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应用研究为主的原则落到实处——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第二届哲学年会述评
1
作者 晓星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54-54,共1页
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再次排除“左”的干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举世瞩目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哲学研究工作者应有何作为?这是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第二届哲学年会议论的主题。
关键词 科学院系统 哲学研究 年会 社会 述评 应用 邓小平同志 南巡谈话
下载PDF
时代的呼唤: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湖北理论界学习江泽民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重要讲话座谈会部分专家发言摘要
2
作者 陶德麟 陈昆满 +3 位作者 刘宗发 张武 周积明 简永福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8期4-7,共4页
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及2002年4月2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就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表了具有纲领性意义的重要讲话。两次讲话从民族复兴、治党治国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高屋建瓴、高... 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及2002年4月28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就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表了具有纲领性意义的重要讲话。两次讲话从民族复兴、治党治国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深刻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问题,对于新世纪大力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对于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最近,湖北省社科联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学习座谈江泽民“8·7”和“4·28”讲话精神。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登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湖北 理论界 江泽民
下载PDF
略论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主义方向
3
作者 王保畲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19,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神州大地带来了科学研究的春天。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路线指引下,十多年来,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都是空前繁荣,硕果累累。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主义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自然科学研究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农民工“嵌入-融入”度多元回归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峘 曹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7,共8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构建农民工的主观和客观"嵌入-融入"度指标体系,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客观状况和主观感受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总体上农民工已进入"深度嵌入&...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构建农民工的主观和客观"嵌入-融入"度指标体系,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客观状况和主观感受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总体上农民工已进入"深度嵌入"的关键时期,正逐渐向"基本融入"的方向演化。农民工的主观"嵌入-融入"度与客观"嵌入-融入"度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农民工的客观生存空间、交往空间、权利空间、精神空间均对主观"嵌入-融入"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权利空间中的基本人权、社会组织和政治参与等三个指标对农民工的主观"嵌入-融入"度有正影响但不稳健,其深层原因则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和社会保障长期缺位,造成农民工权利空间的长期不在场;而交往空间对农民工主观"嵌入-融入"度影响稳定,表明加强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社会交往对其融入城市有积极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空间社会学 “嵌入-融入”度 多元回归
下载PDF
资本市场、两型产业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进 刘海虹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4期163-168,共6页
把武汉城市圈设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具有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成功示范经验的重大意义。两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两型产业为核心,而两型产业的... 把武汉城市圈设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具有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成功示范经验的重大意义。两型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两型产业为核心,而两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从这个逻辑出发,文章重点阐述了资本市场对两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当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两型产业发展的功能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两型产业 两型社会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推广绿色消费 促进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基于一项武汉市民问卷调查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文革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2期62-65,共4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旨在较深入地了解武汉市民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推动全社会认识绿色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以推广绿色消费为契机,提出了一些有关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绿色消费 问卷调查 两型社会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浅析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晓焱 《当代经济》 2010年第7期10-11,共2页
国家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权利赋予武汉城市圈,就是希望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率先发展,在突破体制瓶颈、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全国范围的改革创新积累经验。武汉... 国家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权利赋予武汉城市圈,就是希望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率先发展,在突破体制瓶颈、转变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全国范围的改革创新积累经验。武汉城市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创新举措,具有操作性强、突出综合配套性、强调市场化原则与手段、上下联动、利益兼顾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建设 武汉城市圈 创新特色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制度 体制瓶颈 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五四时期武汉社会各阶层政治向背的历史考察
8
作者 涂文学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5-29,36,共6页
五四运动不是少数人的事业。国家主权、民族情感、集团利益:加上舆论的压力、沉重而炽烈的氛围等外在因素,都使时人很难隔岸观火,超然其外。爱国的旗帜把除极少数国贼之类的社会中的每一份子聚合起来,无论是缙绅耆宿、豪商巨贾,抑或是... 五四运动不是少数人的事业。国家主权、民族情感、集团利益:加上舆论的压力、沉重而炽烈的氛围等外在因素,都使时人很难隔岸观火,超然其外。爱国的旗帜把除极少数国贼之类的社会中的每一份子聚合起来,无论是缙绅耆宿、豪商巨贾,抑或是一介寒儒、贩夫走卒、市井小民,都或深或浅、或显或隐、或主动或被迫地卷进了这一历史巨潮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豪商巨贾 阶层政治 王占元 武汉发展 国家主权 北洋政府 除极 上层人士 巨潮
下载PDF
世纪性的贡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分析
9
