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横生死与武汉同在 一座武汉寺院的战“疫”手记
1
作者 明贤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1,共4页
2019年12月初,农历乙亥年十一月。一年辛苦的武汉人,做好了一切放松的准备,就要欢度春节——这是每个岁末年初,中国人最重要的生活憧憬。不曾料想,这个春节并不能如期,一场疫灾悄然而至!那时,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刚刚圆满结束,市民们... 2019年12月初,农历乙亥年十一月。一年辛苦的武汉人,做好了一切放松的准备,就要欢度春节——这是每个岁末年初,中国人最重要的生活憧憬。不曾料想,这个春节并不能如期,一场疫灾悄然而至!那时,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刚刚圆满结束,市民们不仅预料不到疫情,甚至即使起初知道疫情开始,也转不过弯来接受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灾 世界军人运动会 预料不到
原文传递
同心战疫共克时艰宗教界抗疫主题书画作品选登(三)
2
作者 觉醒 吴理之 +8 位作者 金建华 金宏伟 潘兴旺 新云鹏 刘新红 马杭清 月真 大初 明贤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96,F0003,共3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各宗教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做好抗疫工作,展现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我国各宗教积极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做好抗疫工作,展现了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家国情怀,诠释了我国宗教界的新时代爱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界人士 信教群众 家国情怀 决策部署 坚定信心 爱国精神 同舟共济 习近平同志
原文传递
关于开发“互联网宗教舆情研判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明贤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1,共2页
如何以理念、价值和原则为导向,把握技术的运用、规制技术的边界,是互联网宗教舆情研判至为重要的落脚点。从整体上看,"互联网宗教舆情研判系统"至少要包括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呈现与干预等4个环节。以下从每个环节的需... 如何以理念、价值和原则为导向,把握技术的运用、规制技术的边界,是互联网宗教舆情研判至为重要的落脚点。从整体上看,"互联网宗教舆情研判系统"至少要包括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分析、呈现与干预等4个环节。以下从每个环节的需求起点、技术对接以及具体案例的技术流程等方面作一简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流程 数据采集 简略介绍 舆情研判 具体案例 技术对接 宗教
原文传递
互联网宗教研究与治理:上层架构、中层策略与落地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释明贤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5,共8页
科技与宗教的结合,让“互联网宗教”呈现出一门当代显学的发展潜质。从宗教界一线实践出发来看,互联网宗教的研究与治理有必要在上层理念架构上确立认识论基础、可行性基础和发展目标;在中层行动策略上厘清技术优越性与技术边界,在技术... 科技与宗教的结合,让“互联网宗教”呈现出一门当代显学的发展潜质。从宗教界一线实践出发来看,互联网宗教的研究与治理有必要在上层理念架构上确立认识论基础、可行性基础和发展目标;在中层行动策略上厘清技术优越性与技术边界,在技术和价值之间实现制衡;在落地路径上及时总结现有的实际操作经验,清晰而务实地提出需求并满足需求。展望未来,互联网宗教更要把握时代机遇、肩负历史使命,为构建实体与虚拟双重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能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宗教 宗教视角 舆情监测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全国佛教活动场所"互联网+"应用程度分析
5
作者 明贤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0-51,共2页
当前,互联网几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并融入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运作之中。小到普通的信众联络,大到构建信仰面貌与影响力,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助力和赋能。本文通过对全国佛教活动场所应用主流互联网传播和社交平台情况的大规模统计,并... 当前,互联网几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并融入宗教活动场所的日常运作之中。小到普通的信众联络,大到构建信仰面貌与影响力,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助力和赋能。本文通过对全国佛教活动场所应用主流互联网传播和社交平台情况的大规模统计,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对全国佛教活动场所“互联网+”应用程度进行呈现,并分析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佛教界借助互联网对于抗疫的参与与助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界 地理信息系统 互联网传播 宗教活动场所 社交平台 日常运作 信众
原文传递
菩提心亦是爱国心--以佛教的“中国之义”响应“中国之治”
6
作者 释明贤 《法音》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天下大治,是古往今来无数治国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国基永固,也是数千年来中国化佛教永恒不变的祝祷。十九届四中全会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创造了世... 天下大治,是古往今来无数治国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国基永固,也是数千年来中国化佛教永恒不变的祝祷。十九届四中全会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国家制度与治理体系,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1]中国佛教协会发布《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号召全体佛教界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佛教思想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和佛教文化,不断提高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与深度。[2]而佛教教义从各个维度上自觉趋向于新时代进中国化的努力,必将以其"中国之义"奋力书写出"中国之治"的佛教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中国化 佛教界 中国佛教协会 菩提心 佛教文化 佛教教义 佛教思想 中国化佛教
原文传递
修行人对人生的三点理解
7
作者 释明贤 《佛教文化》 2019年第6期8-9,共2页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有三点必须要提:无常第一点是人生“无常”的特质。无常的实质是变动不居。“变”是人出生以来一直存在的根本特质,我们摆脱不了,它使我们痛苦。
关键词 无常 修行 三点 理解 人生
原文传递
禅宗修行不破见闻觉知,但破见闻觉知之执
8
作者 释明贤 《佛教文化》 2021年第3期8-9,共2页
禅宗修行不破见闻觉知,但破见闻觉知之执?什么是“不破见闻觉知,但破见闻觉知之执”?达摩祖师《血脉论》做了生动的描述:“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笑而未曾笑,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 禅宗修行不破见闻觉知,但破见闻觉知之执?什么是“不破见闻觉知,但破见闻觉知之执”?达摩祖师《血脉论》做了生动的描述:“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笑而未曾笑,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摩祖师 见闻觉知 禅宗 修行
原文传递
禅修要放弃一切成见
9
作者 释明贤 《佛教文化》 2020年第6期8-9,共2页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一是心理上的修。如果只修改行为,却不调整心理,实际上是修外不修内,依旧没有变。禅修要放弃一切成见,为什么心理也要修?比如,幼儿的心理比较天真,这是宿缘成就。但从青年逐渐...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一是心理上的修。如果只修改行为,却不调整心理,实际上是修外不修内,依旧没有变。禅修要放弃一切成见,为什么心理也要修?比如,幼儿的心理比较天真,这是宿缘成就。但从青年逐渐变为成人的心理过程却不单是宿业所成,而有当下种种业习和合累积所致。虽有宿业成分,具体表现却依旧是执着于当下的种种阅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过程 禅修 成见 放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