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学和遗传学方法结合研究水稻双苗的遗传 被引量:2
1
作者 关和新 蔡得田 +3 位作者 姚家琳 马平福 祝虹 谢国生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7-244,共8页
用双苗作为标记性状筛选无融合生殖水稻被认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初选方法。关于双苗性状的遗传,黎垣庆等认为受两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罗万勋则认为“双胚性”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双胚苗率”则属数量遗传。用双苗品系双-3和双-1... 用双苗作为标记性状筛选无融合生殖水稻被认为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初选方法。关于双苗性状的遗传,黎垣庆等认为受两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罗万勋则认为“双胚性”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双胚苗率”则属数量遗传。用双苗品系双-3和双-13与单苗带标记性状的紫稻正反交,不仅在F1种苗中发现双苗,而且从各组合杂种胚胎发育的石蜡切片中观察到独立双胚和裂生双胚,裂生双胚远多于独立双胚,在紫稻/双-13组合中,授粉后9天杂种裂生双胚率达11.43%;F1整齐一致,全为紫色苗,花粉为KI-I2正常染色;杂交实验和胚胎学研究共同说明F1出现双苗的显性遗传特点。系谱分析各杂种世代的双苗率发现,各组合F1均出现双苗,这与罗万勋等的杂交实验结果相似,但紫稻作母本F1双苗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正交组合,更明确说明双苗性状除受显性核基因控制外,还与遗传背景有关;F2双苗后代F3双苗率高于相应的F2双苗率,也高于F2单苗后代F3的双苗率,F1单苗-F2单苗株系的后代F3双苗率最低,且这些单苗株系中有15.79%-50%的单株F3无双苗出现。鉴于双苗材料连续多代自交仍无法获得100%的双苗,双苗后代中的单苗和双苗自交均可分离出单苗和双苗的情况,结合本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苗遗传 胚胎发育 显性多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