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混悬液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吕惠芳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74-76,共3页
纳米混悬剂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纳米微粒药物传递系统,它可通过减小药物的粒径,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使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增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该文简要介绍近几年纳米混悬液在药剂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纳米混悬液 难溶性药物 药物制剂
下载PDF
医院药事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易爱玲 丁育凡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539-540,共2页
当前,医院药事管理面临一些问题,如药学服务模式转型滞后,服务内容单一;医疗改革市场化,导致两个效益未能和谐统一;不合理用药出现频率高,但监管无力或无奈。通过建立新药引进评审制度,负责对新药引进的评审工作;建立退休患者药品数据库... 当前,医院药事管理面临一些问题,如药学服务模式转型滞后,服务内容单一;医疗改革市场化,导致两个效益未能和谐统一;不合理用药出现频率高,但监管无力或无奈。通过建立新药引进评审制度,负责对新药引进的评审工作;建立退休患者药品数据库,保证基本用药,同时尽量降低用药费用;确定临床诊疗路径,并利用医院HIS系统,进行药品的用量及疗程控制,保证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评审 药品数据库 诊疗路径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陶智 王梦旻 胡启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与...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与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SOD、MDA治疗前后变化率。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6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较对照组明显上升,MDA含量则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OD的增加率及MDA的减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降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复方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肝硬化 酒精性 氧化应激水平
下载PDF
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周从辉 易爱玲 +3 位作者 林园园 叶春生 孙婉瑾 熊义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滴丸,分别研究基质PEG4000/6000、药物-基质的比例、滴加速度和液体温度等因素对滴丸剂的影响,并以外观性状、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等因素的总评分作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研究,优选... 目的研究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滴丸,分别研究基质PEG4000/6000、药物-基质的比例、滴加速度和液体温度等因素对滴丸剂的影响,并以外观性状、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等因素的总评分作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研究,优选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PEG4000/6000(1:1)为基质,药物-基质的比例为1:3,料液温度为90℃,滴加速度为35滴·min^-1,冷凝液液体石蜡温度区间为5~15℃。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缬草舒心滴丸 黄芪 缬草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菌感染重症肺炎的治疗及药学监护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咸希 何文 +3 位作者 陈莹 陈诗雨 陈泽 曾庆瑶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4期676-681,共6页
临床药师参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继发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抗感染治疗全过程,结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患者病理生理情况、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并协助临床调整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 临床药师参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继发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抗感染治疗全过程,结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患者病理生理情况、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并协助临床调整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的治疗方案,最终使得患者病情好转。临床药师在此次案例中紧密联系药学知识与临床实践,保证了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菌 药学监护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比较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继勇 罗琦 王满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6/44),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再次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均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可根据患者前次手术方式及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复发疝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我院95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咸希 何文 +3 位作者 陈莹 陈泽 曾庆瑶 陈诗雨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5期836-841,共6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为临床合理选用抗Ab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我院95例Ab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细菌耐药率及抗感染方案,分析Ab耐药、不同抗感染方案特点及疗效...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为临床合理选用抗Ab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我院95例Ab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细菌耐药率及抗感染方案,分析Ab耐药、不同抗感染方案特点及疗效差异。结果:Ab耐药率较高(>90%)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35%)的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完全敏感的仅有多黏菌素;多重耐药Ab共检出86株,检出率90.53%;临床治疗选择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抗感染方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选择最多。95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20例,好转30例,无效21例,死亡11例;治疗有效率34.74%。结论:Ab感染高危因素为年龄>60岁、手术史、侵入性操作史、抗菌药物治疗史、入住ICU史,住院时间>14 d及合并基础疾病。我院Ab耐药率较高,治疗有效率偏低;建议参照药敏试验结果联合用药,提高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类药物使用率,降低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抗菌药物 药敏 治疗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脓毒症休克患者继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咸希 何文 +3 位作者 陈莹 曾庆瑶 陈诗雨 陈泽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468-474,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耐药菌感染药学监护模式及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临床药师参与1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继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的治疗,结合相关指南和文献报道,综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从抗菌药物品种...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耐药菌感染药学监护模式及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临床药师参与1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继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的治疗,结合相关指南和文献报道,综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从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剂量、疗程、给药方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协助临床医师制订抗感染方案,最终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临床药师利用药学知识,协助临床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对XDR-AB感染患者实施精准药学监护,提高脓毒症休克及XDR-AB感染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生存率,体现临床药师自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脓毒症休克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抗感染治疗 药学监护
