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Meta 分析
1
作者 甘露 余静 +1 位作者 李靖 尹皓 《大医生》 202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估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审查的... 目的评估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用于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审查的方式,完成对这些文章的选择、文献品质评定、数据抽取及整理工作,利用RevMan5.2软件执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587例偏头痛患者。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氟桂利嗪组,天麻素加氟桂利嗪组的效果更佳,Meta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7,95%CI(1.10,1.24),P<0.05]。两项研究报告提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氟桂利嗪对于缓解偏头痛症状疗效较好,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氟桂利嗪 偏头痛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庆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509-4510,共2页
近年研究发现,一些新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清c反应蛋(CRP)增高等。CRP是最敏感的炎性反应标记物之一,当病理状态恢复时,CRP含量可下降;其敏感性及客观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CRP能激活补... 近年研究发现,一些新的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血清c反应蛋(CRP)增高等。CRP是最敏感的炎性反应标记物之一,当病理状态恢复时,CRP含量可下降;其敏感性及客观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CRP能激活补体系统和中性粒细胞吸附,对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探讨CR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缺血性卒中 相关性
下载PDF
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先俊 李梁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10期98-99,共2页
目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选2009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0例进行研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1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以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选2009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0例进行研讨,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1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28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以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可采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其能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通心络 阿司匹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与应激性血糖增高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罗奎 吴先俊 杨汉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5期71-72,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应激性血糖增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78例既往无糖尿病史、头部MRI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检测为血糖升高者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排除HbA1c升高(>6.5%)的病例,实际纳入216例。根据头部MRI结果将患者的...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应激性血糖增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78例既往无糖尿病史、头部MRI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检测为血糖升高者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排除HbA1c升高(>6.5%)的病例,实际纳入216例。根据头部MRI结果将患者的脑梗死灶进行分组,研究血糖值与脑梗死灶体积及部位的相互关系。结果梗死病灶大小与血糖呈正相关关系。对不同脑梗死部位的观察结果则显示应激因素与梗死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期脑梗死病灶总体积越大,其引发的应激反应会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高血糖 应激
下载PDF
去纤酶治疗脑梗死69例
5
作者 郑菊梅 胡怡文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去纤酶 灯盏花素 治疗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罗奎 方程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7期52-52,54,共2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降栓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降栓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栓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卒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栓酶 奥扎格雷钠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32例不当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7
作者 杨汉桥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期251-251,共1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不当治疗的医源性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有不当治疗医源性因素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结果进展因素与降血压治疗不当,血糖控制不良,使用能量合剂及胞二磷胆碱等影响能量代谢药物等医源性因素有关。结论急性脑...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不当治疗的医源性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2例有不当治疗医源性因素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结果进展因素与降血压治疗不当,血糖控制不良,使用能量合剂及胞二磷胆碱等影响能量代谢药物等医源性因素有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引起脑梗死进展的医源性因素,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不当治疗的医源性因素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楷 罗奎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6期22-22,24,共2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治小儿癫痫患儿70例,采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治疗后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结...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治小儿癫痫患儿70例,采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治疗后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行性极高,可作为小儿癫痫患儿常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小儿癫痫 安全性 可行性
下载PDF
