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火神山医院506例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方旭 蔡军 +2 位作者 梁泉 李骁 边云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20年2月9日至3月9日武汉火神山医院确诊为COVID-19患者506例,将其分为普通型(n=365)和重型(n=141),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020年2月9日至3月9日武汉火神山医院确诊为COVID-19患者506例,将其分为普通型(n=365)和重型(n=141),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采用χ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重型患者既往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多于普通型患者(χ2=9.377和15.085,P<0.01);普通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与重型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6和30.097,P<0.01);重型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比例多于普通型患者(χ2=21.639,P<0.01)。重型患者治愈出院人数明显少于普通型患者(P<0.01)。与普通型COVID-19患者相比,重型患者肺部呈弥漫性病灶、混杂影,最大病灶直径>10 cm,以累及全肺叶为主(P<0.01)。重型患者伴有空气支气管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胸膜增厚、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的现象多于普通型患者(χ2=33.357、11.114、14.580、5.978、45.731和6.623,P<0.05或<0.01)。结论COVID-19普通和重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CT影像学表现可作为临床分型参考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胸部影像学
原文传递
CT低剂量扫描结合AI辅助诊断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楠 邹明宇 周姝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5期9-11,15,共4页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结合AI辅助诊断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3月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经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60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0~25 kg/cm^2。...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结合AI辅助诊断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2-3月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经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60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0~25 kg/cm^2。将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30例。低剂量组采用70 kVp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进行CT扫描,常规剂量组采用120 kVp管电压、自动管电流进行CT扫描。扫描完成后均采用Karl 3D迭代重建算法重建图像,结合AI辅助诊断系统对比2组图像质量及识别新冠肺炎特征性病灶情况,并分别计算2组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采用Mann-Whiteney U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在识别新冠肺炎特征性病灶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有效辐射剂量[(1.28±0.11)mSv]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6.88±1.25)mSv],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MI在20~25 kg/cm^2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结合AI辅助诊断系统,采用70 kVp管电压进行CT检查,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并可较大幅度降低患者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人工智能 低剂量 有效辐射剂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路融 罗军德 陈纲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3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接收的600例经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483例、重型98例、危重型19例。对所有患者均...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3月武汉火神山医院接收的600例经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483例、重型98例、危重型19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和核酸检测的新冠肺炎检出率,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下新冠肺炎患者累及肺叶情况与病灶特点,并根据临床分型及影像学特点重新分型。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冠肺炎的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99.50%(597/600),与核酸检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层螺旋CT检查,597例患者中普通型480例、重型98例、危重型19例,而且相较于轻型患者,重型与危重型患者的肺部感染面积更大。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灶特点主要为单纯磨玻璃密度影(61.47%)。结论: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可积极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明确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点 诊断价值 核酸检测
下载PDF
1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岳丽娜 陈纲 +5 位作者 牛玉兰 刘瑜琳 成满平 刘康 李中华 贺雅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经核酸检测证实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析其肺部病灶部位、形态和主要CT征象(如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和间质性改变等),...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经核酸检测证实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分析其肺部病灶部位、形态和主要CT征象(如磨玻璃密度影、实变影和间质性改变等),总结CT对新冠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1)病变部位:累及单侧肺15例(10%),累及双侧肺135例(90%);累及右肺79例(52.7%),累及左肺71例(47.3%);病变局限于1个肺叶14例(9.3%),病变累及2个肺叶54例(36.0%),病变累及多个肺叶82例(54.7%)。(2)病灶类型:单形态表现24例(16%);孤立性类圆形表现18例(12%);多形态表现(至少3种以上CT表现)108例(72%)。(3)CT表现:早期呈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样改变,以肺野外带为著,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或弥漫磨玻璃密度影、渗出及实变影,严重者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结论:CT诊断是新冠肺炎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尤其对核酸检测假阴性患者更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CT表现 磨玻璃密度影 实变影
下载PDF
基于AI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振华 吉祥 +3 位作者 张劲松 罗军德 路融 李向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5期6-8,27,共4页
目的:通过AI技术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火神山医院经核酸检测确诊的957例新冠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采用联影uCT76064排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扫描完成后将原始数据导入联影uAI... 目的:通过AI技术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火神山医院经核酸检测确诊的957例新冠肺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采用联影uCT76064排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扫描完成后将原始数据导入联影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进行AI计算。观察新冠肺炎患者的CT征象,包括病灶分布、影像特征等,并对左右肺的病灶体积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新冠肺炎患者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密度影;患者右肺病灶体积明显大于左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右肺下叶病灶体积明显大于其余各肺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采用AI技术分析新冠肺炎的CT影像,可以了解肺炎病灶分布特点,判断肺炎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影像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