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危机目击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万俊波 周金蔓 罗汝琴 《护理学报》 2017年第1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索危机事件应激管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以及该模式下的团体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方法精神科发生危机事件后,将现场的19例目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危机事件应激管理。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生活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和特... 目的探索危机事件应激管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以及该模式下的团体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方法精神科发生危机事件后,将现场的19例目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危机事件应激管理。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生活事件冲击量表修订版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与健康人群比较,干预前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本组患者在高唤醒症状、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回避症状、侵袭症状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咨询减轻了精神科危机事件后目击患者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增加了患者的有效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危机事件 应激 危机干预 团体心理咨询
下载PDF
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雪莹 易军 +2 位作者 王黔艳 刘婵媛 徐德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1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纳入其中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150例,根据是否有自杀未遂行为,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分析有精神疾病家... 目的探讨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1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纳入其中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150例,根据是否有自杀未遂行为,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分析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既往抑郁发作次数、起病年龄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结果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为24.0%(36/150),无精神病家族史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为7.1%(71/996),前者自杀未遂发生率更高(P<0.01)。150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中,相较于无自杀未遂组,自杀未遂组患者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较多(P<0.01),自杀意念及合并有严重或慢性躯体疾病的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OR=3.714, 95%CI: 1.426~9.673, P=0.007)、自杀意念(OR=8.347, 95%CI: 2.339~29.790, P=0.001)与有精神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结论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风险较高。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自杀意念等可能是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未遂 家族史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中IL-6、IL-10与TNF-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婵媛 陈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2期2019-2020,共2页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种类之一。研究表明,细胞因子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所改变,观察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改变有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检测意义。...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种类之一。研究表明,细胞因子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所改变,观察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改变有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检测意义。本文选择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血清中IL-6、IL-10与TNF-α在此类患者中检测意义,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 检测意义 细胞因子水平 偏执型 精神疾病 抑制作用 α水平 巨噬细胞 单纯型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洪汉林 段秀荣 刘婵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9-205,共7页
目的探讨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calcium channel,voltage-dependent,L type,alpha 1C subunit,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22名对照,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CACNA1C基因rs10848683、rs2... 目的探讨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calcium channel,voltage-dependent,L type,alpha 1C subunit,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纳入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22名对照,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CACNA1C基因rs10848683、rs2238032、rs229966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通过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临床表现,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症状。结果 rs2238032和rs229966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rs1084868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s2238032位点TT基因型(OR=0.394)和rs2299661位点CG(OR=0.326)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风险有关联(均P<0.05)。rs10848683位点各基因型患者行为障碍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rs2238032各基因型患者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PANS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rs2299661各基因型患者感知觉障碍、PANS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体型分析示,CTC(OR=1.811)、CTG(OR=0.432)和TGC(OR=1.771)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CNA1C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其临床表现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1C基因 精神分裂症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艺术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钟文娟 罗汝琴 +1 位作者 黄之玉 陈仁云 《中国康复》 2014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探讨艺术行为治疗在基层医院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康复作用。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工娱治疗,观察组在工娱治疗基础上配合艺术行为治疗。治疗前后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 目的:探讨艺术行为治疗在基层医院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康复作用。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工娱治疗,观察组在工娱治疗基础上配合艺术行为治疗。治疗前后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PI)及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ANS、SSPI及ADLPI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艺术行为治疗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较好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行为治疗 慢性精神病 康复
下载PDF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罗汝琴 陈仁云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23期2913-2914,2940,共3页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帕利哌酮组(80例)和利培酮组(78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口服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帕利哌酮组(80例)和利培酮组(78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口服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后两组患者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治疗的第2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总评分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帕利哌酮的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快,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片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7