鞘内注射加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庆峰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1期4267-4268,共2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加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鞘内注射加正规抗结核疗法,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疗法。结果:治疗组12例,治愈9例,治愈率为75%,对照组9例,治愈3例,治愈率为3...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加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鞘内注射加正规抗结核疗法,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疗法。结果:治疗组12例,治愈9例,治愈率为75%,对照组9例,治愈3例,治愈率为33%,治疗组治愈率较高,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可降低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病死率,提高疗效及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射 常规抗痨药物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甘世仪 杨汉桥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用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用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长春西汀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长春西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
下载PDF
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所致多发动脉瘤样扩张症并反复脑梗死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梁 方程 +3 位作者 王庆峰 胡楷 潘雄 杨汉桥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第3期251-252,共2页
1病例患者,男,34岁,因“左侧肢体麻木10h”入院。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9月28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吞咽困难,在当地予长春西汀针、丹参川芎针治疗,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动脉瘤样 脑梗死 扩张症 反复 多发 成人 肢体麻木
原文传递
脑出血继发性癫痫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先俊 罗奎 李梁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3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间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83例自发性幕上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脑出血后癫痫间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脑电图检查及抗癫痫间药物治疗情况。分析继发性癫痫间与脑出血部位及并发症等...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继发性癫痫间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83例自发性幕上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脑出血后癫痫间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脑电图检查及抗癫痫间药物治疗情况。分析继发性癫痫间与脑出血部位及并发症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继发性癫痫间的发生率为10.47%。癫痫间的发作与脑叶出血和并发再出血呈显著的相关性,颞叶出血后癫痫间的发生率高,脑电图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早发性癫痫间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脑出血后多种因素均可影响继发性癫痫间的发作,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加强检测,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减少癫痫间的发生率并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癫癎 继发性
原文传递
ASIC1a参与小鼠小脑普肯耶细胞发育的机制研究
13
作者 尹皓 符辉 +1 位作者 肖哲曼 卢祖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3-978,共6页
目的探讨ASIC1a参与小脑普肯耶细胞发育的机制。方法取C57BL/6初生小鼠,通过体外培养得到小脑普肯耶细胞。将原代小脑普肯耶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细胞发育早期阶段及晚期阶段处理,其中实验组用shRNA-ASIC1a序列重组质粒慢... 目的探讨ASIC1a参与小脑普肯耶细胞发育的机制。方法取C57BL/6初生小鼠,通过体外培养得到小脑普肯耶细胞。将原代小脑普肯耶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细胞发育早期阶段及晚期阶段处理,其中实验组用shRNA-ASIC1a序列重组质粒慢病毒感染以下调ASIC1a表达。对照组用shRNA-对照序列重组质粒慢病毒感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实验组、对照组小脑普肯耶细胞的形态学结构并计数树突分支:采用Westem blotting检测小脑普肯耶细胞中钙结合蛋白D-28K、胶质纤维酸性蛋白、Zic、小清蛋白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小脑普肯耶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发现:在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实验组、对照组小脑普肯耶细胞形态学差异明显,对照组小脑普肯耶细胞的树突生长发育较实验组好;实验组小脑普肯耶细胞的二、三级树突分支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在早期阶段,只有普肯野细胞特异性蛋白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在实验组中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ASIC1a表达下调后,实验组NMDA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实验组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CHOP、PERK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R(P〈0.05)。结论ASIC1a在小脑普肯耶细胞发育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肯耶细胞 酸敏感离子通道1a 内质网应激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原文传递
单肢肌萎缩/平山病:41例患者临床、电生理和颈椎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楷 初红 +1 位作者 陈军 卢祖能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第6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单肢肌萎缩(MMA)/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肌电图及颈椎MRI特征。方法 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本科,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连续登记并详细记录及分析人口学资料、临床、电生理和颈椎自然位和屈曲位MRI资料。结果 (1)共41例,男39... 目的探讨单肢肌萎缩(MMA)/平山病患者的临床、肌电图及颈椎MRI特征。方法 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本科,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连续登记并详细记录及分析人口学资料、临床、电生理和颈椎自然位和屈曲位MRI资料。结果 (1)共41例,男39例、女2例,发病年龄14~24岁、平均年龄(16.87±2.62)岁。病程1~121月、平均病程(22.13±26.25)月。双上肢均有临床症状者6例(14.6%),症状局限单侧者35例(85.4%);单侧者左12例(29.3%)、右23例(56.1%)。冷麻痹22例,指震颤9例,手麻木4例;41例均有手固有肌萎缩,均无感觉障碍;(2)症状侧尺和正中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小指展肌、拇短展肌运动波幅减低,小指展肌/拇短展肌波幅比值减小;(3)症状侧针肌电图显示异常自发活动者的出现率,在第一骨间肌和小指展肌为100%、拇短伸肌90.1%、拇短展肌86.3%、肱桡肌16.8%、肱二头肌13.8%;在仅限于单侧症状的35例患者中,无症状侧手固有肌也显示异常自发活动者占51.4%;(4)32例患者完成颈椎MRI检查。自然位时32例均显示颈2-颈7椎体后方下缘连线与椎体相交;均显示下段颈髓萎缩变扁平,其中位于C5-C7节段14例,C5-C6节段6例,C6-C7节段7例,C5-T1节段5例;屈颈位时15例显示硬膜腔后壁前移,移位的硬膜后方可见硬膜外占位,内有流空信号,恢复自然位后占位消失。9例显示髓内可疑T_2异常高信号。结论 MMA/平山病主要见于青少年男性;电生理表现为低位颈髓前角细胞病变,且无症状侧可显示临床下神经源性损害;小指展肌/拇短展肌波幅比值减小,是有鉴别意义的电生理指标;屈颈位颈椎MRI对于诊断很重要。结合临床、神经电生理及影像表现,有助于更全面认识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肢肌萎缩 平山病 电生理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