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中国公益基金会事业的发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秀峰 李莉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8,共8页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概括了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和策略,成为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对企业来说,参与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还...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概括了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思想和策略,成为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与公益基金会合作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对企业来说,参与公益事业不仅可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还能扩大社会效益,并最终与企业的盈利性目的相一致。对公益基金会而言,吸纳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可以扩大公益事业的发展资源,并在全社会表达一种"关爱与和谐"的价值信念。但现实中企业缺乏捐赠意识与社会责任、缺乏公益营销策略、不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公益基金会薄弱的筹资劝募能力限制了企业与基金会的互动,需要我们在对策优化中进一步实现企业与公益基金会的双赢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公益基金会 企业公民
下载PDF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社会价值观重构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秀峰 孔凡义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5期83-89,共7页
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重新聚集道德资源,这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共同体的信仰等等,所有这些都将对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深层次影响。所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政党领导理念从划桨转向掌舵,政府... 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重新聚集道德资源,这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社会共同体的信仰等等,所有这些都将对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深层次影响。所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政党领导理念从划桨转向掌舵,政府管理理念从统治转向治理,社会发展理念从单边转向协同,公民行为理念从冷漠转向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价值观 多元主体 治理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国家结构观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继才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联邦制的首倡者,但他对联邦主义并未一以贯之。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之前,他经历了由联邦制到单一制再到联邦制的思想变化。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过程中,孙中山改变立场,转而主张建立单一制国家结构。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联邦制的首倡者,但他对联邦主义并未一以贯之。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之前,他经历了由联邦制到单一制再到联邦制的思想变化。在南京临时政府组建过程中,孙中山改变立场,转而主张建立单一制国家结构。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是复杂的,这反映他对国情认识的深化,也反映出国家结构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国家结构
下载PDF
关于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莉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5期75-82,共8页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与...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我们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变革体制框架,这一框架包括树立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的价值观,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实现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管理 体制改革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锐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0-72,共3页
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要解决技术上的成功与生态学上失败的矛盾,技术创新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目标,确立生态价值的评价标准,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技术创新 生态经济目标 生态价值标准
下载PDF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偏差及纠偏路径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国敏 王一鸣 卢珂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耕地占补平衡是一项严控耕地总量下滑的耕地保护政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加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以及与中央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等原因,致使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占多补少、占优补劣、挪用补偿、浪费土地资源等执... 耕地占补平衡是一项严控耕地总量下滑的耕地保护政策,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加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以及与中央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等原因,致使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占多补少、占优补劣、挪用补偿、浪费土地资源等执行偏差。为此,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促成地方政府秉持公共性之责,坚守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的底线,并建立地方政府主税种财政体系,拓宽地方财政收入渠道,消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动机;矫正府级之间的利益博弈格局,调和地方与中央的府际关系;建立有效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激发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以强化地方政府公共行政能力,提升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可执行力,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执行偏差 纠偏路径 激励机制
原文传递
我国公共服务监督机制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唐忠义 顾杰 张英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加强公共服务监督,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证调研资料显示,我国公共服务监督的群众参与度、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都不高。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监督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如公共服务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监督覆盖面有限... 加强公共服务监督,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证调研资料显示,我国公共服务监督的群众参与度、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都不高。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监督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如公共服务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监督覆盖面有限、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共服务监督机制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监督机制 行政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法治中国建设中人权保障的重心与路径
8
作者 钟会兵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28,共6页
人权保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起点、终点和重要过程监测点。当前人权保障应当是以自由权、部分社会权和政治权利为重点,兼顾其他人权,协同推进。从逻辑和经验分析,国家机关是人权保障的主要义务主体:立法机关要积极科学立法、加强立法审查... 人权保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起点、终点和重要过程监测点。当前人权保障应当是以自由权、部分社会权和政治权利为重点,兼顾其他人权,协同推进。从逻辑和经验分析,国家机关是人权保障的主要义务主体:立法机关要积极科学立法、加强立法审查力度;行政机关要规范行政立法、严格科学执法,并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通过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在承认权利人在人权保障中的根本地位的同时,也需认真对待当下"权利失范"现象,以加强法治教育、坚决打击遏制滥用权利行为、健全人权保障网络等多种措施,有效依法保障人权,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保障 法治中国 国家义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