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P/PAB、NLR辅助诊断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及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文波 邱越 +2 位作者 李家政 伏俊全 龚光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辅助诊断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及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242例患者作为研...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辅助诊断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及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良性胃溃疡组、恶性胃溃疡组、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CRP/PAB、NL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PAB、NLR辅助诊断胃良恶性溃疡的价值。根据ROC曲线截断值将恶性胃溃疡患者分为低CRP/PAB组和高CRP/PAB组,分析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恶性胃溃疡组CRP/PAB、NL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良性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AB辅助诊断恶性胃溃疡有一定的准确性,NLR辅助诊断恶性胃溃疡的准确性较低(P<0.001)。高CRP/PAB组年龄≥65岁、进展期、有淋巴结转移占比高于低CRP/P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AB对恶性胃溃疡的辅助诊断价值优于NLR,年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胃溃疡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志翔 龚光伟 +1 位作者 赵丹 李胜文 《腹部外科》 2020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可操作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129例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保留LCA组(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可操作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129例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保留LCA组(51例)和不保留LCA组(78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分离脾区数、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数、预防性造瘘数、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留LCA组手术时间长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保留LCA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的风险和减少术后通气时间,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左结肠动脉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邱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5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癌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一百例胃癌患者,随机分组。传统开腹手术干预组对上述胃癌患者采取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组对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癌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一百例胃癌患者,随机分组。传统开腹手术干预组对上述胃癌患者采取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组对上述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分析手术操作的时间、镇痛药用量、首次饮食时间;治疗前后胃癌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卡氏评分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相关血清学指标、卡氏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组相关血清学指标、卡氏评分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干预组,P<0.05。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组手术操作的时间、镇痛药用量、首次饮食等时间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干预组,P<0.05。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组并发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干预组,P<0.05,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组并发症中,1例出现腹腔内脓肿,1 例出现腹腔外出血,总发生2 例,发生率是4%。传统开腹手术干预组并发症中,4 例出现腹腔内脓肿,3 例出现腹腔外出血,1 例出现淋巴漏,总发生8 例,发生率是16%。结论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效果确切,可减轻对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并改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 全胃切除 胃癌 临床效果 胃癌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 影响
下载PDF
探讨减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手术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邱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4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多孔直肠癌根治术组对于就诊的直肠癌患者选择多孔直肠癌根治术,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对于就诊的直肠癌患者选择... 目的探讨减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多孔直肠癌根治术组对于就诊的直肠癌患者选择多孔直肠癌根治术,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对于就诊的直肠癌患者选择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分析手术操作的时间、出血、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标本完整概率;治疗前后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卡氏健康评分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切口总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结果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胃肠功能指标、卡氏健康评分以及生命质量评分和多孔直肠癌根治术组比较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操作的时间、出血、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标本完整概率、并发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切口总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优于多孔直肠癌根治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实施减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更好减轻创伤和减轻胃肠道影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讨 减孔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手术 近期 远期
下载PDF
湖北省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诊治现状的多中心调查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鹏 江从庆 +20 位作者 熊治国 郑勇斌 付应峰 李新明 庞典付 廖晓锋 童昕 朱焕明 杨振华 龚光伟 尹小平 李栋梁 李红军 陈洪流 蒋雪峰 何志军 陆艳军 帅晓明 高金波 蔡开琳 陶凯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网络数据库形式收集2019年湖北省15个市(州)62家医院747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4749例,女性2725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17~96岁)。... 目的了解湖北省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网络数据库形式收集2019年湖北省15个市(州)62家医院747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4749例,女性2725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17~96岁)。根据患者入院第1次和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值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前和术后贫血,90~<120 g/L(男性)或90~<110 g/L(女性)为轻度贫血,60~<90 g/L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为38.60%(2885/7474),术后贫血发生率为61.40%(4589/7474)。术前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26.86%(775/2885),术后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14.93%(685/4589)。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术前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6.12%(649/2485)、32.32%(85/263)、29.93%(41/137),术后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分别为14.61%(592/4052)、22.05%(73/331)、9.71%(20/206)。术前贫血组患者术中输血比例[16.74%(483/2885)比3.05%(140/4589),χ^(2)=434.555,P<0.0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78%(513/2885)比14.08%(646/4589),χ^(2)=18.553,P<0.01]高于非贫血组,术前贫血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非贫血组[(14.1±7.3)d比(13.3±6.2)d,t=5.202,P<0.01]。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较高,术前贫血可增加患者术中输血需求并影响短期预后。目前湖北省胃肠外科医师的围手术期贫血规范化治疗理念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贫血 围手术期医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