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炼油厂重污油脱水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为国 王存文 +2 位作者 冯魏良 张俊锋 喻发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40-542,共3页
实验研究重污油脱水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脱水剂的浓度、热沉降时间及离心力作用等。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含水为5%~10%的某石化厂重污油,在重污油与脱水剂S-1饱和溶液的体积比为100∶20,保温(70℃)静置168h条件下,得到的重污油样... 实验研究重污油脱水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脱水剂的浓度、热沉降时间及离心力作用等。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含水为5%~10%的某石化厂重污油,在重污油与脱水剂S-1饱和溶液的体积比为100∶20,保温(70℃)静置168h条件下,得到的重污油样品含水率为1.4%;在重污油与10%脱水剂S-1溶液的体积比为100∶20,保温(70℃)离心分离1h,得到的重污油样品含水率为1.0%。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法、重力沉降法与离心法三者相结合的净化重污油方法,对解决重污油净化问题有着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油 脱水 组合方法
下载PDF
HIPS/改性氢氧化镁晶须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生鹏 程均 +2 位作者 谭开军 张苗 周兴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18-22,共5页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晶须(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氢氧化镁(MMH)晶须.将改性前后的MH分别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熔融复合制备了不同的HIPS/M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毛细管流变仪研...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晶须(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氢氧化镁(MMH)晶须.将改性前后的MH分别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熔融复合制备了不同的HIPS/M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HIPS/MH复合材料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其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大于纯HIPS.随着填充量的增加,HIPS/MH复合材料表观黏度增大,非牛顿指数总体上也表现出增大的趋势.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MH晶须能改善了其与HIPS的界面粘接,降低HIPS/MH复合材料的粘流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氢氧化镁晶须 原位聚合 流变性能
下载PDF
原位共聚合改性HIPS/氢氧化镁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生鹏 张苗 +1 位作者 程均 陈玉坤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4,共5页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原位聚合,制备苯乙烯原位共聚合改性MH。将改性前后的MH、微胶囊红磷(MR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按不同配比熔融复合制备HIPS/MH和HIPS/MH/MRP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原位聚合,制备苯乙烯原位共聚合改性MH。将改性前后的MH、微胶囊红磷(MR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按不同配比熔融复合制备HIPS/MH和HIPS/MH/MRP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H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改性前后的MH与MRP的协同阻燃效应使HIPS/MH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8.9%,UL 94垂直燃烧达到V-0级。MH与MRP的协同作用增加了HIPS/MH复合材料的点燃难度,有效抑制了HIPS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对HIPS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抗冲聚苯乙烯 氢氧化镁 原位聚合 力学性能 阻燃
下载PDF
SEBS-g-MAH对聚丙烯/氢氧化镁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生鹏 龙涛 周兴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67,共5页
以马来酸酐接枝的SEBS(SEBS-g-MAH)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PP/SEBS-g-MAH/氢氧化镁(MH)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DSC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SEBS-g-MAH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晶行为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的加入充当了MH粒... 以马来酸酐接枝的SEBS(SEBS-g-MAH)作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PP/SEBS-g-MAH/氢氧化镁(MH)纳米复合材料,采用SEM、DSC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SEBS-g-MAH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晶行为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的加入充当了MH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层,提高了纳米MH粒子在PP中的均匀分散性,改善了两者的界面相互作用和PP/MH复合体系的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氢氧化镁 微观结构 流变性能
下载PDF
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氢氧化镁/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生鹏 应继儒 +1 位作者 周兴平 解孝林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8,共6页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纳米氢氧化镁(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氢氧化镁(MMH)。将改性前后的MH分别与聚丙烯(PP)熔融复合制备了不同的MH/PP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纳米氢氧化镁(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进行原位聚合,制备了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氢氧化镁(MMH)。将改性前后的MH分别与聚丙烯(PP)熔融复合制备了不同的MH/PP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MH/PP复合材料为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其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大于PP。随着填充量的增加,MH/PP复合材料表观黏度增大,非牛顿指数总体上也表现出增大的趋势。低的填充量降低了PP的黏流活化能,随着MH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明显增大。然而,MH的苯乙烯原位聚合改性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分散性,改性后MH的"滚珠"效应明显降低了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也比PP熔体的小,且黏流活化能随改性MH填充量的增加而进一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氢氧化镁 树脂基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流变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