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1
作者 农礼华 黄国付 +1 位作者 叶思静 杨唐柱 《中国康复》 202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脑卒中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患者因残疾无法独立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2-3]。脑功能检测技术可监测大脑活动期间的变化,为评估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效果提供帮助[1]。相关的脑功能检测技术有脑电图(electroencephal... 脑卒中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患者因残疾无法独立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2-3]。脑功能检测技术可监测大脑活动期间的变化,为评估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效果提供帮助[1]。相关的脑功能检测技术有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等[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脑卒中康复 下肢 大脑皮层活动
下载PDF
摄影测量技术在脊柱侧凸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磊 杨唐柱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脊柱侧凸又称脊柱侧弯,是以冠状面偏离、矢状面失衡、水平面旋转为特征的三维畸形[1]。根据发病原理主要分为原发性(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和继发性脊柱侧凸(nonstructural scoliosis,NS)[2],其中IS更会导致运动、... 脊柱侧凸又称脊柱侧弯,是以冠状面偏离、矢状面失衡、水平面旋转为特征的三维畸形[1]。根据发病原理主要分为原发性(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和继发性脊柱侧凸(nonstructural scoliosis,NS)[2],其中IS更会导致运动、步态障碍及心理问题[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摄影测量技术 诊疗
下载PDF
基于深感光学对脊柱侧凸筛查的摄影测量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磊 杨唐柱 +3 位作者 刘霞 吴晓鹏 周杨诗宇 刘闯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1期49-53,66,共6页
目的设计并验证基于深感光学的Kinect V2相机应用于脊柱侧凸患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工合作模式设计出一种基于深感光学进行摄影测量的脊柱侧凸快速筛查技术,选取2022年2—7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就诊的疑似为脊柱侧凸患者30... 目的设计并验证基于深感光学的Kinect V2相机应用于脊柱侧凸患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工合作模式设计出一种基于深感光学进行摄影测量的脊柱侧凸快速筛查技术,选取2022年2—7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就诊的疑似为脊柱侧凸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在3 d内完成“金标准”X线检查和摄影测量拍摄检查,收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脊柱侧凸角度及诊断结论,分析两种方法所测得脊柱侧凸角度的差异及诊断结论的一致性,评价基于深感光学的摄影测量技术对脊柱侧凸筛查的价值。结果本文提出的基于深感光学的摄影测量技术和X线检查所测得的脊柱侧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所得诊断结论经Kappa检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9)。结论本文设计的基于深感光学的摄影测量技术能准确筛查出脊柱侧凸患者,可为临床治疗脊柱侧凸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深感光学 摄影测量 快速筛查
下载PDF
电针阴阳跷脉腧穴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肌张力的改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艳红 黄志成 《四川中医》 2020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阴阳跷脉腧穴在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大鼠肌张力的改善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长沙中医药大学健康SD大鼠100只,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分析与探究。对照组为假手术组。观察组为电针阴阳跷脉腧... 目的:观察电针阴阳跷脉腧穴在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大鼠肌张力的改善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长沙中医药大学健康SD大鼠100只,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分析与探究。对照组为假手术组。观察组为电针阴阳跷脉腧穴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肌张力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γ-氨基丁酸转运蛋白-1变化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肌张力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效果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电针阴阳跷脉腧穴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神经缺损情况及肌张力情况,充分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阴阳跷脉腧穴 脑卒中 肢体痉挛 肌张力
下载PDF
电针督脉四穴组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及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艳红 黄志成 《四川中医》 2020年第7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及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假模型组行椎板切除术但不对其脊髓进行打击及电针治疗,模型组行正常造模但不行电针治疗干预,电针组在模型... 目的:分析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及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假模型组行椎板切除术但不对其脊髓进行打击及电针治疗,模型组行正常造模但不行电针治疗干预,电针组在模型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干预结束后对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并检测神经传导功能和受损脊髓组织中BDNF、NT-3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术后三周及术后七周时电针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周及术后七周时电针组大鼠SEP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周及术后七周时电针组大鼠SEP波幅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组大鼠BDNF、NT-3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干预后可有效改善大鼠运动功能,并明显提高大鼠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脊髓损伤 大鼠运动 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