作者 罗汝琴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起始量为6 mg/d,依病情变化2 w内调整剂量;对照组给予口服奥氮平,起始量...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起始量为6 mg/d,依病情变化2 w内调整剂量;对照组给予口服奥氮平,起始量为(5~10)mg/d,依病情变化2 w内调整剂量。所有患者治疗8 w,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 w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观察、记录疗效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PANS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27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6例,好转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 疗效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
8
作者 黄娟 段秀荣 +1 位作者 洪汉林 尤荣 《中国临床护理》 2012年第1期55-55,57,共2页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留置尿管的精神病患者32例进行针对性的精神症状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尿管的护理及尿袋的护理,降低了患者感染发生率,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改善了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康复。
关键词 导尿管 插入术 精神病人 护理
下载PDF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探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春荣 陈建华 +3 位作者 王娜 陈汉华 潘群 曾维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85,88,共3页
目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探究其对于血糖调节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武昌医院糖耐量异常患者7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葡萄... 目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探究其对于血糖调节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武汉市武昌医院糖耐量异常患者7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餐后2h为(7.61±1.04)mmol/L,对照组为(9.96±1.08)mmol/L。治疗组BMI值为23.71±3.41,对照组为29.53±3.72。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值为(5.79±0.41)%,对照组为(6.23±0.52)%。治疗组空腹血糖为(5.34±0.39)mmol/L,对照组为(8.16±0.48)mmol/L。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在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时疗效良好。它可以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改善其糖耐量,还能有效降低OGTT2h血糖水平和BMI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糖耐量异常 血糖调节 有效性
下载PDF
服药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文娟 周金蔓 罗汝琴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3期199-199,共1页
服药器是为部分不配合服药的精神病患者顺利给药的一种装置。精神病患者为特殊患者群体,部分患者处于无自知力、紧张、烦躁、亢奋、抵触、幻觉及妄想支配、藏药、拒药等状态,常不配合服药,进而影响治疗。目前临床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 服药器是为部分不配合服药的精神病患者顺利给药的一种装置。精神病患者为特殊患者群体,部分患者处于无自知力、紧张、烦躁、亢奋、抵触、幻觉及妄想支配、藏药、拒药等状态,常不配合服药,进而影响治疗。目前临床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多采用约束患者四肢、用硬物撬开口腔灌入药物等方法,易给患者造成伤害,且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协同配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服药 精神病患者 制作 患者群体 护理过程 医护人员 自知力
下载PDF
丙戊酸镁致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意 张鹏 +2 位作者 苏亚玲 鹿伟光 罗汝琴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9-560,共2页
丙戊酸盐为临床上治疗癫痫及双相障碍的一线用药,目前在精神科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1-2]。我科2019年3月收治1例腹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在应用丙戊酸镁治疗期间发生了严重血小板减少现象。本文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丙戊... 丙戊酸盐为临床上治疗癫痫及双相障碍的一线用药,目前在精神科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1-2]。我科2019年3月收治1例腹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在应用丙戊酸镁治疗期间发生了严重血小板减少现象。本文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丙戊酸镁发生该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可能机制,以提高认识,汲取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性精神障碍 丙戊酸镁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激励式护理联合共情理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93-94,共2页
评价激励式护理联合共情理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时限:2019年1月-2020年6月,观察对象:80例抑郁症病例样本,以Excel表格将观察对象平均分组,40例入对比组(常规护理)、40例入研究组(激励式护理联合共情理论),对护理... 评价激励式护理联合共情理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时限:2019年1月-2020年6月,观察对象:80例抑郁症病例样本,以Excel表格将观察对象平均分组,40例入对比组(常规护理)、40例入研究组(激励式护理联合共情理论),对护理效果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抑郁程度比较,干预前,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抑郁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配合激励式护理联合共情理论,可更好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激励式护理 共情理论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艺术行为对基层医院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作用
13
作者 钟文娟 罗汝琴 黄之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艺术行为在基层医院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1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工娱治疗,试验组配合艺术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康复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艺术行为在基层医院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1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工娱治疗,试验组配合艺术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康复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艺术行为治疗在基层医院是精神疾病康复较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行为治疗 基层医院 精神疾病 康复
原文传递
右侧低频rTMS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雪莹 张盛 +2 位作者 徐德毅 王黔艳 刘婵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右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低频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低频组给予1.0 Hz的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 目的探讨右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低频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低频组给予1.0 Hz的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每周5次,治疗4周,共20次;对照组给予相同时间和频次的伪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2组患者的抑郁情况,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试A(TMT-A)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的认知功能,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AMD评分及WCST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4、6、8周时,2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3、4、6、8周后,各时间点低频组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患者WCST评分中的完成分类数和正确应答数评分均增加,而错误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4、8周后,各时点低频组较对照组患者WCST中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均增加,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均减少,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的TMT-A总时间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组间各时间点TMT-A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右侧低频rTMS可更快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抑郁症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嗜睡-贪食综合征一例
15
作者 陈汉华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0-240,共1页
患者男,17岁。因急性发病,疑心被害,行为异常8d,于2011年9月21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11年9月14日在部队集体训练跑步时,突然停下来要打人、骂人,说有鬼,有人要杀他等,此后几天一直不出操,整天躺在床上睡觉,在房内大小便。因... 患者男,17岁。因急性发病,疑心被害,行为异常8d,于2011年9月21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11年9月14日在部队集体训练跑步时,突然停下来要打人、骂人,说有鬼,有人要杀他等,此后几天一直不出操,整天躺在床上睡觉,在房内大小便。因疑有精神疾病而送人院。个人史:足月顺产,生长发育正常,性格较活泼。家族史:精神疾病家族史阴性,无癫痫及遗传病史。既往史:平素体健,无颅脑外伤及昏迷史,无抽搐痉挛发作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人院后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家族史阴性 贪食 嗜睡 精神疾病 急性发病 集体训练 足月顺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