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神山医院14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特异性IgM、IgG抗体定量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兵华 许朝晖 +8 位作者 王娟 李双双 郭玮 雷燕 郭永博 陈亚强 李照辉 王晓坤 谢晓燕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al coronavirus,2019-nCoV)特异性IgM、IgG抗体的产生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3月10日收治的14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液标本,依据发病时间到标本采集时间分为A组20例...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al coronavirus,2019-nCoV)特异性IgM、IgG抗体的产生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2月10日-3月10日收治的14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液标本,依据发病时间到标本采集时间分为A组20例、B组58例、C组46例、D组22例,发病时间分别为≤30 d、31~39 d、40~49 d、≥50 d。检测4组2019-nCoV特异性IgM、IgG抗体浓度。结果B、C、D组IgG抗体浓度高于A组,且C、D组高于B组(P<0.05,P<0.01),而4组IgM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IgG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IgM、IgG抗体浓度均增高,且持续时间较长。IgM抗体浓度随发病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IgG抗体浓度随发病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高,发病50 d后仍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SARS-CoV-2 IGM抗体 IGG抗体 康复期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重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晓燕 郭玮 +5 位作者 雷燕 李双双 王晓坤 王娟 郭永博 张兵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重型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4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收治的216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174例和重型组42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常...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重型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4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收治的216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174例和重型组42例。比较2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心肌酶谱、脑钠肽(BNP)、肝肾功能,分析2组临床特征及转为重型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普通型组比较,重型组气短、乏力症状更多,年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CRP、BNP、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增高,淋巴细胞(LYM)、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YM降低及D-D水平增高是普通型COVID-19患者转为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VID-19患者在炎症指标、凝血功能、心肌及肝功能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重型组更严重,LYM降低及D-D增高对普通型COVID-19患者转为重型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淋巴细胞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肌钙蛋白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南岩东 李玉娟 +1 位作者 张涛 张西京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2—3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救治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38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2—3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救治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38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70.92±7.69)岁,男性26例,女性12例,有基础疾病者31例。发热是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死亡当天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收缩压均较入院当天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初期胸部CT表现以"磨玻璃影"为主,随着病情进展,多种影像特征可同时存在。住院期间最后一次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入院第一次显著升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均较入院第一次检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最后一次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B型脑钠肽均较第一次检测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引起全身多器官系统损伤,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需要在疾病早期预警和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冠状病毒 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