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Na^(+)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昆 姚涛 +2 位作者 李光 张培 吴宣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298-301,30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钠离子(Na^(+))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七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2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65岁。根据随访期间(90 d)是否发生... 目的 探讨血清钠离子(Na^(+))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七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28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65岁。根据随访期间(90 d)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102例)和非预后不良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清Na^(+)浓度、红细胞宽度等指标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Na^(+)浓度联合红细胞宽度对急性心力衰竭不良预后患者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吸烟史及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0.415、2.643、2.659、0.185、0.032、0.007、1.648,P>0.05)。预后不良组中心功能分级Ⅳ级、有既往心衰入院史以及血清RDW高于非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EF、血清Na+浓度低于非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3、11.184,P<0.05)。NYHAⅣ级患者的血清钠水平明显低于NYHAⅢ级患者,而RDW水平高于NYHAⅢ级患者(t=12.102、8.003,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a^(+)<138 mmol/L和RDW≥13.14%是A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Na^(+)浓度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有效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急性心力衰竭不良预后情况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血清Na^(+)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徐靖 程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5期247-250,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室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起病12 h内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500例,对14例血管再通过...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室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收治的起病12 h内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500例,对14例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室颤(室颤组)及486例未发生室颤患者(未室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室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室颤组既往心肌梗死史、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术前TIMI血流0级、术后无复流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室颤组,入院时血钾水平显著低于未室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颤组入院时心电图下壁心肌梗死、下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ST_(max)>300μV、ST偏移总和>1500μV患者所占比例,既往心电图QRS时限、入院时心电图ST_(max)和ST偏移总和等均显著高于未室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史、既往心电图QRS时限延长、PCI术前室颤、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360 min、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术后无复流、ST_(max)>300μV、ST偏移总和>1500μV是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室颤的危险因素;入院时血钾水平偏高、使用阿司匹林和β阻滞药是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室颤的保护因素。结论既往心肌梗死史、既往心电图QRS时限延长、PCI术前室颤、症状发作到球囊扩张时间>360 min、左主干病变、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下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术后无复流、ST_(max)>300μV、ST偏移总和>1500μV、入院时血钾水平偏低、未使用阿司匹林和β阻滞药是STEMI患者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室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室颤动
下载PDF
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宣 许雪清 +1 位作者 汪家淑 王昆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武汉市第七医院诊治的120例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剂量利伐沙班组(30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9年4月武汉市第七医院诊治的120例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剂量利伐沙班组(30例)、常规剂量利伐沙班组(30例)、大剂量利伐沙班组(30例)、华法林组(30例)。小剂量利伐沙班组患者采取利伐沙班5 mg治疗,常规剂量利伐沙班组患者采取利伐沙班10 mg治疗,大剂量利伐沙班组患者采取利伐沙班20 mg治疗,华法林组患者采取华法林治疗。比较四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情况、出血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治疗前,抗凝血酶Ⅲ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的D-二聚体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时,应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是同样有效的,用药安全性均较高。鉴于华法林用药的局限性,临床中对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时应首选小剂量利伐沙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利伐沙班 华法林 高龄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的评价
4
作者 汪家淑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2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 老年人疗效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宣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2期35-37,59,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 目的分析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另40例接受达比加群酯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出血率为2.50%、卒中率为2.50%、血栓栓塞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7.5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凝血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LT、FIB、PT、抗凝血酶Ⅲ高于对照组,IN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后得知,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其疗效与华法林一致,但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抗凝药 华法林 达比加群酯
下载PDF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6
作者 汪家淑 杨维鑫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 :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后比较的方法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 2 0 0mg ,1次 /日 ,12周和 2 0 0mg隔日晚口服一次 12周 ,总疗程 2 4周治疗 82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 12周... 目的 :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后比较的方法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 2 0 0mg ,1次 /日 ,12周和 2 0 0mg隔日晚口服一次 12周 ,总疗程 2 4周治疗 82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 12周末 ,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显著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自第 13周开始隔日晚口服 2 0 0mg至2 4周末时仍能维持 12周末时的血脂水平。结论 :微粒化非诺贝特具有全面的调脂作用 ,且隔日一次口服 2 0 0mg12周仍能维持调脂作用。治疗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微粒化 非诺贝特 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左心房黏液瘤致冠状动脉左主干栓塞一例
7
作者 徐靖 程澜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0-441,共2页
患者男性,55岁,因“胸闷2h”于2015年5月1日12点10分入院.患者上楼梯后出现胸闷,伴大汗淋漓、全身乏力,并恶心和呕吐胃内容物数次.至我院急诊科就诊,血压为50/30 mmHg(1 mmHg =0.133 kPa).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达180/100 mmHg,... 患者男性,55岁,因“胸闷2h”于2015年5月1日12点10分入院.患者上楼梯后出现胸闷,伴大汗淋漓、全身乏力,并恶心和呕吐胃内容物数次.至我院急诊科就诊,血压为50/30 mmHg(1 mmHg =0.133 kPa).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达180/100 mmHg,用药情况不详.痛风病史10余年,间断口服别嘌呤醇片.曾在我院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主干 左心房黏液瘤 高血压病史 栓塞 腔隙性脑梗死 别嘌呤醇片 大汗淋漓 全身乏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