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段淯平 赵晓丽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2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艾格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wAMD患者488例(眼),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24...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艾格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wAMD患者488例(眼),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242例(眼)]和对照组[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246例(眼)]。结果治疗后1年,研究组患者眼压(IOP)、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较对照组低(P <0. 05),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对照组高(P <0. 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清相关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VEGF]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注射次数和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均可有效改善wAMD患者的视力,并能控制炎性反应和VEGF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但康柏西普效果更优,经济适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内注射 视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段淯平 胡耀 +1 位作者 刘艳 任耘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300例(300眼) 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康...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价值。方法300例(300眼) 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及眼压的变化,评定治疗效果,记录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1月、3月、6月两组BCVA上升,CMT降低,观察组BVC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周、1月、3月、6月对照组眼压上升,与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高眼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玻璃体内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程度,同时对眼压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内注药 康柏西普 曲安奈德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危险因素及对其视力恢复、心理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段淯平 李亚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危险因素及对其视力恢复、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200例(367只患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收...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危险因素及对其视力恢复、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200例(367只患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诊断黄斑水肿发生情况,评估患者视力水平及心理压力。结果:200例患者共发生黄斑水肿35例,发生率为17.5%。黄斑水肿组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糖化血红蛋白>7%、胰岛素治疗、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例分别为62.9%、65.7%、68.6%、57.1%、45.7%、40.0%,显著高于无黄斑水肿组的44.2%、41.8%、42.4%、37.0%、23.0%、18.2%(χ~2=4.012,6.638,7.925,4.876,7.538,8.010;P<0.05)。黄斑水肿组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69±0.14),显著低于无黄斑水肿组的(0.74±0.16)(t=2.288,P<0.05),心理压力总分为(72.28±13.10)分,显著高于无黄斑水肿组的(67.41±12.19)分(t=2.119,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等6个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发生有显著影响。黄斑水肿不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患者可能承受较大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黄斑水肿 危险因素 心理压力
下载PDF
上直肌转位术治疗外转严重受限的内斜视 被引量:3
4
作者 金小琴 吴岚 +1 位作者 孙立鹏 吴夕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上直肌转位术(SRT)联合内直肌后徙治疗外转严重受限内斜视的疗效。方法对24例进行手术疗效观察,其中眼球后退综合征Ⅰ型7例、完全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15例、继发性完全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2例。24例(24眼)中22例患者行上直肌转位... 目的探讨上直肌转位术(SRT)联合内直肌后徙治疗外转严重受限内斜视的疗效。方法对24例进行手术疗效观察,其中眼球后退综合征Ⅰ型7例、完全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15例、继发性完全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2例。24例(24眼)中22例患者行上直肌转位于外直肌止点旁联合Buckley缝线及内直肌后徙,继发的2例单纯行上直肌移位于外直肌止点旁联合Buckley缝线。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24例患者一次手术眼位矫正到正位,代偿头位消失,斜视由术前(63.00±5.70)PD矫正到术后(7.80±0.31)PD。外转受限由术前(9.80±0.72)mm矫正至术后(2.10±0.9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者均未出现垂直斜视或旋转斜视。结论 SRT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同期进行,减少了眼前节缺血的风险,单独的SRT不会带来新的垂直斜视或旋转斜视。上直肌移位于外直肌止点旁联合Buckley缝线及内直肌后徙是治疗外转严重受限内斜视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直肌转位术 外转受限 手术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昊 刘永明 +1 位作者 邓小容 汪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1期168-169,171,共3页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同时就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根据研究课题需要笔者在所属辖区医院病历资料室抽调2012-11~2016-11本院接诊的15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同时就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根据研究课题需要笔者在所属辖区医院病历资料室抽调2012-11~2016-11本院接诊的15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同期收治的非心脑血管病患者5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5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45例为中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患者,便于研究将本组病例纳入TIA组,其余110例脑梗死患者视为脑梗死组,57例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组间比较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IMT)厚度、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粥样硬化斑块分型与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动脉血管壁IMT比较,脑梗死组与TIA组略大(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动脉血管壁IMT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IA组、对照组三组斑块血管检出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前两者斑块血管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脂质型、纤维型、钙化型、混合型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脂质型斑块与混合型斑块检出率高于TIA组(P<0.0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最易出现的部位依次为颈动脉主干、颈内动脉起始处、颈动脉分叉处,不同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扮演着重要角色,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能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病 粥样硬化
下载PDF
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昊 邓小容 +1 位作者 汪静 刘永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目的:对介入疗法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为2015-08~2016-08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颅手... 目的:对介入疗法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为2015-08~2016-08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介入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介入疗法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疗法 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昊 刘永明 +1 位作者 邓小容 汪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8年第5期154-155,157,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05~2016-10接收的98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患者同意后按照患者床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05~2016-10接收的98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患者同意后按照患者床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应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6. 0±0. 4)个月,在神经功能评分(NIHSS)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 医疗管理模式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影响分析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3.0mm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仝巍巍 杜正龙 王露 《当代医学》 2023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联合3.0mm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超声乳...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联合3.0mm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联合常规5.5mm切口植入硬片人工晶体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联合3.0mm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术,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视力≥0.50占比为8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3.0mm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技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年性白内障 不良反应 生命质量
下载PDF
一种国产磁珠核酸自动提取系统对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毕昊 吴岚 +5 位作者 郭秋 张然迪 夏剑波 吴江 柯斌 尹合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核酸磁珠自动提取系统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检测的性能。方法:采用科华磁珠核酸自动提取仪提取血浆HCMV DNA,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其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及抗干扰能力、8混养模式的检测效能。并利用30份...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核酸磁珠自动提取系统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检测的性能。方法:采用科华磁珠核酸自动提取仪提取血浆HCMV DNA,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其线性范围、灵敏度、精密度及抗干扰能力、8混养模式的检测效能。并利用30份含HCMV感染患者及20份健康人群血浆对该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评价,其检测结果与沉淀离心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检测HCMV DNA载量的线性范围为102~106 copy/mL。检测灵敏度为100 copy/mL(单检)。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相关性良好,R2=0.998,P<0.01。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5%。临床应用评价发现,国产磁珠核酸自动提取法与沉淀离心提取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一致性较好(Kappa=0.839≥0.75,P<0.01),磁珠自动提取法的阳性率高于沉淀离心提取法(100%vs 8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在102~103 copy/mL范围内,国产磁珠核酸自动提取发现优于沉淀离心法。2法所获得的定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混养模式的检测灵敏度为103 copy/mL,拆分结果与实际相符,未产生交叉污染。结论:基于国产磁珠自动核酸提取系统实现了快速、自动化提取HCMV DNA,具有良好检测性能,适用于采供血机构HCMV的血液核酸检测及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磁珠 核酸自动提取系统 性能评价
原文传递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中治疗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杜正龙 仝巍巍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S01期67-67,共1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小梁...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段眼压的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3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6%(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术后7 d的眼压接近(P>0.05),术后10个月对比观察组患者眼压为(14.6±4.5)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4.7)mm Hg(P<0.05)。结论联合应用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帮助患者降低眼压,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青光眼 临床疗效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