作者 萧斌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6期31-34,共4页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范围说,20世纪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取得政权后,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度过的。90年代初期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又在国际范围内经受了严峻考验,苏联及东欧等国的骤变以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发展,...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范围说,20世纪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取得政权后,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度过的。90年代初期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又在国际范围内经受了严峻考验,苏联及东欧等国的骤变以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发展,从两方面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提出了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 社会主义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 科学分析 世界社会主义 新思维 毛泽东 根本制度 制度分析
下载PDF
“三剑客”的来历——写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成立30周年
10
作者 刘崇顺 《武汉学刊》 2013年第5期43-44,共2页
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三剑客"的称号传开了。"三剑客"指称的是三个人,即三个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成立前后受命筹建工作并留本院任职从而成为草创伊始的社科院最早组成人员的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 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三剑客"的称号传开了。"三剑客"指称的是三个人,即三个在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成立前后受命筹建工作并留本院任职从而成为草创伊始的社科院最早组成人员的三个人。这三个人就是李权时、张启亮以及我本人刘崇顺。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成立前,我们三人先后在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和理论研究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剑客 李权时 中共武汉市委 研究机构 华中工学院 社会学研究 武汉电视台 三人 社会科学联合会
原文传递
武汉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11
作者 操玲姣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9,共5页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文章分析了武汉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促进创业就业等方面探讨了保障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文章分析了武汉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机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促进创业就业等方面探讨了保障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协调发展 武汉
下载PDF
聚焦“五力”加快推进武汉科技创新
12
作者 胡玉桃 田祚雄 《学习月刊》 2024年第9期36-37,共2页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们要更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加快推进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产业变革 核心竞争力 城市能级 自立自强 加快推进 战略支撑 新一轮科技革命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
13
作者 邵和平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反映了当代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不是凭空形成的。文章从理论渊源、现实依据、文化底蕴、必然要求四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形成...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反映了当代科学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不是凭空形成的。文章从理论渊源、现实依据、文化底蕴、必然要求四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历史背景 社会条件
下载PDF
家乡社会学的争论焦点与田野价值——基于农村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红阳 魏长青 赵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4,共10页
家乡是社会学的研究场域,家乡社会学是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就家乡论家乡”从来都不是家乡社会学的初衷,家乡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要“跳出家乡看家乡”。家乡社会学为农村研究提供了典型个案与调研区域,却遭遇了诸如代表性薄弱、价值... 家乡是社会学的研究场域,家乡社会学是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就家乡论家乡”从来都不是家乡社会学的初衷,家乡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要“跳出家乡看家乡”。家乡社会学为农村研究提供了典型个案与调研区域,却遭遇了诸如代表性薄弱、价值中立困难、可能存在诚实性问题等批评。学界需要对家乡社会学的田野价值进行再认识,充分理解家乡社会学的必要性、便利性与开放性,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偷懒”“虚构”“不认真”等倾向。家乡社会学的合法性根源于“家乡感”的科学价值,家乡感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情怀、责任感与使命感等动力要素。通过持续地总结提炼,一整套家乡社会学的经验与方法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乡 田野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家乡社会学
下载PDF
晚清汉口茶市与武汉社会经济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笃勤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4-27,共4页
明末清初,汉口茶市形成。开埠以后,汉口成为国内著名茶市,对当时武汉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多种重要影响,包括:茶市兴衰成为商业贸易盈缩的表征;影响金融业发展;茶厘成为湖北重要的财政收入;吸引外商投资设厂,刺激民族企业发展;产生... 明末清初,汉口茶市形成。开埠以后,汉口成为国内著名茶市,对当时武汉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多种重要影响,包括:茶市兴衰成为商业贸易盈缩的表征;影响金融业发展;茶厘成为湖北重要的财政收入;吸引外商投资设厂,刺激民族企业发展;产生了武汉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汉口茶市 武汉经济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武汉的中部崛起观转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强洲 《学习与实践》 2005年第5期19-23,37,共6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武汉市 中国 经济发展 创新精神 投资环境 国民收入
下载PDF
2003年武汉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崇顺 《长江论坛》 2003年第1期22-26,共5页
20 0 3年武汉市社会形势的基本走向可以确定为经济增幅仍可保持稳定、消费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等十大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议采用六大相关的政策。
关键词 2003年 社会形势分析 武汉市 经济发展 居民收入 文明城市建设
下载PDF
武汉市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崇顺 《长江论坛》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中共武汉市委2005年提出构建“和谐武汉”的战略目标。本文对“和谐武汉”建设的现状作了科学分析,认为武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和较多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于“十一五”期间和谐武汉建... 中共武汉市委2005年提出构建“和谐武汉”的战略目标。本文对“和谐武汉”建设的现状作了科学分析,认为武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和较多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于“十一五”期间和谐武汉建设的前景和2006年的形势作了展望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和谐社会 建设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文化现代化
19
作者 程平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12X期145-145,共1页
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既具有良好基础和先天优势,又与周边城市群存在明显差距,需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突破固有的局限性,整合楚文化的优势资源,发展武汉的现代文化。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文化 现代文化
下载PDF
1997—1998年武汉市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20
作者 刘崇顺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1期21-23,共3页
1997年——1998年,是我国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是新一轮五年发展计划中举足轻重的两年,这两年的社会形势发展对于整个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影响和未来走向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武汉市的社会形势如何... 1997年——1998年,是我国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是新一轮五年发展计划中举足轻重的两年,这两年的社会形势发展对于整个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影响和未来走向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武汉市的社会形势如何?我们的分析和预测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社会形势 现代化发展 再就业工程 两级政府 下岗职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未来走向 市民生活 改革力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