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6期69-73,共5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 1990年1月—2014年10月关于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 目的系统性评价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 1990年1月—2014年10月关于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RCT文献14篇共791例,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A级1篇,B级13篇。曲美他嗪组临床有效性和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18;95%CI 2.5,6.36;P<0.01。MD=8.05;95%CI7.49,8.60;P<0.01。MD=-2.84;95%CI-3.76,-1.19;P<0.01)。结论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强化护理干预对促进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筱宁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7期743-744,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动力学指标变化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患者的SGRQ总分及SF-36总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积极开展有效的综合护理,有助于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动力学指标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护理干预 呼吸功能
下载PDF
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变及凝血纤溶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程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变及凝血纤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08—2010-11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例,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及... 目的探究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变及凝血纤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7-08—2010-11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6例,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舒血宁,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探讨舒血宁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血流变及凝血纤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9.6%,对照组为45.4%,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T、APTT、TT指标均有所上升,而FIB、DD及vWF指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纤溶功能,有效扩张血管、控制血栓,是一类高效可靠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治疗脑卒中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 血流 凝血纤溶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程京 《医学综述》 2014年第7期1314-1315,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注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20 mL/d治疗,一个...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注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20 mL/d治疗,一个疗程为14 d;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前列地尔脂微球10μg/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后静脉炎等不良注射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显著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较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前列地尔脂微球 注射安全性
下载PDF
从Toll样受体4和钠钾ATP酶探究利拉鲁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万欢 李玲 +2 位作者 任汉强 马铭 崔晓颖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8-362,共5页
目的从Toll样受体4(TLR4)和钠钾ATP酶探究利拉鲁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中、高剂量(35、70、140μg·kg-1·d-1,术前7 d皮下注射,持续7 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结... 目的从Toll样受体4(TLR4)和钠钾ATP酶探究利拉鲁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利拉鲁肽低、中、高剂量(35、70、140μg·kg-1·d-1,术前7 d皮下注射,持续7 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结扎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伊文思蓝染色法测定受试大鼠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表达;连续反应光谱法测定钠钾ATP酶活性。结果利拉鲁肽三个剂量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均低于模型组(P<0.05),炎症因子IL-6、TNF-α、PAI-1浓度,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钠钾ATP酶活性较模型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能通过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稳定钠钾ATP酶活性,起到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TOLL样受体4 钠钾交换ATP酶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玲 万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功能。结果治疗3月后,研究组患者总控制率为92.5%,对照组总控制率为75.0%,2组总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胸闷、喘息和咳嗽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哮喘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片 硫酸镁注射液 老年人 支气管哮喘
原文传递
老年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小宏 杨梅英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7期725-727,共3页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较,评价CGMS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72h同时使用CGMS和手指尖血糖监测,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糖值(手指血糖记录三餐前后、夜间22:00及凌晨...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监测方法相比较,评价CGMS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连续72h同时使用CGMS和手指尖血糖监测,分别记录患者的血糖值(手指血糖记录三餐前后、夜间22:00及凌晨4:00血糖值),对相同时间段的血糖值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结果(1)48例患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比较,出现高血糖时间段为餐后1-2h,CGMS监测血糖的最高值为(18.66±1.55)mmol/L,相同时间段的手指血糖值仅为(15.82±1.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低血糖(血糖值〈3.9mmol/L)时间段多为22:00-4:00,CGMS监测中发现低血糖19例,其中9例(18.75%)发生低血糖时无任何症状,10例(20.83%)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2.6±0.44)mmol/L;而同时段指尖血糖监测仅发现有8(16.67%)例无症状低血糖,5例(10.41%)发生低血糖时伴有心慌、头昏等症状,最低血糖值(3.2±0.2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GMS更能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较手指尖血糖监测能指导临床医师为患者调整降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指尖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