下载PDF
蜂眠宁胶囊对老年小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从辉 熊义涛 易爱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6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蜂眠宁胶囊对老年小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0只青年小鼠设为青年小鼠对照组,50只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老年小鼠对照组、六味地黄浓缩丸组、蜂眠宁胶囊组(高)、蜂眠宁胶囊组(中)、蜂眠宁胶囊组(低),每组各10只。采... 目的:探讨蜂眠宁胶囊对老年小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10只青年小鼠设为青年小鼠对照组,50只老年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老年小鼠对照组、六味地黄浓缩丸组、蜂眠宁胶囊组(高)、蜂眠宁胶囊组(中)、蜂眠宁胶囊组(低),每组各10只。采用灌胃给药,1日1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后1 h,各组小鼠立即颈椎脱臼处死,测定乙酰胆碱(Ach)、胆碱酯酶(CHE)、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活性。结果:与老年小鼠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浓缩丸组、蜂眠宁胶囊组(高)、蜂眠宁胶囊组(中)的ACH、DA、NE的活性明显升高,CHE的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蜂眠宁胶囊组(高)的作用优于六味地黄浓缩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眠宁胶囊能通过调节Ach、CHE、NE、DA、5-HT等神经递质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起到促进学习、改善记忆能力、抗老年痴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眠宁胶囊 神经递质 老年痴呆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红景天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志红 邓彤斌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1年第6期750-751,共2页
目的:优选红景天苷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红景天主要成分红景天苷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两种方法。结果: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提取,80%乙醇,料液比1:6,提取功率375W,提取时间10min。结论:通过两... 目的:优选红景天苷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红景天主要成分红景天苷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两种方法。结果: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提取,80%乙醇,料液比1:6,提取功率375W,提取时间10min。结论:通过两种不同的提取工艺可以得出超声提取试验对工艺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使其原工艺更具科学性,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正交试验 超声提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3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易爱玲 胡芙蓉 +1 位作者 叶芳 张丽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2-68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72.2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75.92%);以头孢菌素所占比例最高(56.35%);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1.11%)。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回顾性
下载PDF
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志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5-1467,共3页
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口腔崩解片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着重介绍目前口腔崩解片的研究及上市情况、制备工艺进展、新型崩解剂及其临床意义与应用进展。
关键词 口腔崩解片 制备工艺 新型崩解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癫痫患儿联用抗癫痫药治疗致昏迷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爱玲 易博 周从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对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致昏迷的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以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为切入点,通过以检测患儿血清药物浓度,利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药学知识,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实施... 目的:探讨对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致昏迷的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以1例癫痫患儿联用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为切入点,通过以检测患儿血清药物浓度,利用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药学知识,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实施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给药方案。结果: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根据患者发生重度肝肾损害、心肌受损严重等症状,同时考虑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已超标,而患者癫痫控制效果不佳,遂诊断为丙戊酸中毒,建议先停用丙戊酸钠,继续按原剂量服用拉莫三嗪并检测其浓度,观察癫痫控制情况,待患儿的肝、肾衰竭和心肌损害得到纠正后再考虑调整用药方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患儿进行药学监护和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了患儿的用药安全性。这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少ADR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抗癫痫药 治疗药物监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14
