
心理描写贵在跌宕——略评《早餐》中的“自问自答” |
余慧菊
|
《写作》
|
2004 |
0 |
|
15
|
《珞珈抒怀》赏析 |
陈雯
|
《写作》
|
2008 |
0 |
|
16
|
“它”还是“我”?——解读《时时刻刻》的双重叙事结构 |
宣宁
|
《写作》
|
2004 |
0 |
|
17
|
冯梦龙戏曲创作理念初探 |
李静
|
《写作》
|
2005 |
0 |
|
18
|
逃离与面对——《一路花开》赏析 |
李静
|
《写作》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