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位图片解释法在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体位摆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筱萍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11期27-28,51,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图片解释法在硬膜外麻醉患者体位摆放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本院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图片解释法协助患者摆放麻醉体位,对照组仅采用口述解释法... 目的探讨体位图片解释法在硬膜外麻醉患者体位摆放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本院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图片解释法协助患者摆放麻醉体位,对照组仅采用口述解释法指导患者摆放麻醉体位。比较两组患者硬膜外麻醉体位配合程度和护士解释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体位摆放配合度及护士解释所需时间方面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而护士解释所需的时间则低于对照组。结论体位图片解释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硬膜外麻醉体位配合程度,缩短护士解释所需时间,从而间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图片解释法 硬膜外麻醉 护理
下载PDF
侧卧位手术体位改变对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筱萍 《中国临床护理》 2010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体位的不同改变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将患者手术结束时的侧卧位90°改变为侧卧位45°,2min后改变为仰卧位。对照组:将患者体位直接由侧...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手术后体位的不同改变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将患者手术结束时的侧卧位90°改变为侧卧位45°,2min后改变为仰卧位。对照组:将患者体位直接由侧卧位90°改变为仰卧位。观察两组患者体位改变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侧卧位转变为仰卧时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尤其在体位改变1min时下降最明显(P<0.05);观察组由侧卧位90°→侧卧位45°→仰卧位逐步转变时,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由侧卧位转变为仰卧位时,采用逐步放平身体的方法可以减小血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 血压 护理
下载PDF
一次性粘贴手术巾在膀胱镜操作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筱萍 戴旭姣 《中国临床护理》 2009年第1期79-79,共1页
膀胱镜是泌尿外科一种常规的检查项目,它常因冲洗液外溢而影响操作并导致术中溢水污染,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特向厂家定做了规格为30cm×40cm、一侧有塑料袋的一次性无菌粘贴手术巾用于此操作中,其目的是利用粘贴巾的作用,防... 膀胱镜是泌尿外科一种常规的检查项目,它常因冲洗液外溢而影响操作并导致术中溢水污染,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现象,特向厂家定做了规格为30cm×40cm、一侧有塑料袋的一次性无菌粘贴手术巾用于此操作中,其目的是利用粘贴巾的作用,防止溢水渗湿敷料,尽量减少地面污水,保持操作区域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镜检查 手术巾 临床应用 患者
下载PDF
鱼骨图在手术耗材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管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丁萌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手术耗材成本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制定手术耗材成本控制管理流程图并实施。结果:应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手术耗材成本控制后,2012年月均手术耗材成本较2011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手术耗材成本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制定手术耗材成本控制管理流程图并实施。结果:应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手术耗材成本控制后,2012年月均手术耗材成本较2011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手术耗材成本控制,保证了手术室财产管理工作的有序性,真正体现了优质、低耗、高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耗材 鱼骨图 流程图
下载PDF
腹盆腔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手术配合体会
5
作者 戴旭姣 陈筱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7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腹盆腔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手术的配合要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分析70例腹盆腔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中护理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热灌注化疗安... 目的:探讨腹盆腔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手术的配合要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分析70例腹盆腔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中护理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热灌注化疗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疗效令人满意,适用于中晚期腹盆腔肿瘤伴腹腔、盆腔、肝脏转移合并腹膜转移、腹水者。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体能的恢复及生存期的延长有实际意义。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及精细的术中护理是为腹盆腔恶性肿瘤热灌注化疗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热灌注 手术室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8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清分泌性蛋白DKK-1、骨保护素(OP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武汉市汉口医院行初次单侧TKA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清分泌性蛋白DKK-1、骨保护素(OP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武汉市汉口医院行初次单侧TKA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13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与联合组,其中手术组(69例)实施TKA手术,联合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PRP。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视觉模拟评分(VAS)及DKK-1、OPG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手术组的8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手术组为4.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治疗前,2组患者H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联合组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DKK-1、OPG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DKK-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OPG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组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KA联合PRP治疗可促进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DKK-1表达水平并提高OPG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富血小板血浆 创伤性关节炎 血清分泌性蛋白 骨保护素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7
作者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药物预防,研究组联合综合干预,包括基本...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药物预防,研究组联合综合干预,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研究组在健康知识、自我干预技能和医疗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新职工带教的应用
8
作者 罗颖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12期696-696,共1页
目的就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新职工带教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 年1 月-2013 年8 月我院手术室新职工40 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综合素质能力评... 目的就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新职工带教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 年1 月-2013 年8 月我院手术室新职工40 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综合素质能力评定的合格率为95%,对照组综合素质能力评定的合格率为75%,两组新职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0%,14 例满意,6 例不满意.两组新职工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新职工带教中应用效果较佳,增加手术室新职工责任感,让她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体现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手术室 新职工 带教
原文传递
右颈内静脉穿刺致前纵隔血肿、血气胸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云 丁萌 《华中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右颈内静脉穿刺 纵隔血肿 血气胸 窦性心动过速 静脉复合麻醉 静脉穿刺困难 感染伤口 开放性骨折
下载PDF
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废气污染与预防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喜枝 《中国临床护理》 201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随着高频电刀在手术中普遍使用,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废气势必污染手术室的空气。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长期不可避免地接触这些微量废气,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及其危害已引起普遍重视,但使... 随着高频电刀在手术中普遍使用,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废气势必污染手术室的空气。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长期不可避免地接触这些微量废气,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及其危害已引起普遍重视,但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废气对手术室空气污染及其危害仍关注不够,也没有开展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 废气污染 手术室
下载PDF
手术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
11
作者 罗颖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07期505-505,共1页
近年来,随着手术治疗的不断增加,不少患者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手术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院通过广泛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探讨手术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问题,旨在为临床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风险管理 安全问题 患者 归纳总结 科学指导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
12
作者 吴照飞 邹卫琼 +2 位作者 陈英 谭东霞 罗锋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4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武汉市汉口医院确诊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B组、C...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武汉市汉口医院确诊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6例,且分别在超声引导下给予0.35%、0.30%、0.25%罗哌卡因神经阻滞。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C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B组、A组(C组>B组>A组,P<0.05),持续时间短于B组、A组(C组<B组<A组,P<0.05)。手术切皮时(T1)、缝合切口时(T2)、进入麻醉苏醒室后30 min(T3)时C组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A组(C组>B组>A组,P<0.05)。3组患者组内VAS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P<0.05),但3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3.85%vs.30.77%vs.23.0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神经阻滞均能够满足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需求,但0.25%罗哌卡因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0.35%、0.30%罗哌卡因,且安全性较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 老年患者 创伤性下肢骨折 麻醉效果
原文传递
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短节段、长节段固定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219-221,共3页
目的:针对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短节段、长节段固定的效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在本院接受接受椎体固定术患者200例。按照... 目的:针对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短节段、长节段固定的效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在本院接受接受椎体固定术患者200例。按照接受术式的不同分为短节段固定术组和长节段固定术组2组。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时间(min)、脊柱侧凸矫正率(%)、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同时,利用术中透视次数评价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利用脊柱侧凸矫正率(%)评价矫形效果,利用胸膜、硬膜、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评价术中并发症。出院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电话随访,记录其卧床时间,并在3个月后进行门诊复查,检测骨密度与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1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水平。结果:短节段固定术组手术时间较长节段固定术组缩短,短节段固定术组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与血清β-CTX、P1NP水平均明显低于长节段固定术组,而椎体骨密度明显高于长节段固定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节段固定术组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长节段固定术组,同时也符合避免过度医疗的治疗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 节段 固定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