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冯小涛 焦雨薇 +3 位作者 李琰 胡林玉 尹伟涛 张万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化、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化、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价2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试验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但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干预前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症状/不良反应、心理功能、生存质量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焦虑 生存质量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肌腱 被引量:9
2
作者 熊燕飞 黄磊 +3 位作者 杨敏 施海涛 郭小明 姚康德(审校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58-261,共4页
文章对组织工程肌腱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细胞外基质材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及二者共聚物(PLGA)、胶原蛋白、葡胺聚糖、几丁质等和种子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MSC)、成纤维细胞、人胚腱细胞等研究进展做了评述,提出体外构建... 文章对组织工程肌腱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细胞外基质材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及二者共聚物(PLGA)、胶原蛋白、葡胺聚糖、几丁质等和种子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MSC)、成纤维细胞、人胚腱细胞等研究进展做了评述,提出体外构建的人工肌腱也必须完成细胞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具有活力的肌腱组织。同时综述现在的研究热点是基质材料的智能化、细胞材料复合体的冻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肌腱 基质材料 种子细胞
下载PDF
前列地尔与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小涛 焦雨薇 +2 位作者 赵欢 贾运乔 崔敬艳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地尔与腺苷蛋氨酸联合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前列地尔药物进行...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地尔与腺苷蛋氨酸联合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前列地尔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药物,采用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治疗4周后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氨酶(γ-G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改善焦虑情绪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与前列地尔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明显降低了TBIL水平,改善ALT、γ-GT等肝功能指标,有效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随着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腺苷蛋氨酸 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肌腱研究的相关问题
4
作者 熊燕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6期9079-9079,共1页
1组织工程化肌腱种子细胞的主要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答:目前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种子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肌腱细胞:肌腱细胞是肌腱组织的基本功能单位,最方便作为种子细胞,但它是分化成熟的功能细胞,体外培养时,增殖缓慢... 1组织工程化肌腱种子细胞的主要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答:目前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种子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肌腱细胞:肌腱细胞是肌腱组织的基本功能单位,最方便作为种子细胞,但它是分化成熟的功能细胞,体外培养时,增殖缓慢,且几代后往往丧失增殖能力,同时也存在供体限制。永生化肌睫细胞珠虽然保留了肌腱细胞的功能特性叉能进行长期大量扩增,但作为组织工程化肌腱种子细胞必须排除或控制其致瘤性,需要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肌腱 种子细胞 支架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对豇豆生长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铭 甘秋良 +2 位作者 李俊丽 刘泽文 孙慧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7-552,共6页
研究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的生理生长的影响。以豇豆为对象,从植物生理生长、根系活力、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抗氧化酶系的活力水平4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产生的影响,并以Fe^(2+)处理组作为对照研究纳米氧化铁对植... 研究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的生理生长的影响。以豇豆为对象,从植物生理生长、根系活力、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抗氧化酶系的活力水平4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产生的影响,并以Fe^(2+)处理组作为对照研究纳米氧化铁对植物生长潜在的促进效应以及剂量依赖性,同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纳米氧化铁处理的豇豆幼苗以研究纳米粒子的转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豇豆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低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豇豆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和Fe^(2+)对豇豆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呈现出一定的植物毒性。豇豆根部对纳米氧化铁进行了吸收并运输到豇豆的茎部,并有一定含量的积累。纳米氧化铁可尝试应用于豇豆的农业生产活动,但在此之前须进一步开展其存在的环境、生态与人体健康风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 豇豆 植物生理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PEI微创对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崔敬艳 焦雨薇 +2 位作者 冯小涛 赵欢 陈叶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37-739,743,共4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PEI)微创介入疗法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原发性肝癌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PEI)微创介入疗法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原发性肝癌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配合PEI微创介入治疗;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甲胎蛋白(AFP)值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对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调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值平均下降率,AFP下降超过50%者及恢复正常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栓塞后综合征、局部感染、胆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肩背部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PEI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PEI微创介入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羡 焦雨薇 王力军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均持续治疗20 d后对...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均持续治疗20 d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5);2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更低,而凝血酶原时间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更好地提高DVT患者临床疗效,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药外敷 冰硝散 四妙勇安汤 茵陈赤小豆汤 湿热瘀阻 血瘀湿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