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脑白质病变对腔隙性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凤 孔朝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4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腔隙性梗死(LI)脑白质病变(WML)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30例LI无WML者为对照组,30例LI合并轻度WML者为轻度组,30例LI合并中度WML者为中度组,30例LI合并WML者为重度组,分析4组认知功能及WML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 目的分析腔隙性梗死(LI)脑白质病变(WML)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30例LI无WML者为对照组,30例LI合并轻度WML者为轻度组,30例LI合并中度WML者为中度组,30例LI合并WML者为重度组,分析4组认知功能及WML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4组间各项MMSE评分、MMSE总评分、各项MoCA评分及MoCA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重度组最低,对照组最高。同时,WML程度与MMSE总评分及MoCA总评分存在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LI患者WML程度与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腔隙性梗死 认知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期89-90,共2页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多发。脑出血发生后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脑出血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的标志酶,其水平改变有助于了解神经元... 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多发。脑出血发生后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脑出血患者相关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元的标志酶,其水平改变有助于了解神经元的受损情况。S100β蛋白水平改变有助于了解脑胶质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本文选择我院脑出血患者,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水平改变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脑出血患者 血清生化指标 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组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组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发病3h内的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组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发病3h内的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及康复训练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抑制因子-α(TNF-α)及S100B蛋白浓度,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14、21、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及S100B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残疾、植物生存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病3h内的脑梗死患者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效果理想,能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溶栓 康复训练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4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爱华 王恒敏 刘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9年第5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心源性脑栓塞 梗死面积
下载PDF
脑活素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2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爱华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3期147-147,共1页
关键词 脑活素 血管性痴呆 治疗
下载PDF
氟桂利嗪防治偏头痛3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潘爱华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3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氟桂利嗪 偏头痛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原发性脑室出血2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王恒敏 严晓宏 金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9期103-104,共2页
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是指出血来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内和脑室壁血管的出血以及室管膜下1.5cm以内的脑室旁区的出血[1]。PIVH占脑出血的2.0%~8.6%,占自发性脑室出血的7.4%~18.9%[2]。以往认为本症临床上非常少见,自CT... 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是指出血来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内和脑室壁血管的出血以及室管膜下1.5cm以内的脑室旁区的出血[1]。PIVH占脑出血的2.0%~8.6%,占自发性脑室出血的7.4%~18.9%[2]。以往认为本症临床上非常少见,自CT扫描应用于临床以来,对各类脑血管病的认识日益深入,因而对PIVH的发现率明显上升。本文对我院20例住院的PIV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PIVH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原发性 病因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内巨大蛇形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
8
作者 董凤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7期1498-15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结合或不结合远侧血管搭桥术治疗颅内巨大蛇形动脉瘤(giant serpentine aneurysm,GS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MRI和DSA等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闭塞载瘤动... 目的:探讨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结合或不结合远侧血管搭桥术治疗颅内巨大蛇形动脉瘤(giant serpentine aneurysm,GS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MRI和DSA等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3年,对15例患者进行临床和血管造影再评估.结果:15例患者采用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治疗后,血管造影结果均显示完全闭塞.在随访过程中均恢复良好,动脉瘤无复发或再出血,均无脑梗死发生.结论: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GSA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蛇形动脉瘤 载瘤动脉闭塞
下载PDF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分析
9
作者 潘爱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89-190,共2页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s病或血管进行性皮层下脑病。过去,因为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所见,所以自Binswanger于1894年在其尸检报告中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关本病的...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s病或血管进行性皮层下脑病。过去,因为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所见,所以自Binswanger于1894年在其尸检报告中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关本病的文献报道十分少见。八十年代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 SAE CT 诊断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及CT、MRI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爱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71-272,共2页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塞 ( LCI)的临床特点及 CT、MRI的影像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例 L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高血压病 48例 ( 80 % )、高脂血症 2 0例 ( 33% )、糖尿病 16例 ( 2 7% )。常见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轻偏...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塞 ( LCI)的临床特点及 CT、MRI的影像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例 L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高血压病 48例 ( 80 % )、高脂血症 2 0例 ( 33% )、糖尿病 16例 ( 2 7% )。常见临床类型为纯运动性轻偏瘫 ( PMH)及变异型 2 4例 ,腔隙状态 ( LS) 12例 ,无症状腔隙性梗塞 ( ALI) 8例 ,感觉运动性卒中 ( SMS) 7例。病灶部位主要为尾状核 ( 40 % )、豆状核 ( 33% )、放射冠 ( 15 % )、丘脑 ( 13% )、内囊 ( 10 % )。本组病例 CT漏诊率 10 % ,其漏诊病例均被 MRI诊断为腔隙病灶。结论 高血压病是 LCI的直接原因 ,腔隙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 ,LS及 ALT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 ,MRI对 LCI的诊断显著优于 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磁共振成像 CT 腔隙性脑梗塞
原文传递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凤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分为研究组(采用黄精四草汤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 目的观察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8例,分为研究组(采用黄精四草汤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5),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较复方丹参治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四草汤加味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医疗法
原文传递
医源性血压骤降或血容量减少致脑分水岭梗死3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爱华 李静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血压下降 血容量减少 脑分水岭梗死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13
作者 王恒敏 潘爱华 +1 位作者 余蕾 刘赟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纤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5例采用纤溶酶治疗,前3d200U/d,静脉滴注,后7d100U/d,疗程10d;观察组67例采用纤溶酶治疗同时予以依达拉奉治疗,30mg...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纤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5例采用纤溶酶治疗,前3d200U/d,静脉滴注,后7d100U/d,疗程10d;观察组67例采用纤溶酶治疗同时予以依达拉奉治疗,30m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14d后评定疗效。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含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8.06%和7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SS评分及CRP水平均下降,观察组更明显。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能与降低CR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纤溶酶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原文传递
Miller-Fisher综合征5例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
14
作者 王恒敏 潘爱华 李志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5例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提高对Miller-Fisher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5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肌电图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综合文献,阐述该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5例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提高对Miller-Fisher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5例Miller-Fis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肌电图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综合文献,阐述该病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Miller-Fisher综合征急性发病,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表现,脑脊液蛋白升高,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MRI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Miller-Fisher综合征主要累及周围神经,根据临床特点,结合脑脊液及肌电图能确诊,头颅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ER-FISHER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