作者 易爱玲 段瑞华 +1 位作者 杜光 李革修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11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及药学监护,总结其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针对1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从其治疗方案评价、化疗药物用法、不良反应预防与监测、患者出院...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及药学监护,总结其在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针对1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从其治疗方案评价、化疗药物用法、不良反应预防与监测、患者出院指导等方面药学监护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该肿瘤患者化疗全过程用药实施有效的药学监护,使患者获得了完善的个体化治疗,保证了患者的化疗疗效,预防和减轻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效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奥沙利铂 结肠癌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梦旻 陶智 +1 位作者 杨志红 吕卉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于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α-硫辛酸2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于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α-硫辛酸2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心肌损伤标志物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NF-κB、TNF-α及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鼠cTnⅠ、MDA及GSH-Px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SOD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鼠NF-κB、TNF-α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脑细胞抗氧化能力,同时抑制Caspase-3介导的细胞调亡,从多途径发挥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Α-硫辛酸 cTnⅠ MDA GSH-PX SOD NF-κB TNF-α CASPASE-3
下载PDF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琦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809-1811,共3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卢帕他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2周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等级明显优于对... 目的:探讨富马酸卢帕他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2周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Hc值=4.7069,P值=0.030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优于盐酸西替利嗪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卢帕他定 过敏性鼻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耐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基因突变位点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梦旻 陶智 贺伟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筛选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的耐唑类抗真菌药物菌株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6-01~2018-01我院侵袭性念珠菌血症病人体液,常规培养分离后得到念珠菌共54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耐唑类抗真菌药物菌株。提取耐药菌株D... 目的:筛选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的耐唑类抗真菌药物菌株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6-01~2018-01我院侵袭性念珠菌血症病人体液,常规培养分离后得到念珠菌共54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耐唑类抗真菌药物菌株。提取耐药菌株DNA,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ERG3、ERG11基因片段并测序,与基因库提供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分析该突变是否与耐药有关。结果:药敏试验筛选出4株白念珠菌和3株热带念珠菌为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菌株,白念珠菌ERG3基因同义突变3个(T381C,T432C,T51C),错义突变3个(C1052T,C527G,C527A),ERG11基因同义突变3个(T485A,C795T,C639T),错义突变6个(T394C,C615A,T541C,G1540A,G1496A,G1184C);热带念珠菌ERG3基因同义突变4个(A366G,T912A,T531C,C528A),错义突变4个(A334G,T35G,C527A,C815A),ERG11基因同义突变3个(T225C,C639T,G264A),错义突变2个(A395T,C461T)。结论:我院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中,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存在一定比例的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与ERG3、ERG11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念珠菌血症 ERG3基因 ERG11基因 基因突变位点
下载PDF
药师对抗菌药物剂量和频次信息化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梦旻 陶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干预抗菌药物的剂量和频次后,分析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未经信息化干预门诊用药处方10 042张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5月经过信息化管理干预后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9534为干预组,以... 目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干预抗菌药物的剂量和频次后,分析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未经信息化干预门诊用药处方10 042张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5月经过信息化管理干预后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9534为干预组,以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两组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经过信息化管理干预后,用药频次及用药剂量的合理率由干预前的74.23%提升到99.43%(P<0.05);且干预后DUI指数均≤1.00。结论信息化手段干预后,医师能够了解抗菌药物剂量及频次的正常使用范围,根据患者年龄及脏器功能等情况体征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和频次,提高门诊合理用药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剂量和频次 信息化干预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注射用血栓通致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易爱玲 段瑞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8期1136-1136,共1页
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称为药物过敏或药物变态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可出现皮疹、皮痒、喷嚏、流涕,甚至全身水肿、休克等,危及生命. 现报道1例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后致全身瘙痒患者,分析相关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 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称为药物过敏或药物变态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可出现皮疹、皮痒、喷嚏、流涕,甚至全身水肿、休克等,危及生命. 现报道1例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后致全身瘙痒患者,分析相关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栓通 致过敏反应 药物变态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过敏 全身水肿 全身瘙痒 干预措施
下载PDF
我院268例抗菌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
作者 易爱玲 李革修 +3 位作者 吕惠芳 蔡英 易红英 郭美荣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25-327,337,共4页
目的:了解抗菌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临床科室自发呈报的268例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等方面进行... 目的:了解抗菌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临床科室自发呈报的268例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患者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史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8例抗菌药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老年人比例最大,占59.7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8.36%;以头孢菌素类ADR比例最高,占53.7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7.76%。结论:应高度重视抗菌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